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高段语文课堂语用有效训练在第二课堂中的广泛应用

2018-07-14曹瑜珊

考试周刊 2018年59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实例小学语文

摘要:随着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教育越来越引起大众的关注。小学教育作为教育系统中最基础的方面,应该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探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第二课堂也是学生教育的大课堂,教师应该注重对第二课堂的应用,充分理解第二课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思考针对第二课堂应用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第二课堂;应用;实例

一、 引言

语文学习是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掌握与人交流的方式,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小学生活泼好动,集中力不强,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自己的教学任务。针对小学中高段学生,语文教师也要注重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尤其是注重在第二课堂,加强小学生对课堂语言运用的实践应用,广泛调动小学生的兴趣,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加强学生与他人的交流沟通能力。

二、 第二课堂对学生的必要性

小学生活泼好动,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不强,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往往不能得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而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但第二课堂可以做到。把教学任务应用于第二课堂,让学生在第二课堂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模式不仅可以符合学生的天性,并且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运用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自己成为课堂的中心,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大大提高,不仅大大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还让学生培养成了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总之,第二课堂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来说,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运用也更为主动。

三、 第二课堂的广泛应用

由于第二课堂的种种优势,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加强对第二课堂的利用,只有将传统课堂模式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常见而且简单易行的第二课堂应用方法。

(一) 加强课外阅读

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未知事物都带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语文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正确引导学生的求知欲望。给学生安排课外阅读就是一种很好的引导方法。课外阅读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更主要的是能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阅读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驱使学生去自主阅读。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阅读进行量化和规范化,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激励学生阅读。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本内容安排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巩固加强知识的理解。通过加强课外阅读,学生不仅巩固了书本知识,拓宽了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增强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了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为以后的写作积累了大量素材。

(二) 增加课外写生

小学生好动与学习要求的安静正好相反,但好动对小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培养却是大有裨益,如何正确引导这种力量是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其中增加课外写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课外写生不仅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而且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到户外,进行课外劳动,还可以带学生到农家,体验不一样的生活,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到原有的生活劳动模式。通过课外活动,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生活经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劳动人民的辛劳,为以后的写作提供独特的感受和素材。通过这种类型的课外活动,学生不仅对生活充满了感恩,理解到劳动的真谛,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看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朴素的生活观念。课外写生不仅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和情感的表达,还树立起学生对生活的态度,对培养学生的内在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 开展竞赛活动

要想直观地感受学生的进步情况,可以通过开展竞赛的方式,教师可以感受到学生们的进步状况和学生整体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自己来讲,自己也可以感受到自己在整体中所在的位置,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明白自己的不足。在开展竞赛之前,教师一定要向学生讲清楚竞赛的性质和目的,要让学生对竞赛树立正确的认识,竞赛是为了让学生正确客观认识自己的方式,帮助自己完成对自己的定位。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对竞赛的认识,积极引导学生踊跃参加。竞赛方式可以是作文竞赛、朗诵竞赛等等,需要注意的是竞赛内容要与教学大纲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准备竞赛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知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与其他学生的交流中,学生能虚心学习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通过课外竞赛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培养起正确的竞赛意识,学习弥补自己的劣势,形成追求优秀的意识,让学生对以后的学习生活充满热情,对让学生获得更大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 第二课堂的实例

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多引导学生去主动阅读。在讲述《虎门销烟》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了有关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临近课堂结束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林则徐的史料,让学生在课外时间阅读有关的中国历史。教师作为学生最信赖的人,在向学生做推荐时,教师首先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且在学生阅读完后,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学生不仅巩固了对《虎门销烟》的学习,还对中国的近代史有了自己的看法,为自己的写作积累了素材。

五、 结语

第二课堂越来越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第二课堂大大弥补了传统课堂模式的缺陷,其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巨大的,教师应该始终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对第二课堂的应用要把握好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的主题,更好地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和热情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除了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能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应用热情,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学到的知识,毕竟运用知识才是学习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许宛春.浅谈培养学生语文课外活动创新能力[J].职业技术,2007(06).

[2]贾国清.试论小学语文课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1,25.

[3]张灿.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效率[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07.

[4]封红群.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发展智力——语文教学应重视课外活动课[J].小学教学参考,2006(09).

作者简介:

曹瑜珊,福建省龍岩市,龙岩市新罗区西陂大洋小学。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实例小学语文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