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POC的实践课程教学策略分析*

2018-07-14张环孙海霞雷萌

西藏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学习者阶段

张环 孙海霞 雷萌

(西藏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

随着2013年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建设以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其中,教学模式及教学效果得到了肯定。但开放性的MOOC教学模式在展示其优势的同时,学习者与教师缺乏线下互动,课堂教学结合难,教师对选课者管理不易等弊端也逐渐显现。为了将MOOC资源更好地应用到实体校园,SPOC(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应运而生,大规模开放与小规模私有体现了两者的本质。SPOC主要针对于小规模群体,只有达到准入条件才能选课,适合于在高校课堂中开展[1]。

实践课程在高校工科类专业占比较大,这类课程普遍特点是教学内容多、学时少、实践操作多。该类课程采用基于SPOC的教学模式,有利于缩短理论教学时间,提高实践应用比重,与实践课程本质相契合。

1 SPOC教学资源搭建

资源建设及教学设计是开展SPOC平台教学的重要环节,好的资源和设计能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同院校的师资和生源有其自身的特点,将别人的资源不加修改的直接应用到教学中肯定是行不通的。如何设计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是人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1.1 学习者的特征分析

学习者的特征分析是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只有正确分析学习者的能力,才能合理的设计后续的教学环节,教学才能够有序开展。比如西藏民族大学藏族生源比例较高,学习背景、学习能力、学习主动性与其他高校是有差异的。授课者只有在分析了学习者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如果教师讲授的内容太深或太浅都会导致教学效果达不到预计目标。

校园内基于SPOC平台的学习者都是在校学生,所以学习者的特征相对于MOOC平台下比较固定。一是学生的起点能力,比如民族院校的学生生源较广,来自不同地域,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及自学能力存在个体差异,不能对全校学生设定同一个目标,目标应体现层次递进,使各层次学生都有提升的空间;二是先修课情况,进行某门课程教学之前,人们应先根据学生的入学成绩,先修课程成绩及学生的总体成绩情况来确定授课对象的学习能力,从而确定学生能够接受知识的程度及深度,对于学习较差的重点关注,力求所有学生都能达到大纲要求[2]。比如计算机基础这门课,在讲解项目符号和编号时,对于多级列表这个知识点就应该分层次考虑,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来确定学习的深度。

1.2 教学资源的个性化

SPOC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优势在于学习者可以反复观看线上资源。对于实际操作步骤学生可以先学习再进入课堂,这样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学习者的差异性,使得学生愿意学、主动学,提升了整体的教学效果。但是线上学习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学习者的自觉性,如果你的教学资源没有吸引力,学生只是敷衍的完成任务,同样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教学资源设置应该在认真分析教学大纲、目标、内容的基础上开展,SPOC教学模式下由于受教者的差异,教学资源的设计应体现个性化原则。SPOC平台下教学资源的设计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组成,一是线上资源,线上资源的主要作用是根据学习目标有计划的指导、监督学生自主学习,每个知识点关联对应的资源,包括视频,在线测试,作业,电子资料等,由于有些学生自律性较差,教师可以通过在视频播放中穿插提问环节来监督,学生必须完成相应的题目才能继续视频观看,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对线上学习起到监控作用,同时教师要密切关注论坛的情况,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及时调整或更新学习资源,及时评价及时反馈,发挥线上资源的效果最大化[3]。二是线下教案,此部分教学是在课堂上进行的,但是与传统教学又是有区别的。学生在预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学习,他们已经在线上完成过一定的任务,对于较难的知识点也进行过反复学习,所以线下面对面的教学可根据线上学习的反馈结果开展,以答疑解惑为主,教案设计围绕学生为主体。在课堂环节,为了活跃气氛,可以加入抢答、必答、分组等环节,而不是采用“满堂灌”教学方式。

2 SPOC实践课程教学开展流程

针对于实践课程的本质,文章从知识导学——体系建构——内化升华三个层次构建了SPOC平台下实践课程教学模型图,如图1所示。

2.1 学生课下+线上预习

此阶段是课程实施的第一步,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SPOC平台上的教学知识经过教师预处理,知识被模块化和分类化,方便学生学习。课下学生按照平台流程的引导观看视频、案例后,完成初步学习任务。学生通过预学习了解课程及教学的基本内容,形成知识框架的雏形。教师在此阶段的任务是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及时了解平台学习进展情况,立足教学大纲,设置目标,补充资源,参与互动[4]。

此阶段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奠定好的基础。此阶段的可控性相对于其他两个阶段较差,学生线下自由学习需要一定的自觉性。如何能真正达到课下+线上预习的效果,需要其他阶段的支撑。

2.2 教师课上+线下教学

此阶段是教学者与学习者交流沟通的阶段,是学习者将零散知识点转化成知识体系的阶段。通过预学习,使得课堂的组织有异于传统课堂。教师可以通过答疑、随堂测验、抢答、小组交流、展示优秀作品等多种方式来组织教学,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利用学生的上进心、展示欲去提高教学,真正实现实时交互。

第二阶段需要第一阶段的支撑,同时也实现了对第一阶段的监督。教师可以在SPOC平台了解学生观看视频、完成测验、作业的情况,在开展教学时做到有的放矢。

2.3 学生课下+线上巩固

该阶段是学生知识的升华阶段。在SPOC平台上学生按照教师提前布置的任务去完成对应的操作。学生通过单元测验、综合作业、阶段测试等过程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实现自身的螺旋式上升。

教师此阶段可以通过后台交流及数据分析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做好教学反思,做到有问题及时发展及时调整,对于问题较多的知识点可以在课堂上讲解分析。此阶段实现了对第一、二阶段成绩的检查,对学生起到监督作用,确保每个阶段良好运转。

3 结语

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方面,但线上教学不能完全替代课堂教学[5]。要让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对很多方面进行思考。线上资源需要经过反复推敲,既要兼顾知识性又要具有趣味性,课堂教学更需要全方位的设计,这样才能让高科技真正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工具。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学习者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