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割晒日期与茬高对稻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18-07-17周娜娜叶仁宏徐梦彬徐年龙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历年发芽率籽粒

周娜娜,叶仁宏,王 升,王 飞,徐梦彬,徐年龙,王 振

(江苏省盐城农垦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盐城224002)

江苏垦区秋熟作物以水稻为主,虽然目前该区机械化水平很高,但是晾晒能力和烘干设备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生产的需要,加上水稻最佳收获期短,因此在水稻生育后期如何降低籽粒水分,提高品质,保证颗粒归仓,实现安全储存,就显得尤为重要。水稻割晒技术就是在水稻黄熟期,秆青穗黄,即穗部枝梗成熟后,利用收割机配套割晒台将水稻割倒在田间晾晒,待稻粒含水量达标(14%~15%)时,利用收割机配套拾禾台拾禾脱粒的一种收获方法[1]。水稻收获过早,则籽粒尚未完全成熟,青粒多,脱粒困难,米质差,易发生病虫害;收获过迟,则米粒糠层增厚,色泽不良,易断穗和落粒,也会造成减产[2-3]。本试验通过不同的收割日期和割茬高度对水稻产量和品质进行研究,探索适合淮河南部地区水稻收割的最佳收获方式,为提高当地粳稻的生产能力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情况及气象状况

试验于2017年在江苏省盐城农垦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农科所)小7#地块进行,壤性潮盐土,有机质含量22.0 g/kg,全氮含量1.45 g/kg,碱解氮含量118 mg/kg,速效磷含量17.5 mg/kg,速效钾含量97 mg/kg,pH值7.9。

根据当地新洋农场气象资料分析:6月上旬至7月下旬,平均气温为26.6℃,比历年上升1.6℃;日照时数为267.1 h,比历年下降66.2 h;降水量为273.1 mm,比历年减少85.5 mm。8月中旬至9月上旬,平均气温为25.3℃,比历年下降0.05℃;降水量为151.7 mm,比历年减少13.1 mm;日照时数为124.9 h,比历年减少46 h。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平均气温为20.3℃,比历年上升0.7℃;降水量为213.1 mm,比历年增加135 mm;日照时数为164.1h,比历年减少58.3 h。该气象条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表现为:水稻生长前期,温光条件适宜,有利于秧苗及时返青,并促进大分蘖的发生;拔节孕穗期,温度适宜,穗型较大,穗粒数较多;灌浆结实期,光照不足,雨水偏多,千粒质量有所下降。

试点地块前茬为小麦,供试品种为南粳9108,由大华种业新洋分公司提供。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次重复,小区长8 m,宽2 m,行距25 cm,株距12 cm。5月21日落谷,6月19日移栽,齐穗期为8月31日,基本苗10万株/667 m2。

1.2 收获时间和割茬高度

割晒试验在水稻成熟期进行,分别选取水稻齐穗后 45、48、51、54、57 d,即 10 月 15 日、10 月 18日、10月21日、10月24日、10月27日收获,割茬高度为距离地面20、40 cm2个处理,水稻齐穗期为8月31日。

1.3 肥料施用

6月12日基肥施用尿素(6.5 kg/667 m2)和复合肥(25 kg/667 m2),6月28日施第1次分蘖肥(尿素9 kg/667 m2),7月6日施第 2次分蘖肥(尿素 10 kg/667 m2),7 月 29 日施促花肥(尿素 9 kg/667 m2),8月9日施保花肥(尿素6 kg/667 m2),合计总纯N 22.38 kg/667 m2,P2O53.75 kg/667 m2,K2O 3.75 kg/667m2。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检测指标有千粒质量、实际产量、种子发芽率、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其中种子发芽率的测定参照GB/T 3543—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4],4次重复,14 d后统计种子发芽个数。发芽率(%)=正常幼苗/供检种子数×100。成熟期记载标准:粳稻95%以上谷粒黄熟,米质坚实,即为可以收获的日期[5]。

1.5 数据整理与分析

本试验数据使用Excel 2010和SPSS 21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收割日期和割茬高度对水稻产量及千粒质量的影响

