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昌耀诗歌中的宗教意象

2018-07-16田梦凡

北方文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昌耀宗教意象

田梦凡

摘要:昌耀的诗歌中出现了很多风格各异的意象,学术界对昌耀诗歌意象研究做出的努力不曾间断,多数专家学者仅停留在对其诗歌的整体性探究,针对诗人诗歌中某一具体意象的研究少之又少。而将宗教作为诗歌意象的诗人并不多见,昌耀的诗歌中出现宗教意象的地方也不在多数。

关键词:昌耀;诗歌;宗教;意象

一、昌耀诗歌中的宗教意象

昌耀一生致力于写诗,其中大部分的诗歌是靠意象堆砌起来的,各类的意象成就了其诗歌的不朽。洪子诚认为:“昌耀诗的意象构成,一方面是高原的历史传说、神话,另一方面是实在的民族世俗生活事件和细节”。 (1)但我认为这些还不够,诗人诗歌中有关的宗教的意象一直未曾有学者进行过深入地探究。

藏传佛教把尘世视为苦海,人生是“苦海慈航”,“慈”,正是悲悯的生命情怀,是对于生命的仁爱,流放中的昌耀也因此获得了博大悲悯的情怀。如诗歌《慈航》中,提到酥油灯、苦行僧、欢乐佛等宗教意象。在诗歌中,诗人认为爱的繁衍与生殖比死亡的戕残更古老、更勇武百倍,借佛教的大慈大悲,传达人与人之间的爱和慈悲。诗歌《慈航》和《凶手逸稿》中提到的“酥油灯”和“油灯”,灯代表光明,明代表智慧,酥油灯在佛教中承载了藏传佛教信徒们祈求来世幸福的愿望。

昌耀诗歌中还出现了月、红叶、苦果、水、花等宗教意象,虽不算多,但其创作中糅合了宗教观念的诗歌不在少数,诗人的宗教观念与佛教相吻合,苦难生涯中的宗教性大悲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流放生涯中诗歌创作的主题思想。

二、昌耀诗歌中宗教意象的形成原因

一个诗人的生活环境、经历和性格形象其作品的内涵和风格,而作品的风格也反映了诗人的性格和内心情感。昌耀生活在青海地区,属于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诗人受各种文化熏陶的结果也在诗歌中有所披露。

(一)自然地理环境对诗人诗歌创作的影响

昌耀所处的环境据记载是在祁连山文化圈层内,而在此居住的各民族间必然会发生文化的交流,生活在这种环境下,昌耀吸收了各种宗教文化,这也就从自然环境的方面解释了昌耀诗歌中为何会出现宗教意象。

而流放荒原的经历更奠定了昌耀诗歌宗教意象的基础,联系昌耀的生平与西部高原特殊的地貌與历史,西部高原对于昌耀至少有这样三层关系:一西部高原是昌耀的流放之地,受难之地;二西部高原是昌耀的救赎之地,给予了昌耀无私的爱护与温暖;三西部高原以其浑厚博大苍凉的地貌和几千年风雨沧桑的历史给诗人心灵以强烈震撼,成为诗人日后精神家园的象征和血脉、母根之所在。 (2)昌耀在西部高原的生活中接触过很多信奉佛教的藏族人民,耳濡目染之下,佛教中所宣扬的精神成了昌耀流放荒原期间的支撑与动力。

如《大山的囚徒》 (3)中写到:“我的头脑,却是自由的,驰骋在大千世界。”“当暮色苍茫我惊喜地发现山垭口,一座喇嘛寺的金顶,驼队,从那里悠然荡去。”受佛教文化的熏陶,诗人将荒芜孤寂的流放之所幻化为苦行僧的修炼净土,将佛教的信仰、慈悲与自由与诗歌相结合。

(二)诗人性格对其宗教意象的影响

昌耀家族庞大,早年丧母,其伯父和父亲都曾为抗日战争而斗争过,于是幼年的昌耀受其影响,一心想要加入为国斗争的行列,随后父亲被害,幼年经历过的一系列事件,使得昌耀变得坚强。因《林中试笛》获罪后,昌耀在一位土伯特老人家获得了保护,将痛苦化为救赎。成为囚犯期间,土伯特人的善良和热情感化了诗人,诗歌中呈现的也不再是孤独的苦役。土伯特人对于佛教的虔诚感染了昌耀,写诗的热情促使昌耀在不断的摸索中成就自己的诗歌魅力。

因此诗人诗歌中内涵的不断深化,宗教意象的不断增加与其生平经历,个性的中的倔强和不屈以及对写作的热情有密切的关系。于是昌耀1959年后的诗歌呈现出的是宗教意义上的爱与善,视爱为宗教,将宗教意象写进诗中,且一切作品中贯穿着的博大的救赎精神。

三、宗教意象中透露出的精神内涵

昌耀的诗歌立足于荒凉广漠的西部世界,其诗歌的内容主要是自然和人生。诗歌创作中,昌耀将西部自然的景象与对人生的追求相融合,以达到一种境界上的关联。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诗歌中的宗教意象成为他抒发感情的关键点。

著名的爱情诗《慈航》,诗人以自身为原型,创造了一个孤苦无依的流放荒原者的形象,诗人描写了土伯特人的真善美和对于爱情的向往。在这首长诗中,诗人描写了土伯特人的真善美和对于爱情的向往。那位草原上的郡主,向他暗示“那么,把我的鞍辔送给你呢,好不好?把我的马驹送给你吗,好不好?把我的帐篷送给你呢,好不好?把我的香草送给你呢,好不好?” (4)《慈航》以一个爱字贯穿全诗,用宗教意象来诠释何为真善美。

《虔诚的红衣僧人》中提到“红杨树”、“虔诚的僧人”、“红袈裟”等宗教意象,借宗教中虔诚的僧人,来表明自己的愿望,不愿意做呆立的偶像,借此劝诫自己,要直面现实,不要逃避,相信自己有战胜苦难的决心,认为真理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发现去开拓。

注释:

(1)昌耀.昌耀诗文总集 增编版[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2)张玉玲.被动的写作者:昌耀诗歌创作动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177-182.

(3)昌耀.昌耀诗文总集 增编版[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4)昌耀.昌耀诗文总集 增编版[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参考文献:

[1]张玉玲.被动的写作者:昌耀诗歌创作动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

[2]昌耀.昌耀诗文总集 增编版[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江苏理工学院)

猜你喜欢

昌耀宗教意象
昌耀对燎原的永别和托付
作为传记的昌耀诗歌
昌耀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