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太原市小店区小学生硬笔书写现状的调查分析

2018-07-14■白

书法赏评 2018年3期
关键词:硬笔卷面书写

■白 洁

自2003年《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下发以来,书法作为国学传统课程之一,其中所包含的软笔、硬笔课程就已被提上教学日程,部分有条件的学校也增设了书法课程。就太原市小店区小学来说,其中九一、八一、师范街、山西大学附属小学四所小学校均开设了书法课程。

但就目前在校小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说,情形不容乐观;现就这四所小学校学生的硬笔书写现状的调查做如下分析总结。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一、小学生硬笔书写现状

(1)书写姿势“形态各异”

这里的书写“姿势”指代两层含义,其一是书写坐姿。就“书写姿势”来说,85%参与调查的学生都知晓“身正腰直”这一要求,其中68.6%的学生知晓书写姿势要做到“三个一”,即“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身离桌面一拳远”,而在这68.6%的学生中,有48.5%的学生是通过书法课程(或是语文课程)知晓的,其余的则是通过课外辅导班或是家长辅导而知晓的。

由此可见,学校书法课程(部分学校语文课程)对孩子的书写坐姿还是具有积极影响的。但从孩子们的实际运用来看,效果不容乐观。

图一孩子的两臂夹的过于紧,书写范围局限性大,由此可推断出孩子的字结构会偏小、偏紧;图二孩子将左臂垫高,俯身于桌面,长此下去孩子的胸脯会产生压迫,出现不适;图三两孩子头过于低,进入高年级后85%会出现视力问题;图四孩子的问题也是常见的,作业本偏右,眼睛、身体偏左,长期下去孩子也会出现近视、斜视等问题。

这些坐姿不仅会影响字的美观、结构的准确,长期下去还会引起近视、斜视、高低肩、颈椎病等常见“学生症”。因此,只有一个正确的坐姿才能保证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书学习惯,而这对于一个至少要读书写字16年的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同时正确的坐姿也是练就一手好字的前提条件。

其二是执笔姿势。执笔姿势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从入学开始到初中、高中任课老师都会提醒我们执笔。但就调查学生的统计来看,67%的学生并不知晓正确执笔姿势,以下是在校小学生常出现的执笔问题:

图五

图六

图七

图八

在这四幅图中,图五食指下压,压力太紧,中指距离笔尖太近且手腕呈回扣型;图六为食指外扣型,食指指尖用力过大,大拇指会不自主的下压食指,两指距离笔杆太近,虎口闭合度大;图七为拇指外扣型,握力太紧;图八为握拳式,拇指直伸,其余手指握拳,这样会引起书写速度慢,影响学习效率。

这些均为在校学生执笔常见问题,这些错误的执笔姿势不仅会影响书写的美观性,而且会引起学生手指关节变形,手指指尖碾压起泡等问题。

正确的执笔(如图十)应分别寻找到拇指、食指、中指以及指关节四个着力点,图中(图九)标识点1与点2相对用力,点3抵笔,点4搁置笔杆,这样的握笔姿势是最省力,也最好发力。

图九

(2)对汉字结构的概念理解“参差不齐”

汉字的笔画、结构、章法为其三要素。其中结构为重点,同时也为难点,是教师教的难点,也是学生学的难点。其中,在校学生对结构的概念程度理解程度各有不同。

一二年级学生刚入学,还未涉及字形结构,因此对结构概念不清,意识模糊;三四年级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久,基本知晓汉字间架结构;五六年级学生对结构的概念要更加清晰。

常用结构 非常用结构 不常见结构上下(中)、左右(中)、半包围、全包围等独体字、凶字框、同字框、区字框等品字形、穿插型、顶戴型等88% 72.3% 37.3%

由此看来,低龄段学生对硬笔书法的结构理解相差不大,而对一些非常用结构的字,如同字框、区字框等偏旁的字,人数上相对就会有所减少。而一些生僻结构的字如穿插型(禹、重、事、册)等,学生在识字上没有问题,但对结构概念的理解就会有所迟钝。

除这些结构概念外,还有结构所要用到的原则。

〔1〕 基本原则

<1.先横后竖:石、王、千;<2.先撇后捺:人、八、入;

<3.从上到下:三、竟、音;<4.从左到右:利、理、礼;

<5.先外后里:问、同、司;<6.先外后里再封口:国、圆、园;

<7.先中间后两边:小、水等

〔2〕 其他原则

<1.点在上部或左上,先写点:衣、立、为;

<2.点在右上或在字里,后写点:发、找、我;

<3.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厅、庚、屋;

<4.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远、建、送;

<5.左下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画、凶;

<6.左上右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同、用、风等。

还有一些其他补充原则;如字的字形、笔顺等都是需要专业教师引导,据调查显示,在校小学生们在结构方面突出的问题有以下两方面:

其一,主笔意识不清晰。

主笔,字的主体笔画,即最突出、最引人注目的一笔。就学生提交的作业来看,孩子们的主笔意识不清晰,出现一字多主笔或一字无主笔现象,这样会使字的结构疏散,不紧凑。

其二,大小结构把握不准确。

字的大小结构大致可分为左小右大(吹、巧等字)、左大右小(即、邮、断等字)、上小下大(邑、卉等字)、上大下小(垫、普等字)这四种。但是孩子们在书写过程中,对这些字的大小分布、结构安排并不是很合理,甚至还有一些错误书写。

