APP下载

社会空间中浮雕艺术表现的意义探究

2018-07-23黄开泽吴劭鹏

艺术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艺术表现生活空间浮雕

黄开泽 吴劭鹏

摘 要: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总是吸引着人们的热情,让人想一探究竟,而其辩证关系总是充满雾里看花般的暧昧性。在分析其中的暧昧性的同时,如何展开更具社会意义的意识联想是本文关注的内容。浮雕艺术在社会生活空间的融合与应用较少受到类型化倾向的重视,本文试图更多地从艺术社会学角度阐明浮雕艺术的装饰性和艺术性对社会生活的意义。

关键词:生活空间;浮雕;艺术表现;意义

0 引言

论起艺术起源,各家观念中艺术总是离不开对人类生活本能性需求的探讨,艺术哲学家赫伯·里德(Herbert Read)更是将艺术推向人类前行的原动力的地位。不仅仅是艺术基于人类发展历程的意义,艺术在人类走向文明的过程中沉淀下重要的文化意义,而其意义无疑都和生活空间息息相关。就现今而言,艺术的审美、品位都逐步融入每个人的生活里,其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法国艺术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提出的“文化资本”的观点,艺术在生活空间中,不只有艺术作品物质性的价值,更是遍布社会空间中人们对美学认知高低的区隔。而艺术审美的趣味作为文化资本,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当中,不仅是对艺术高低的判断,于个人生活而言,是品质的追求,更是透过文化资本实现个人的精神性需求在社会关系中的跨越。浮雕艺术在生活空间的表现则更是直白地呈现在社会的生活空间之中,对艺术审美的拓展更是细腻入微并极具穿透力的社会意识。它可能是建筑的至高标地的象征,甚至是游离于城市之中活跃的灵性感动。

1 浮雕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

从乔尔乔·瓦萨里(Giorgio Vasari)所提出“大艺术”的视角看,将艺术分成绘画、雕塑、建筑。而浮雕艺术则是集三者之优越性而形成的艺术表达形式。在类型感官形式上,浮雕艺术的表现性在于空间延伸中凸显微妙的趣味关系,具有绘画艺术的平面的表现形式,在二维空间中寻求三维空间表现趣味性。至于雕塑的表现形式,浮雕艺术的创作则是在有限的立体空间场域里扩张艺术表达的张力。然而,通常浮雕艺术创作更是无法独立于建筑载体之外形成纯粹美学意义上的呈现。在艺术手法上,浮雕采用绘画透视原理的虚拟与错位达成作品美感呈现的目的。相较于圆雕,则又透过形体压缩变形的方式,在二维的虚拟空间中体现三维真实的空间。由此可见,无论是表现方式抑或表现手法,甚至面对浮雕艺术在装饰趣味与纯粹美学之间的矛盾,其无疑是高度折中的艺术表达形式。探究浮雕艺术本质的问题,让人思考浮雕艺术呈现于社会生活空间的意义。

2 浮雕的装饰性社会意义

浮雕的装饰性是其生成的重要生命力源头,就浮雕的装饰性而言,是人们对美的向往而催生的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具备工艺性的表现形式,浮雕的装饰性赋予载体的美学意蕴和文化意味。就东西方的建筑而言,装饰是不可忽视的艺术现象。以建筑为例,在东西方建筑中,浮雕装饰的表达都已司空见惯。虽然题材和内容相去甚远,但其装饰性在建筑上所产生戏剧性的效果,让建筑艺术充满激情、美妙、创意和磅礴的气势。在对装饰性的追求中,不仅是美学意义层面的彰显,也是激发艺术的冲动和对工艺的探索。艺术与技术的融合的璀璨意义,是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对文化物质性的呈现亦是形塑人们的审美意识。

然而就裝饰本身而言,倘若只为装饰而装饰的表现形式,多显得过于追求技巧。例如,清代奢靡繁复的皇宫器具,其象征意义多过实用性或艺术性,纯装饰易受到批判。正如在工业革命变革之际,西方社会结构的剧烈转变,当人们仍旧停留在历史主义的审美观念中,而在观念上还未形成新形式的美学意识,阿道夫·卢斯提出:“装饰即罪恶。”卢斯并不是一味反对所有装饰,不批判装饰性的表现催生人类的创造力,而是强调装饰的合理性。从人道主义、民主思想的观念出发,对载体的过分装饰也是社会结构中的一种残酷剥削。论起道德的感慨,此刻的装饰被定性为恶之花便可理解。

3 浮雕的艺术性社会意义

浮雕艺术的起源让人容易直接对应上艺术起源的象征之一,即法国拉斯科洞窟的“野牛”,粗犷的线条刻画是浮雕最初的表现形式,引发众多理论家和人类学家对艺术起源与艺术冲动的争辩;埃及的艺术更将三一律的意识在浮雕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艺术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其神秘性和独特的表现形式不可否认是朵艳丽的奇葩。在原始艺术中,浮雕不仅为历史里的社会生活空间的解读提供重要的线索,其艺术性又对现代主义绘画的展开提供强有力的启发性和解释力意义;罗丹的《地狱之门》更是其倾注毕生精力而成的浮雕作品,倘若从福柯的“无意识的结构”的视角,其敏锐的眼光与娴熟的技艺俨然是对社会结构的强烈隐喻,宛如一把利剑穿透社会的生活空间,其深邃的人性拷问着实令人惊叹。追思艺术史上对浮雕艺术的表现形式,无论是宗教的,还是历史的;无论是叙事性的表达,还是非叙事性的表达,其艺术表现性并不亚于任何艺术表现形式,甚至其艺术表现空间所聚拢的气韵往往具有超脱的跨越性,往往在雕塑中还会有集大成者的意味和影响力。

4 结语

纵观古今中外,浮雕艺术的生命力经久不衰、生生不息,之所以有其强大的魅力,不仅在艺术形式和表现上对艺术与生活的折中意味,协调着社会生活空间与纯粹艺术的距离,和对于大众艺术性审美情趣的培养,美学经验的形成都最为直观。在某种程度上,浮雕的艺术性对于社会生活空间的渗透价值远胜过其本身的纯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 赫伯·里德(英). 艺术与社会[M].陈方明,王怡红,译.工人出版社,1989.

[2] 皮埃尔·布尔迪厄(法).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M].刘晖,译.商务印书馆,2015.

[3] 徐辉.对《装饰即罪恶》的再解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03).

作者简介:黄开泽(1991—),男,广西北海人,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2016级美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雕塑。

猜你喜欢

艺术表现生活空间浮雕
生活空间与老年人不良健康结局的研究进展
智己AIRO 流动的艺术品
浮雕圆圈
山骨云根
出错的浮雕
探讨琵琶演奏中的音乐感觉与艺术表现
为了浮雕造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