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的效果分析

2018-07-23李素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鼻甲鼻息肉鼻窦炎

李素红

(广西贵港市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广西 贵港 537100)

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均为鼻塞、流脓涕、嗅觉减退、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该病患者若病情严重可发生头痛、耳鸣、听力下降、哮喘等临床症状,对其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1]。有临床资料显示,对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显著[2]。为此,笔者对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广西贵港市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50例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广西贵港市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50例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30)。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12例,女8例;其年龄为18~45岁,平均年龄为(35.6±2.1)岁;其病程为1~11年,平均病程为(5.46±1.6)年;其中单发性鼻窦炎伴单发性鼻息肉的患者有4例,多发性鼻窦炎伴多发性鼻息肉的患者有9例,全组鼻窦炎伴多发性鼻息肉的患者有7例。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19~44岁,平均年龄为(35.8±2.7)岁;其病程为1~13年,平均病程为(5.86±1.1)年;其中单发性鼻窦炎伴单发性鼻息肉的患者有7例,多发性鼻窦炎伴多发性鼻息肉的患者有13例,全组鼻窦炎伴多发性鼻息肉的患者有1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在术前3 d,对两组患者使用克拉霉素分散片、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粘液溶解促排剂)及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鼻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克拉霉素分散片的用法为:口服,0.25 g/次,1次/12 h。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的用法为:口服,1粒/次,3次/d。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的用法为:为患者的每侧鼻孔各喷2喷,1次/d。然后,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在术前,为患者进行CT扫描及硬性鼻咽镜检查,以了解其病情。为患者取仰卧位,对其实施静脉复合麻醉。用手术器械摘除患者鼻腔内的息肉组织及鼻钩突。若患者存在鼻中隔偏曲,可对其实施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切除患者的中鼻甲外缘及息肉组织,开放其筛窦和颌窦。手术结束后,对患者鼻腔内的分泌物进行清理,用凡士林纱条对其鼻腔进行填充止血。在术后的第48小时为患者取出其鼻腔内的填塞物。对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为:在术前,为患者进行CT扫描及硬性鼻咽镜检查,以了解其病情。为患者取仰卧位,对其进行静脉复合麻醉及气管插管。在硬性鼻内镜的引导下,摘除患者鼻腔、鼻道及嗅裂部位的息肉组织。若患者存在鼻中隔偏曲,可对其实施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切除患者的中鼻甲下缘和外缘,再切除其鼻钩突、筛泡。开放患者的前筛窦,清除其病变的鼻窦粘膜、脓性分泌物及上颌窦周围的息肉组织。找到患者上颌窦的自然口,用反咬钳咬除其上颌窦自然口的前囟,扩大其上颌窦的自然口,清除其上颌窦内的脓性分泌物。开放患者的后筛窦,清除其筛窦内的脓性分泌物。清除患者蝶筛隐窝的息肉组织,吸除其蝶窦内的脓性分泌物,开放其蝶窦。清理患者额隐窝的息肉组织及额窦内的脓性分泌物,开放其额窦。若患者的下鼻甲肥厚,则将其下鼻甲的骨折处外移,切除其下鼻甲处发生病变的粘膜。手术结束后,用膨胀海绵或红霉素眼膏纱条对其术腔进行填塞止血。在术后的第48小时为患者取出其鼻腔内的填塞物。在术后的3~5 d,对两组患者均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在术后3个月内,让两组患者使用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冲洗鼻腔(1~2次/d),清除其鼻腔内的分泌物及瘀血,并让其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与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进行维持治疗。在患者出院后的第一个月,每隔7 d让其到医院进行清理换药。出院后的第2个月开始,让患者每隔1个月回医院复查,直至其术腔上皮化。在患者复查时,若发现其鼻腔内有囊泡,要及时地对其囊泡进行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其临床疗效、病情复发的情况、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用鼻-慢性鼻窦炎生活质量量表(SNOT-20)的评分[3]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差。

1.4 疗效判定标准

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有效及无效。痊愈:接受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其鼻腔畅通性良好,经鼻内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鼻腔、鼻窦口引流及通气的情况均良好且无脓性分泌物,其术腔黏膜上皮化。有效:与治疗前相比,接受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经鼻内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窦腔黏膜有肉芽组织或区域性水肿,其鼻腔及鼻窦内存在少量的脓性分泌物。无效:与治疗前相比,接受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经鼻内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病情无改善或在加重。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接受治疗后,在对照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治愈的患者有4例,为有效的患者有9例,为无效的患者有7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5%;在观察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痊愈的患者有16例,为有效的患者有13例,为无效的患者有1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病情复发率的比较

接受治疗后,在观察组患者中有1例(3.33%)患者病情复发。在对照组患者中有7例(35.00%)患者病情复发。观察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2.3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NOT-20评分的比较

接受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的SNOT-20评分为(30.23±5.33)分,观察组患者的SNOT-20评分为(30.84±3.65)分。两组患者的SNOT-20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SNOT-20评分为(27.33±4.23)分;观察组患者的SNOT-20评分为(9.41±2.04)分。观察组患者的SNOT-20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NOT-20评分的比较(分,± s )

表2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NOT-20评分的比较(分,± s )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0 30.23±5.33 27.33±4.23观察组 30 30.84±3.65 9.41±2.04*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为临床上的常见病。该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鼻塞、流脓涕、头痛、头昏、失眠及健忘等,对其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该病患者若病情严重,可使其患处的临近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导致其发生中耳炎、支气管哮喘等多种并发症[4]。因此,用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5]。以往,临床上对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常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该方法可促进术后患者鼻窦黏膜的恢复,但并不能降低其术后病情的复发率。有研究资料显示,对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很好[6]。对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时,手术医生可在鼻内镜下清晰地观察到患者鼻部的解剖结构、具体病变组织所处的部位及鼻腔堵塞的程度等,进而对其进行手术操作[7]。该方法可有效地降低手术操作的盲目性,更加准确地切除患者的病变组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该方法还可避免损伤患者鼻腔及鼻窦的解剖结构,使其在术后更易恢复。在本次研究中,该病患者在治疗前经硬性鼻咽镜检查的结果显示为:1)其下鼻甲增厚、中鼻甲增厚或伴有息肉样病变。2)其鼻腔内有一个或多个淡红色呈荔枝肉样的肿物。该肿物为半透明状,其表面光滑带蒂或广基。用手术器械触碰该肿物,其非常柔软且不易被弄破出血。3)其鼻腔内、后鼻孔、鼻咽部或咽后壁附有脓性分泌物。该病患者在治疗前经影像学检查的结果显示为:1)其下鼻甲增厚、中鼻甲增厚。2)其有一个或多个鼻窦粘膜增厚。3)患者的窦腔内有密度增高影或液平面。4)其鼻腔内可见软组织密度影。对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时,切除其中鼻甲的息肉病变组织,可促进其鼻腔和鼻窦生理功能的恢复。对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抑制其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的释放,有效地降低其血管的通透性,提高其治疗的效果。定期让术后患者回院复查,可及时地了解其病情,对其发生的异常情况进行对症处理,从而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本次的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病情的复发率及SNOT-2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8-9]。综上所述,对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

猜你喜欢

鼻甲鼻息肉鼻窦炎
鼻窦炎中医外治十法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药物保守治疗一例
鼻内镜下两种中鼻甲处理模式的对比观察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分析
IL13 与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慢性肥厚性鼻炎采用下鼻甲粘膜下切除术与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对比
鼻息肉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治疗的效果分析
升麻解毒汤治疗慢性鼻窦炎25例
中医外治法对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概述
鼻内镜手术中病变中鼻甲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