(3)学生书写卷面“凌乱模糊”

“卷面”自科举考试以来就是评价一个学生基本素养、学识态度的标尺。清代科举考试中就有对书法测试的具

体要求,体现在卷面中的字迹规范与否、书写正误等都会影响考官的评判。

赵佶《清献堂集》卷六《试士规定》曾记载:

文字以文为主,而字为辅。能文之士,虽成书法未能兼工,亦无竟不成字之理。乃诸生于字画全不讲习,往往满纸模糊,体仅蝇头,画如蚊脚,遇添改处尤不明白。既碍阅读者之目,而破体减笔,俗字比比,成何体裁?此后务悉心考肄,写卷字画要正大端楷,不得做微茫细字以及鄙俚潦草。违者,生员酌置四等,童生不录。

从文献中可知,若试卷的字迹潦草不清晰,生员的数量会相应减少,而参加童试的学生则不予以录取。其中,不录取“童试”者,就意味着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更不用说获取官职,走向仕途了。

就现在的考试而言,我们依旧对卷面的整洁、书写规范程度等有所评判。一份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的试卷会让

阅卷者视野通透,反之会产生视觉疲劳、审美疲劳之感。

以下是某校学生考试答题卷面的部分截图:

图十一(A)

图十一(B)

图十一(C)

图十二(A)

图十二(B)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图十一中的A、B、C图学生的书写凌乱潦草,不近距离观察很难判断该生的答题答案,甚至还有在卷面上胡写乱涂的;遇上考试学校教师既要批改试卷,又要进行试卷分析、学生分析等,工作量无形中会增大好多倍,教师的精力分散太大。

图十二的A、B图也是学生的考试书写,虽然孩子字体不是很标准、美观,但试卷的书写相对清晰,给阅卷老师的基本印象就很好。由此我们可得出,在校小学生的基本卷面会有以下四种情况:

〔1〕竖成行,横成列

这种情况下,字距、行距等清晰,即便字迹结构有问题,整体的视觉效果还是可以的。一般情况,这种格式大多会出现在硬笔作品中,日常书写很少会用到这种格式,如图十三(A)、(B):

图十三(A)

图十三(B)

〔2〕横成列,竖不成行

这种布白方式最常见,如学生在信纸、作文上的书写;多用于横行等;一般情况下行距相等,字距根据个人书写习惯而定。

〔3〕竖成行,横不成列

这类布白方式现代不常见,多用于古代书信来往,有时也见于硬笔行书的作品书写等。图十四(A)、(B):

图十四(A)

图十四(B)

〔4〕横不成列,竖不成行

这种布白行距、字距都不相等,可以说是任情恣性,一泄而下;一般多用于竖式书写,在小学生中基本不会出现这种方式的书写。

其实,就小学生卷面而言,基本以工整、清晰为审核标准,阅卷教师基本不会有太苛刻的卷面扣分,但一份视觉感良好、书写清晰度高的卷面如同一位长相俊俏、皮肤白皙的少女,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印象分自然不会太低。

二、小学生硬笔书写现状原因分析

(1)学习压力大,任务重

近几年,我国一再提倡素质教育,一些学校也已逐步加入素质教育的行列,但要在所有地市普及素质教育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因此,我们目前还处于应试教育阶段。应试教育以考试成绩、升学率为主要考评标准,在校学生会因这些成绩而加班加点,据不完全统计,在校三四年级学生参加的课外补习班有:英语、奥数、舞蹈、绘画、围棋、语言表演等;五六年级学生参加的课外补习班有:英语、奥数、阅读与写作、钢琴等。

由此看来,小学孩子们学习压力大、任务重,加之各类型补习班、测评考试等的经常测试都会在无形中降低孩子们对书写的关注度,章法、卷面等也就平平淡淡了。

(2)对汉字书写规律、技巧的认识不足

汉字自“六书”,造字有法,用字亦有法。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其中,除转注与假借为用字之法外,其余均为造字之法,而汉字独具的表音、表形、表义的特点能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汉字之意,了解汉字的造字之法。在这样理论的指导下,孩子们自幼就会对汉字的认知、理解更加深刻,字的结构安排、大小比例指导起来也更加快速、便捷。

书法,“书”就是写字之意,“法”就是汉字的书写艺术。钢笔书法,就是用钢笔表现汉字的线条书写和造型艺术,其“线条书写”即用钢笔表现汉字的各种笔画的方法,其“造型”即汉字的结构和章法,因此钢笔书法跟毛笔书法一样,亦有线条、结构、章法,称为书法的三要素。而这些知识大都属于古汉、古文字范畴,一些在校兼职的美术、语文教师并没有书法专业教师专业性强,无法更详细、细致地将这些文字知识传递给孩子。