水稻成熟时,其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在不同处理间没有差异,因此收割日期和割茬高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千粒质量上,原因在于不同的收割时间和收获方式,导致籽粒的灌浆程度不同。

2.1.1 不同收割日期对水稻千粒质量和实际产量的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10月27日收割的南粳9108千粒质量均值最高,达24.9 g,与10月24日收割的千粒质量均值差异不显著,但与10月21日和10月18日收割的差异显著(P<0.05),与10月15日收割的差异极显著(P<0.01)。从表2可以看出,10月27日收割的南粳9108实际产量最高,达731.6 kg/667 m2。10月24日收割的实际产量与10月27日收割的差异不显著,但与10月21日收割的差异显著(P<0.05),与10月15日和10月18日收割的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鉴于10月24日收割的可以早3 d腾茬口,因此南粳9108的最佳收获期为10月24日。

2.1.2 不同割茬高度对水稻千粒质量和实际产量的影响。割茬高度对南粳9108实际产量和千粒质量的影响表现在:距离地面40 cm割茬高度的处理实际产量和千粒质量在不同的收获日期均高于距离地面20 cm割茬高度的处理(表1、表2),但差异均不显著。

2.2 收割日期和割茬高度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在收割当日调查籽粒成熟度(表3)。可以看出,随着收割日期的推迟,青粒比率越来越低,即籽粒成熟度越来越高,且呈现一定的梯度。按成熟期记载标准[5],10月27日为南粳9108的成熟期。

表1 不同收割日期和割茬高度对水稻千粒质量的影响

表2 不同收割日期和割茬高度对水稻实际产量的影响

表3 不同收割日期和割茬高度对南粳9108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从表3还可以看出,10月27日收割的种子发芽率最高,平均发芽率为93.7%。除10月18日收割的种子发芽率偏低外,其他日期收割的种子发芽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10月18日收割的种子发芽率低,可能是因为受到收割前后几天降雨的影响。同时也可以看出,籽粒成熟度不够并不显著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在割茬高度方面,距离地面40 cm割茬收割的种子发芽率略高于距离地面20 cm割茬收割的种子,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异也不显著。

2.3 收割日期和割茬高度对水稻加工品质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不同收割日期对水稻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差异不显著。水稻在不同的收割日期下,出糙率和精米率几乎无变化。整精米率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其中10月24日收割的整精米率最高。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表现的规律几乎相同,都在10月27日收割时指标最低,但与其他各时期收割的差异均不显著。

图1 不同收割日期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3.1 南粳9108的最佳收获时期

在本试验中,综合加工品质、外观品质、种子发芽率、千粒质量和产量等指标,10月24日为南粳9108的最佳收获期。比成熟期提前3 d收获,这与宋光奇的研究结果(提前15 d收获)[6]差异较大,可能是因地区、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虽然只提前了3d收获,但是对于繁忙的秋收秋种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3.2 南粳9108的最佳割茬高度

割茬高度方面,距离地面20、40 cm 2个处理对水稻各项指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鉴于收割和脱粒的难易程度,建议按距离地面40 cm收割。至于距离地面40 cm收割时的千粒质量和产量比距离地面20 cm收割的稍高,可能是因为距离地面40 cm收割的秸秆少,呼吸消耗少。

3.3 种子成熟度与发芽率的关系

从本试验结果也可以看出,虽然提前收获时种子成熟度不够,青粒也比较多,但是几乎不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因此,如遇特殊气候需要保种时,可以提前收获。当然,本试验中收割日期的确定等还有不尽完善的地方,还需进一步加强研究。

猜你喜欢

历年发芽率籽粒
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籽粒苋的特性和种植技术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历年合订本寻找主人
历年合订本寻找主人
历年合订本寻找主人
探讨低温冷冻条件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低温及赤霉素处理对丝绵木种子萌发的影响
玉米机械脱粒籽粒含水量与破碎率的相关研究
牡丹籽粒发育特性与营养成分动态变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