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高水平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的实践探索

2018-07-13虞文武陶国正张波金旭栋

高教学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高水平积累高职院校

虞文武 陶国正 张波 金旭栋

摘 要:强化技术技能积累作用,有助于扩展职业院校的技术传承功能,逐步改变传统技能和技艺失传的状况,使高素质劳动者的优秀基因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得以传承延续。[1]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对高职院校加强技术技能积累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明确提出将高职院校打造成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资源集聚地。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江苏高水平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探索了江苏高水平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的实践思路与形式。

关键词:高水平;高职院校;积累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21-0054-03

Abstract: Strengthening the accumulation of technical skills will help expand the technical inheritance func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s, gradually change the status of traditional skills and lost skills, so that the excellent genes of high-quality workers can be passed on in the process of talent cultivation. The Action Plan for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2015-2018) promulgat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s provided strong policy support for the strengthening of technical skills accumul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clearly puts forward the important resources gathering place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become technical skills accumulation. Three high-level vocational colleges in Jiangsu, including Changzhou Institute of Mechatronic Technology are taken as research objects.

Keywords: high level;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technical skills accumulation

2018年,江苏省教育厅和财政厅分别认定了8所省示范高职院、7所国家骨干高职院、6所国家示范高职院和1所职业大学为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其中常州的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分别作为省示范高职院、国家骨干高职院和国家示范高职院成功入选。《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卓越计划》指出,江苏高水平高职院校要以“服务发展,创新引领”为基本原则,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紧紧围绕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在技术与技能等方面创新发展,提升服务能力。

一、技术技能积累现状

经过国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和省示范院校立项建设,常州高水平高职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显著提高,技术技能积累能力得到大幅度增强。

(一)对接地方产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在常江苏高水平高职院依托省级示范院校、骨干院校和国家示范院建设期间建成的重大产学研平台,整合地方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多方资源对接地方产业发展战略,聚焦各校专业(群)优势,通过吸纳行业企业及科研院所知名专家,聘请校内外骨干教师,打造3个省级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建成了与科研团队相对应的省部级以上17个科研平台,显著提升了常州及周边地区装备制造等产业综合竞争力,推动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二)服务政府行业企业,形成了丰富的物化成果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在常江苏高水平高职院坚持以贡献求发展、以服务求支持,面向行业企业开展产品研究开发、技术创新推广等多种服务。2015~2017年,科研与社会服务到账经费1.75亿元,承担部、省科研项目331项,授权发明专利90件,获部、省科研成果奖13项。广泛开展“四技”服务,完成横向项目669项。孵化了常州博赢模具有限公司等30家初创型企业,成功培育了常州创胜特尔数控机床设备有限公司等6家高新技术企业。吸引安川电机等外资企业在常投资,助力常州各产业园区建设。

(三)研学互融反哺教学,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在常江苏高水平高职院构建科研对教学的支撑与反哺机制,推动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充分发挥科技服务平台的载体作用,大幅改善了各类实训室实训条件,为技能大赛集训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以“四技”服务项目和纵向科技计划项目为载体,获取了各类技术领域的前沿技术以及企业对人才需求信息,为专业调整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依据;学生参与应用技术研究项目350余项,学生授权60余件,获国家“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获奖8项、省大学生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获奖20项,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二、技术技能积累实践的思路

对接“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以常州建设“一城、一中心、一区”为契机,聚焦常州及江苏智能装备制造业和制造服务业,贯彻政府科技创新相关文件精神,完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以建设重大产学研平台为契机,实施“高层次平台、重大项目、高水平成果”三大培育计划,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充分发挥平台的资源集聚能力和服务效能,以培育重大项目和标志性成果为核心,大力开展科研与社会服务,全面提高科研实力和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建设期末,实现科研与社会服务到账经费9亿元,新增国家级课题60项、授权发明专利450件、国家和省级科技奖30项;每年进入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技术交易到款额进入全省高职院校排名前5,建成江苏省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和集“技术服务、科技攻关、成果转移、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争创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高校优秀创新团队和職工继续教育品牌职业院校。

三、技術技能积累的实践探索

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的动力不强,受技术技能积累观念、校企合作的现状、师资队伍建设等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教师技术技能水平与企业技术发展不同步、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技术发展不同步、教学装备与企业实际应用水平不同步等问题层出不穷。[2]教育部颁布《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贯彻“创新驱动”要义,提出“大幅提升技术创新服务能力”以及“与人才培养和教师能力提升相结合开展应用技术研发”,为深化技术技能积累内涵指明了行动方向[3]。