(3)家校重视程度有限

目前学校教育依然多关注学生成绩,教学一直是各级各类学校主抓的工作重点。虽然一些具备条件的学校开设了书法课程,但任课教师大都以语文、美术兼职为主,专职书法教师很少,一方面是教育部门及学校没有设置书法教师岗位,另一方面出于学校自身经费的考虑而不会选择聘请专业的书法教师,这样很难保证书法课程的教学成果。

就家长而言,家长感觉低学龄的孩子年幼,不愿加重孩子学习负担,而且练习书法耗时耗力、属于慢功夫,不如背会一首古诗、解决一道应用题来的实际;高年级后又多注重孩子的文化成绩,假期也多给孩子选择文化课补习。因而就目前的教育体系、家庭观念来看,书法教育不可能像古代文人书家一般,成为学生必备的学习科目,相应的书学、文学知识都会随之减少。

三、小学生硬笔书写现状建议及对策

(1)加强书法师资资源的分配利用,高等书法教育与小学书法教育接轨。

首先,由于书法专业在各高校的学科归属不同,在报考工作岗位时会有所限制;其次,各级各类中小学还未增设书法岗位,书法教师难以进入学校任教,工作不定向,还有部分毕业生从事高考培训班、小学生书法培训班工作等;为此教育及相关部门应加强书法师资资源的分配利用。

当下,书法专业已形成从大学到硕士、博士的系列学科,各师范类、艺术类大学毕业的书法专业生逐年增加。就山西省内开设书法专业的高校就有山西大学(硕)、山西师范大学(本、硕)、大同大学(本)、太原师范学院(本)、忻州师范学院(本)、晋中学院(本)、运城高等师范专科学院(专)等七所。这些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软笔、硬笔都经过专业、系统的学习,让这些高等书法毕业生人为其用,才为其用,让高等书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积极为中小学书法教育服务,让低学龄段的孩子们提前从专业角度接触书法、感知书法。

(2)书法教师要结合自身及当地学校、学生现状制定合身的书法教学教案。

首先,书法专业教师自身学识、专业知识要过硬,除了必备的技法能力外,还需要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等;其次,写字是一个动态过程,每一环节,每一步骤书法教师都要尽最大努力给学生作示范。硬笔书写不像软笔书写的过程明显易观察,因此在这其中我们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镜头的定格、放大、慢放、循环播放等形式,突出重点或细节部分,使学生观察更加细致。

第三,在书法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做到学书三到:眼到、手到、心到。

眼到:即学会读贴,对字帖中的字的用笔、结构、章法要详察细审,既要在静态上把握笔画形态,又要在动态上理解笔画间的呼应关系。手到:是临帖过程中最具基础性的环节,是学生把眼所看到的字的运笔、结构如实客观地写出来。心到: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心到更是一种思维的习惯,要多思多悟,除此之外,关键还要在一个字——勤上下功夫,亦常言“书道酬勤”!

第四,由于儿童认识的发展尚处于无意识阶段,对汉字练习缺乏目的性,不会在意志上主动做出努力,这就要靠老师在掌握儿童的心理状态下通过增强刺激强度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增添学生的自信与自豪感;这样一来几乎每个孩子都能发掘出其闪光点,让学生从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增大硬笔书法的练习欲望与兴趣。

(3)家校合作,从小培养孩子书写意识

孩子在校的有效学习时间毕竟有限制,课堂上教师需要顾及到全班整体,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照顾到所有学生,这就需要加强家校合作。毕竟家庭教育是一个孩子教育的起点和基点,且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书写的关注度、练习针对性要更强,也只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合力作用才能将我们的孩子引导的更好。

(4)教育部门积极鼓励,社会书法团体积极帮扶

各级教育部门要积极配合各校书法课程建设,我国各级教育部门连续几次下发相关文件:

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

2006年9月《中小学规范汉字等级考核办法》出台。

2007年广东省把书法课列为中小学的必修课。

文化部《关于在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开展中小学生书法普及教育活动的通知》(文社文函[2011]1622号);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11]17号》;

《关于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教基 [2002]8号);

《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 [2011]4号);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教基二 [2013]1号);

……

2017年,刚刚进行的两会热点话题中,百余名政协委员联名倡议: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

综上是对太原市小店区四所小学在校学生的硬笔书写现状所做的调查及简要的分析总结。如今,书法课程从逐步消失到逐步重生,现又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各级部门、学校等越来越重视中小学生的书写,书法课程也逐步在进入课堂,各社会团体的书法赛事活动也在逐期增多。在如此好的社会情形下,我们更应将书法课程的建设步入新轨道。书法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其中包括软笔书法,亦包括硬笔书法,练一手漂亮潇洒的钢笔字,将使孩子终身受益。其一是硬笔书法具有实用性,可以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可提高艺术素质;其二是具有艺术性,给人以美的享受,可陶冶兴趣;因此我们要更加注重当前小学生的硬笔书写,从小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对硬笔书写有正确的认识与了解,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让老师、孩子和家长不再为书写而发愁!

猜你喜欢

硬笔卷面书写
Unwritten 尚未书写
周玥函
楊雅然
用什么书写呢?
大学专业课平时成绩评定的创新模式
——以卷面加分为例
古代隶书硬笔临摹字帖(二)
硬笔小作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考试分
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