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46例50岁以上中老年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8-07-20姚雪梅成伟兵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中老年人障碍年龄

姚雪梅, 成伟兵, 肖 辉

(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乌鲁木齐 830011)

我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的问题,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日益受到关注,50岁以上中老年人不同程度的进入了更年期,身体激素水平发生改变,导致其睡眠质量差,长期的睡眠障碍、睡眠不足不仅严重降低了生活质量,还会诱发诸如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1-2],引起机体免疫力低下、内分泌紊乱从而导致多种精神疾病的发生[3-5]。本研究旨在了解50岁以上中老人的睡眠质量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50岁以上中老人的睡眠质量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12月-2017年3月对乌鲁木齐市某体检中心对前来体检的50岁以上中老年人进行调查,共调查846人。纳入标准:50周岁及以上的乌鲁木齐市常住居民(居住时间≥5年),对调查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认知交流障碍者。

1.2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用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进行,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疾病史等一般人口学资料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1.2.2 调查工具 睡眠质量的评价采用国际通用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调查得到。该量表包括18个条目,用于评价被调查者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分析时将其划分为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7个因子,每个因子得分在0~3之间,7个因子得分之和记为PSQI总得分,其取值在0~21分,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PSQI总分>7分表示睡眠质量较差、PSQI总分≤7分表示睡眠质量较好,单项得分大于1分表示该项目存在睡眠问题[6]。

1.2.3 质量控制 统一方法:为保证调查质量,本次调查将采用统一调查问卷和表格;人员培训:按照课题的内容,采用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方法,对全体课题实施者进行培训,各项调研内容均有专人负责,保证调查人员熟练掌握相关技术;预调查:在正式调查之前对部分受试者进行预调查,了解整个现场流调的工作流程、人员的分工及分配情况和检查调查问卷各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资料完整性检查:对所有调查问卷当场进行核对,对个别有错项和漏项的问卷及时进行补充,并予以纠正。

2 结果

2.1调查对象一般人口学特征及睡眠情况本次共调查50岁以上中老年人846人,其中男性162(19.1%)人,女性684(80.9%)人;平均年龄为(64.15±7.67)岁。PSQI平均得分为(6.05±3.87)分,其中PSQI得分≤7分者577(68.2%)人,PSQI得分>7分者269(31.8%)人;平均睡眠时间为(6.77±1.45)h。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以及慢病数PSQI得分存在差异(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以及慢病数平均睡眠时间存在差异(P<0.05),结果见表1。

2.2睡眠各因子得分情况睡眠质量的7个因子中有两个因子平均得分超过1分,其中入睡时间得分最高为(1.44±1.24)分,有45.6%的人存在入睡时间过长的问题;主观睡眠质量得分为(1.20±0.75)分,30.5%的人存在主观睡眠质量问题,结果见表2。

2.3睡眠障碍情况睡眠障碍表现最突出的为夜间去厕所,有60.8%的人存在该问题,其次则为夜间易醒或早醒、30分钟不能入睡,分别有45.2%、45.3%的人存在类似问题。其余睡眠障碍具体发生情况见表3。

2.4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以PSQI得分>7分(睡眠质量较差),PSQI得分≤7分(睡眠质量较好)为因变量,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婚姻状况、慢病数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表4结果显示,女性、70岁以上、患有3种以上慢病为睡眠质量差的危险因素。

3 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机体功能下降、慢病疾病困扰等因素使得其睡眠质量下降,但其对睡眠的需求并没有发生变化[7]。国外研究发现老年人睡眠障碍患病率在20%~60%,[8],国内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南方睡眠障碍患病率为61.7%[PSQI得分(8.10±3.89)分],高于北方44.1%[PSQI得分(6.71±3.76)分],西部老年人睡眠障碍发生率最小为40.1%[PSQI得分(6.60±3.57)分][9]。本次调查发现乌鲁木齐市50岁以上老年人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1.8%,PSQI平均得分为(6.05±3.87)分,低于西部平均水平。老年人睡眠障碍患病率地域差别较大,这与每个地区经济水平、生活节奏、工作压力不同等因素有关。

表2 睡眠质量各因子得分情况[n(%)]

睡眠质量各因子得分情况显示,乌鲁木齐市45.6%的老年人存在入睡时间过长的问题,这与老年人活动较少,而睡前考虑的问题较多有关;30.5%的人存在主观睡眠质量问题。存在的主要睡眠障碍中60.8%的人存在夜间上厕所的问题,并且女性与男性同样存在该问题,说明这不仅与老年男性前列腺退化有关,而是老年人机体退化共同存在的问题;其次则为夜间易醒或早醒、30 min不能入睡,分别有45.2%、45.3%的人存在类似问题,这与国内多数报道一致[10-11]。

表3 睡眠障碍分布情况[n(%)]

表4 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以及慢病数PSQI得分存在差异。女性虽然在睡眠时间上与男性没有差别,但其睡眠质量PSQI得分高于男性,多因素分析调整其他因素后,女性发生睡眠质量差的风险是男性的1.770倍,这与国内外的研究一致[7]。这可能与老年人生活中诸如退休、疾病、子女等负面问题较多,而女性的承受能力较弱有关。70岁以上老年人PSQI得分为(6.61±3.91)分,高于其他年龄组,多因素分析调整其他因素后,7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睡眠质量差的风险是60岁以下人群的1.677倍。随着年龄增大,老年人躯体功能下降,年龄越大各器官退行性病变也越严重,从而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而文化程度低的老年人对如何保健及科学的睡眠知识缺乏了解[12],导致其睡眠质量低于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经济收入直接影响人的幸福感,而心里幸福感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13],因此月收入越高的人睡眠质量越好。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与慢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相互促进,慢病患者的睡眠质量远低于健康老年人[14-15],本研究中发现患有3种以上慢病的老年人睡眠质量得分最高,在调整了其他因素影响后,患3种以上慢病者睡眠质量差发生的风险是健康老年人的2.074倍。

因此,提高老年人睡眠质量的有效措施包括对老年人的心理进行有效疏导,使其保持乐观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其次改善其本身的健康状况,通过健康教育使其加强自身保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运动习惯,以减少慢病的发生,提高医疗水平,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提高女性的地位,对其增加人文关怀,减轻其心理负担,从而减少睡眠障碍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中老年人障碍年龄
变小的年龄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中老年人食物嵌塞的防治
中老年人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爱好?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
年龄歧视
算年龄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