(一)完善科技创新机制,激发师生科技创新的活力

贯彻江苏省科技创新“40条新政”,从项目管理、经费使用管理和评价机制等方面完善政策,充分发挥科研与社会服务核心指标在学院岗位聘任和教师职称评定中的重要作用,制定《岗位聘任管理办法》和《突出成果奖励办法》等配套制度,将“松绑加激励”落到实处;增加服务学生创新创业的绩效考核指标,完善团队和平台的绩效考核指标及二级学院科研工作绩效指标体系,构建科研人员带领学生参与项目研究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机制,为学生创新创业营造有利条件,建立适应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规律的科技创新机制,形成导向明确、客观公正和激励约束并重的评价方法。

(二)建设产教融合大平台,服务行业与地方重大需求

汇聚地方政府、国内外大院大所和智能制造企业优质资源,基于全技术链要素,共建集“技术服务、科技攻关、成果转移、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大平台。以产教融合大平台下设研究院为试点,准确定位研究院与学校、二级学院,与外部之间的边界,探索实施“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任、合同管理”为核心的科研人员人事改革,建立以任务为牵引的科研人员聘用方式,推动科研人员柔性流动。以国家大学科技园和省市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高校技术转移中心为核心载体,依托学校高水平专业,加强校企、校地、校校协同,把开展应用类技术开发研究作为主要科研方向,重点突破一批关键应用技术,创造一批创新水平高、权利状态稳定、市场竞争力强的高价值专利和专利组合,创建一批重大示范智能工程,推动重点行业和企业智能化改造,形成技术积累优势,引领区域科技创新。对接518常州科技经贸洽谈会等地方大型政产学研平台,转移转化重大科研成果,全面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应用技术研发水平,跃升技术技能积累和服务能力。

(三)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形成整体合力和服务特色

在优势技术领域,引进若干在技术研发和国家级项目培育处于领先水平的特聘教授和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定期选派科研骨干赴境内外知名高校、著名研究机构进行深造和培训。设立“教授博士专项科研基金”和“博士企业工作站”,通过科研项目的预研、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联合攻关,培养科研领军型人才。实施优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依托重点专业(群)和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培育科技创新团队。设立科研团队专项课题,重点支持开展有明确自主知识产权目标和标志性创新成果计划的联合攻关和集成创新,凝聚并稳定支持一批优秀的创新群体,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和技术服务特色,打造研究方向稳定、技术路线清晰的江苏省高校优秀创新团队。

(四)培育重大科研项目,催生标志性成果

加强重点专业(群)与产业园区对接、学院工作站与紧密型合作企业对接和科研团队与互联网技术众包平台的对接,完善教授、博士企业驻站制度和技术问题校企联合分析会议制度,通过定期走访企业,获取企业转型升级的技术需求,为重大横向项目和省部级以上重点研发项目培育提供资源,形成具体的项目培育规划。深化与本科学院的战略合作,实施“1+1”计划,定期组织科研项目规划实施的推进会,邀请本科院校、研发机构、行业企业专家和学院特聘教授对项目的关键技术、创新点和研究思路与方法进行剖析,重点突破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类项目。设立博士教授科研专项基金,重点资助国家级科研项目的预研、SCI/EI等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发表和PCT专利的申请。设立高级别科研成果培育基金,建立成果负责人、二级学院和科研处组成的三级监控机制,将省部级重点研发项目培育为技术创新性突出、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显著以及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作用明显的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科研成果。

(五)坚持育人导向,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依托科研骨干组建校级创客导师库,实施“1+X”计划,吸纳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申报与实施,增强学生技术开发和应用能力,强化对大赛项目的精准辅导和现场指导,有效提升学生“双创”质量。依托学校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构建开放创新创业平台,创建省级众创空间,促进更多师生加入和集聚,降低创新创业成本,壮大创新创业群体。鼓励学校通过无偿许可的方式,向学生授权使用知识产权成果。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知识产权指导,在通识课、公共选修课等相关课程中增加专利检索与分析等知识产权方面内容,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从事创新、发明活动并申请知识产权,着力培养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

“行动计划”对高职院校加强技术技能积累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明确提出将高职院校打造成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资源集聚地。这就要求高水平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同时,要确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科研定位,将学校资源与企业生产要素紧密结合,主动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将校企合作的范围从人才共育拓展到技术共研,真正使自身成为科技成果的辐射源,乃至成为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依靠力量。

参考文献:

[1]苏昊.技术技能积累助推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实践——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影视动画专业为例[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28):68.

[2]龚方红,朱苏,徐安林,等.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2):77-82.

[3]朱厚望.将高职院校建成技术技能积累的资源集聚地[N].中国教育报,2015-11-26(009).

猜你喜欢

高水平积累高职院校
建设空间科学 强国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第二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在山西太原举行
以“四精四度”推进率先建成高水平人才高地
为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