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

2018-07-14喻富军

考试周刊 2018年63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措施新课程理念

摘要:数学作为初中教学的主要部分之一,有着很鲜明的特色。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高有效教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同时也是代表着时代鲜明的科目。初中数学作为三大主要科目之一,是提升学生分析、思考、逻辑能力的一个跳板,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很大的带动。用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的今天,數学教学又有了新的考验,同时也是一种机遇与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措施

初中数学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基础,是小学知识的升华,也是高中学习生活的一个跳板。新课程实施初始阶段数学教学有成功也有不足,种种不足使得数学教育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怎样是使得每一节的课程都变得更有效率,如何让学生更高效的吸收课堂中的知识,这就是我们众多老师所要思考的话题。本文从老师的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出发,调整传统的教学思维,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合理的结合教材与生活探究问题,深度思考。从多方面来进行更为有效的教学学习。使得学生具有更好的知识储备,动手实践能力跟思维创新能力。

一、 实现新课程过程出现的问题

从全面实施新课程的过程后,教师们都在积极的对数学课堂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实施,改变教学方式、摒弃传统教学观念、使用多种学习方法,老师的教学思维,方法、风格、理念等都发展出不一样的改变。出现了很多成功的案例跟汲取的经验和应对措施。但在此改变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 情景教学方法过多

新课程教学提倡把学习融入生活,然而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迎合这种教学倡导,不管这些知识适应不适应,都一味地带入生活问题中去,列出一些较为牵强的实例,带给学生错误的引导。还有一些较为困难的问题,教师还在想要运用那些实例来进行探究,这样导致的时间过渡浪费,等到在进入学习主体时,所剩余的时间就已经不多了。没有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主体是什么,需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

(二) 形式化教学模式较为严重

现阶段新课程标准的目的是,给予学生亲身实践、自我思考、独立思维等能力获得经验与认知的机会,用以提升学生的思维方式、动手实践能力、跟自主探究能力。本着就学生为主体的目的,一部分老师在数学课堂中把学习知识带入大量的学习活动跟学习讨论中,表面上学生在积极热烈的讨论气氛都带动起来了,可是因为大量的学习探究会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到了别的方面,没认识到学习的主体是什么,还有就是学习活动过多导致老师教学内容的混杂,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学习方面的混杂而不求甚解,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没有深度探究。对于以上的诸多问题与不足,目前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水平就显示的十分有必要了。

二、 新课程教学的突破口

(一) 面对新时代课程的标准下,老师教学准确掌握教学内容深度解析教材本质,把握学生的接受程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科学的学习方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科学准确的教学内容。根据实际的学生学习效率创作使用教材的内容与方法。由浅入深的解析教材内容,带入课堂融入生活,把教材该体现的内容跟思想都表达出来,帮助学生由抽象到具体积极思考问题。新课程的教学质量大多数呈现在教师对于教材内容的把握和解析上,只有老师先熟悉了问题的本质和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才能带领每一个学生更好的进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跟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深度探索能力。

(二) 课堂教学老师应有准确的目的和相应的时间观念。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准确的目标或者干脆就没有目标。没有目的的教学犹如看不见终点的长跑,费心费力的努力奔跑而始终看不见终点,最终造成身心的疲惫还没有达到教学的目的。还有就是有些教师对于时间的把握性不准确,这里的时间是指教学所用时间、学生活动时间跟老师讲解学生接受的时间的不匹配。从这两个点来说,教师应制定科学准确且目前能达到的目标让学生能获得相应的成就感和学习兴趣,制定出合理的时间分配方案,把学生学习探讨控制在可接受完教师讲解的学习内容之内,还留出相应的时间,来让学生独立思考跟深度探讨提出问题,老师予以详细解答,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教学水平向新课程目标更好地前进。

三、 合理有效的新课程教学实践

(一) 调转思维引导教学

要想学生能体会知识之间的串联关系,就要把握教学之中所能沟通的各个相应部分,应用代入式教学、生活化教学、应用式教学等方式,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逻辑思维,整体理念,从而摸清一些数学知识所代表着什么,所蕴含着什么。分层解答层层深入,由浅入深的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讲解,尽量使学生吃透数学知识的内涵,掌握数学抽象概括。因此老师要想跟随新课程理念,就要深度把握教材知识,熟悉分析学生受教育情况。从数学教学的思维来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准确的方法引导学生,从而确立出有效的活动模式跟正确的思维方式,根究教材的知识内容,加工出不同的适合学生学习模式。这就是思维转变后的教学特点。课本习题中所蕴含的知识,教师要深度分析,而课堂中的教学方法跟教学模式思维也要转变,只有适应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根据教材做出更多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让教学更科学有效。

(二) 科学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只有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上去,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因此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一个问题的提出,这个问题的带入都要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推动学生进取的动力,提起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能亲身经历数学学习破解的过程,获得成就感,增强对数学的认知和理解探索。同时使得学生的思维探索能力得到提升,身心健康,自我认知得到丰富与发展。

四、 结语

在近几年的新课程的实施下,我们也积攒了一系列的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果。初中数学课堂发生了一些新的改观,让学生的学习效益得到提高,老师的教学方法得以改变,课堂利用率也有了不错的稳固提升。今后我们也一定会研究新课程下数学课堂的新路子,进一步更好的完善实施策略,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跟教学质量,为每一个孩子未来的发展进步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付英兰.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J].商情,2017(3):224.

[2]李亚清.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行为的优化途径分析[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7(10):29.

作者简介:

喻富军,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六合区雄州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措施新课程理念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做法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MOOC在高职公选课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初中数学课堂运用信息技术的探究
评价机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