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中学生短跑运动员心理素质及训练方法研究

2018-07-14

运动 2018年4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注意力中学生

吴 琦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二十三中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1)

近年来,各项短跑赛事中是水平相差不大的多名对手之间的竞争,最后决定胜负的往往不是运动水平而是心理素质。总结大量的国际大赛和中学短跑比赛不难发现,许多运动员平时训练成绩优秀,但比赛却很难发挥出真实水平,也有一部分运动员总是能在重要的比赛中跑出自己的最好成绩。短跑运动员必须同时面临巨大的体能消耗和心理压力,要想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就必须拥有过硬的心理素质。随着训练理论学的发展,短跑训练过程中,心理素质训练逐渐被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重视,但中学短跑运动员具有其特殊性,心理训练要考虑到学生身体及心理发育的特点以及其本身的学生属性,不能生搬硬套。

1 心理素质对中学短跑运动员的影响

短跑比赛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在起跑环节取得优势,而起跑的好坏一部分取决于运动员自身的运动水平,还有一部分受限于临场的心理素质。自2010年国际田联实行零抢跑的规则后,许多中学短跑项目的比赛也开始参照此标准,在实际比赛中很多优秀的运动员因为抢跑而被取消比赛资格,这给中学短跑运动员增加了极大的心理负担。心理素质对中学短跑运动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极端的心理状态。极度放松和极度紧张都不利于运动员的发挥,极度放松容易导致精神不集中,起跑反应慢,而极度紧张容易造成肌肉和关节僵硬,动作变形;(2)过分担心失败,尤其是一些重大的赛事。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本来就差,对自己的期望又很高,这种矛盾很容易造成失误;(3)比赛的消极态度。有些中学运动员,参加比赛是本着重在参与的态度,心理缺乏对胜利的渴望,所以信心不足会导致精神涣散,反应迟钝;(4)来自外界环境的干扰,造成运动员心理变化。外界的环境包括场地、观众的热情程度、天气情况等等,这些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运动员的心理,导致运动成绩的发挥。

2 心理素质训练的目的、意义及作用

2.1 心理素质训练的目的

心理素质训练的意义主要在于调整运动员在参赛时的心理状态,使其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的竞技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心理素质训练要根据每个中学短跑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制订适合的训练内容与训练方法。心理素质训练除了要考虑到每个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外,还要注意运动员不同时间节点的心理变化。人类的心理是很容易受外界干扰且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心理训练只有结合心理变化的各项因素才能有效帮助运动员克服心理障碍,强化心理技能,将运动状态调整到最佳。

2.2 心理素质训练的意义

任何竞技比赛除了考量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运动技能以及战术水平外,是运动员之间心理素质的对抗。短跑比赛中,运动员竞技水平相差不大,比赛时间短,对心理素质的要求更高,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级别的运动员平时训练以及一些小的赛事成绩不错,一旦到了重要赛事就出现抢跑等各种失误。尤其是短跑项目抢跑即罚下的规则制定之后,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越来越重视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过硬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运动员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正常甚至超常发挥,取得比平时更好的成绩。反之,过重的心理负担会造成运动员紧张,消耗不必要的体能,甚至造成抢跑、动作变形等而影响竞赛成绩。

2.3 心理素质训练的作用

2.3.1 培养自我调节的能力 在比赛时,有很多运动员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心理活动过于激烈,造成注意力下降、动作变形、思维混乱,导致难以发挥出正常水平。短跑运动不同于其他运动,或有教练协助或进行时间较长,运动员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调节,但短跑运动员必须在短时间内快速将自己的心理状态调整到最佳。因此,在平时训练过程中要加强运动员自我调节与控制的能力,提高运动员情绪的稳定性。

2.3.2 增强运动员的适应能力 运动员进行比赛的场地是不固定的,外部环境也是多变的,高水平的运动员必须能够快速的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保持心理平衡。对中学生短跑运动员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可以强化其心理适应能力,有效的调整身体,心理状态平和了,身体机能自然就能恢复,比赛成绩也就不会差强人意。心理训练还能促进中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培养其积极健康的意志品质。

