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8-07-14周燕华

考试周刊 2018年63期
关键词:史料教学高中历史教学运用策略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历史教材的基础上,合理引入史料内容进行教学,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历史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准确理解历史知识,通过运用史料进行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效率,本文就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史料教学;运用策略

一、 引言

史料教学是教师根据历史教材内容,选择相应的历史素材作为教学依据,史料内容能够真实再现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使学生能够通过历史史料掌握历史知识内容。教师在使用史料进行历史教学,可以丰富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分析历史史料掌握知识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 根据教材内容收集适宜历史史料

史料是开展历史教学的基础,教师应当根据教材内容收集适宜的历史史料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通过历史史料掌握知识内容。教师在选择适宜的历史史料时,首先要选择真实的史料,确保历史史料能够真实地反应历史事件内容;其次要选择与教学目标一致的历史史料,避免史料内容与教材知识相冲突;最后要选择难易适中的历史史料,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理解史料的内容。例如:教师在教授《虎门销烟》的知识内容时,应当引入我国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史料内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虎门销烟对我国近代史的影响。虎门销烟作为我国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我国鸦片的泛滥,是我国著名的禁烟运动。教师可以引入林则徐的生平以及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史料内容,使学生能够明确鸦片战争只是外国列强侵略我国的借口。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收集适宜历史史料,可以充分发挥史料的教学作用,使学生能够准确了解历史事件对我国发展的影响,从而提升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 运用问题情境开展史料教学内容

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可以运用问题情境开展史料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利用史料分析问题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教师在使用问题情境教学时,要注意提出问题的内容与时机,通过提出相应的史料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体会历史教学的魅力。例如:教师在教授《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的内容时,可以选择英美相关的法律法案作为史料内容,设置适宜学生的史料问题。教师可以提出问题“《1781年的联邦条例》对美国的政治体制发展造成哪些变革?”、“《权利法案》对英国发展产生哪些影响?”、“英美法律体制有哪些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掌握历史教学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当时的相关图片或者是影视资料,这样能更加有说服力,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更高。

四、 引导学生运用史料掌握历史知识

高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具备一定自学能力,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运用史料掌握历史知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通过历史史料分析历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掌握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故此,教师应当教授学生分析使用史料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对史料内容进行划分,掌握史料的重难点内容。例如:教师在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应当根据历史事件发生点特定时期引入相应的历史史料。例如,教师可以将当时的名人傳记、影音资料等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能够有一个更为直观的感受,教师可以将其作为史料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学生学习上不断地进步。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史料掌握历史知识,可以使学生形成对历史的独特见解,便于学生掌握历史教学的知识内容,充分发挥历史史料对学生的教学作用。可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入史料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 教授学生掌握史料学习基本方法

历史教师在使用史料进行教学时,应当教授学生掌握史料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够利用史料掌握历史知识。运用史料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包括:利用史料辅助学习、使用史料分组讨论、运用史料延伸历史知识等,通过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力度,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查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史料,组织学生分别代表相关的国家。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对教学内容展开讨论,可以使学生理解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明确世界多极化对世界整体发展造成的影响。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运用史料进行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世界多极化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六、 通过互动合作分析史料案例内容

学生在使用史料进行历史学习时,可以通过互动合作的方式,分析史料案例的内容,使学生能够通过案例掌握历史知识,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秦朝统治》的知识时,秦始皇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长城,隔绝匈奴等地的侵犯,对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通过《史记》《扩地志》等史料,安排学生对长城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掌握长城的地貌特征。长城的建设规模极其庞大,是各个朝代抵御外侮的重要屏障。史料案例在历史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探究价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互动合作分析史料案例,提升学生对历史史料的理解能力。

七、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史料内容进行辅助参考,使学生能够通过史料内容掌握我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教师应当根据教材内容选择适宜历史史料,使用预设问题加强学生对史料内容的学习,教授学生分析史料案例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运用史料掌握历史知识,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效率,以实现学生历史学习水平的快速提高,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源滋.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法[J].人生十六七,2018(02):36.

[2]孙星.高中历史课堂史料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7,4(51):215-216.

作者简介:

周燕华,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平和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史料教学高中历史教学运用策略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试论新课改下史料教学的作用及运用原则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