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背景下在地理教学中如何践行核心素养

2018-07-14张明荣

读天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学科素养信息技术

摘要:高中地理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讲述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本质,传播地理知识,让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和养成基本地理素养。地理基本素养的养成还是高考的必然要求。我从“运用信息技术树立学生人地协调观念”“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三个方面探讨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素养;教学方法

地理学注重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人与自然应该采取何种相处模式。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地理素养,帮助他们树立人地协调、综合思维等观念。而且地理基本素养的养成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探索有效的方法幫助学生培养学科素养。以下,笔者根据自身经验探讨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基本方法,仅供参考。

一、 运用信息技术树立学生人地协调观念

人地关系是地理研究的中心,人地协调就是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当今世界存在的各种资源、环境问题实际就是人地不协调的表现。高考地理题较多考查了人地协调的理念,它要求学生要具备从题目中的文字表述获取地理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念。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念。信息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它能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图像、视频、声音有机结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观,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加深他们对人地关系的理解。

在讲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时,在网上查找了一段关于砍伐森林后,土壤、河流等相关环境变化的视频。在视频中,大片的森林被砍伐之后,当地的环境开始恶化,每当大雨滂沱时,由于没有植被的覆盖,土地上被冲出一条条沟壑,雨水带着大量的泥沙汇集到河流的下游,河床被迫抬高,当地居民不得不修筑高高的堤坝,而堤坝的修建,又阻止了鱼群的回溯,最终该地整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洪水冲垮了大坝,淹没了整个村子。信息技术能在短时间内描述一个村落生态系统的变化情况,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养成高考所要求的基本地理素养。

在讲述“区域经济发展”时,我在网上查找了一段关于息烽小寨坝工业园区的视频和材料。视频中描绘了小寨坝围绕“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的发展定位,以“磷—煤—氯碱—氟—硅”为产业支撑,大力培育以磷化工、煤化工、氯碱化工、氟化工、硅化工及新型建材等六大化工产业和红岩万亩葡萄基地及葡萄酒深加工产业、南极脱毒马铃薯扩繁种植产业,全力打造黔中工业重镇。工业园区的建成,为周围城镇及农村居民带来了新生活。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将学生周围的新闻作为鲜和例子讲述给学生听,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让学生认知地理与环境、地理与经济的关系,并且树立人地协调观、人地发展观,培养高考所要求的基本地理素养。

二、 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综合思维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既包括对自然环境、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研究,也包括对天文知识、交通运输、产业构成的研究。另外,在高考中,不仅只考查所学地理知识,还会考查学生的学科整合与应用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打破学科界限,锻炼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在学习热力环流的时候,让学生观看了李商隐的一首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应用这首诗来引入要学习的主题,让学生探讨“巴山夜雨涨秋池”所说明的现象,最后又让他们用热力环流的知识来解释这种现象。巴山处于四川盆地,盆地晚上气温相对较高,气压较低,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冷却,凝结成小水滴降落,因此这就是巴山多夜雨的由来。

在学习天气系统的时候,让学生分析“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所描述的天气现象,学生能正确地回答出是江淮流域梅雨时节,冷暖气流交汇并且势力相当就形成了准静止锋。

这样,既让学生学习了地理知识,又能有效地把地理与文学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时,应注意打破学科限制,让学生联系各个学科知识去分析、解决地理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

三、 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地理实践能力指人们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进行野外考察和地理实验的能力。高中的学习压力较大,学习的知识点繁多,因此在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上,教师多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忽略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地理教学的目的就是把这些知识传输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应该将教学理论联系生活实际,提高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地理核心素养。

在讲述工业的区位时,让学生结合理论讲一讲息烽小寨坝工业园区布局的区位。工业地域的形成,规划形成的工业区,以贵州工业新区规划形成贵安新区为例进行讲解分析。讲解农业区位时,地形对农业的不利影响,以我们贵州的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以学生身边鲜和例子通过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就是要让他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正确认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锻炼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等。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适应课标的要求和高考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子娇.探究人地协调,提升核心素养[J].地理教育,2018(04).

[2]王英杰.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学生地图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鲁东大学,2014(10).

作者简介:

张明荣,贵州省贵阳市,息烽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学科素养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