2.3.3 消除疲劳,迅速恢复身体状态中学生短跑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要消耗巨大的体能,加之中学学业负担,很容易造成身心疲劳,如果不能及时地进行心理调整,极易对其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应通过对中学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快速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充能,帮助学生继续进行训练和学习。

3 中学短跑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方法

3.1 明确比赛任务

首先教练员要给学生明确比赛的任务,以此来制定中学运动员在训练及最终比赛时的目标。为了确定比赛的任务,要全面的对比赛进行分析,包括竞争对手的信息、比赛场地、历届的比赛成绩、此类规模比赛的观众状态、比赛时天气的可能性等,做到知己知彼。只有充分了解各种可能发生的状况,才能在训练时做到充足的、针对性的准备。运动员目的越明确,对比赛的目的性越强,越能促进备战的积极性,对比赛的信心也就越充足。

3.2 培养坚韧的意志力

意志力是运动员为达到既定目标,克服各种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短跑是一项速度极限运动,要求运动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规定距离,这不仅要求运动员有绝对的速度、充足的体能,还要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克服感情、情绪和意识上的疲劳。短跑运动员想要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就要在比赛前形成积极的竞赛态度,不畏惧对手,勇于挑战,提高自己的士气和战斗意志,取得心理上的优势。体育教师要帮助中学运动员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提高中学运动员对胜利的渴望,增强意志的顽强性和持续性,引导运动员胜不骄、败不馁,无论在什么比赛上都充满战斗的欲望,且越艰巨的比赛任务,战斗意志越强烈。

3.3 提高中学生短跑运动员的动作稳定性

在正式比赛开始之前,运动员可以自己练习平时训练中的基础动作,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听取教练或者关系较好的队友的意见,与队友一起进行赛前的准备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团队精神,还能够消除紧张的、焦虑的情绪。短跑运动员技术动作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比赛的结果,在平时训练过程中,要注重中学运动员的自控能力,加强动作稳定性的联系。运动员动作的稳定性加强,能够帮助运动员在竞赛时有充足的自信应对不利的情况,能够帮助自己调节好心态,发挥出正常水平。

3.4 加强运动员的注意力训练

集中注意力可以帮助运动员在比赛时提升比赛情绪,增强意志力,使身体处于最佳的竞技状态。短跑比赛时间短,运动员之间水平差距不大,这就要求运动员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稍有走神,就很难弥补。短跑比赛集中注意力体现在3阶段:(1)起跑阶段。发令枪响是一瞬间的事,起跑反应快慢能够直接体现在成绩上。(2)加速跑和途中跑环节。要专注自己的技术动作,保证自己的节奏不受外界干扰。(3)冲刺阶段。要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全力冲刺。另外,动员比赛时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干扰,如场地、天气环境、现场观众等,这些因素都能分散运动员的注意力,影响比赛水平的发挥。因此,须加强运动员的注意力训练,提升运动员的抗干扰能力,避免比赛中的突发情况影响运动员发挥。

3.5 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包括自我暗示、自我调整、自我放松、集中注意力练习、催眠法等,这些训练方法都能够达到消除运动员紧张情绪、稳定情绪的目的。随着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学短跑成绩不断提升,运动员之间的竞技水平差距很小,比赛最终胜负很可能是由心理素质决定。通过专门的心理训练,加强运动员情绪的稳定性,培养运动员自我调节的能力,在实际比赛中呼吸法和自我暗示法是普遍用到的心理调节方式。

4 结 语

根据多年的中学短跑训练经验,就中学生短跑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总结为以下4点:(1)短跑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运动员真实水平的发挥;(2)心理素质训练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训练与比赛相结合;(3)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强化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要在实际比赛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训练方法,尽可能多的参与比赛,以赛代练。心理素质训练要系统有效的长期坚持,不断的进行总结、实践、强化;(4)理素质训练要因人而异,充分考虑到中学生的身体、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学生的特点,注意学生心理变化。

参考文献:

[1]商亚民,武志鹏.田径新规则对短跑运动员起跑的心理影响及训练对策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0(1).

[2]张忠秋.优秀运动员心理训练实用指南[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3]张力为.赛前情绪的因素结构、自陈评定及注意特征[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4]邢晓虎,林静.影响田径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因素及其心理训练的方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0).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注意力中学生
让注意力“飞”回来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