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识有度 智惩以戒

2018-07-12汤冕

新校园·中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赏识教育德育

汤冕

摘 要:赏识和惩戒都是教育的必要手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有人提出赏识教育,立即受到了人们的追捧,一时间,赏识教育几近成为现代教育的代名词。而惩戒教育,近几年因媒体的过度宣传,在大家眼中就是“体罚”的代名词。其实两者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必要教育手段,相辅相成,教师应合理运用,把握好度。

关键词:惩戒教育;赏识教育;德育

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犯错的教育,它的原意是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和提醒。“发现优点”“欣赏优点”是赏识教育的实施途径。通过这一途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赏识教育如春风吹遍各中小学校,一时间内,课堂中充斥着“你的回答真棒”“你的想法真有趣”“为你的勇气鼓掌”等评价语。就连家庭教育中也常常出现“我家的孩子真优秀”“我家的孩子就是不一样”等语言。可见,赏识不仅仅成为学校的教育形态,更成为家庭的教育常态,越来越多学生得到肯定和鼓励。

一、赏识失度,适得其反

赏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但是,许多家长对学生的不足之处不以为然,以至于在平时的教育中,如果有的教师批评学生严厉了,则会受到来自学校和家长的质疑:“你就看不到学生的优点吗?”“你不能只盯着他的缺点,学生某方面多优秀啊!”须知学生如果没有“自我表现良好”的支撑,这些赞赏就会变得唾手可得,学生的信心就会产生偏差变成自大。

有这样一个例子:某班学生拿了别人的东西还拒不承认,态度恶劣。教师与家长沟通,建议进行严厉批评,可家长却不同意。他们认为教师如果这样教育会伤害到学生,要低调处理,特别还要在班里掩盖此事,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他们还搬出赏识教育来说服教师,“我们要理解、宽容学生不成熟的做法,要大力宣扬学生的优点,缺点就尽量不要提了”。这样的赏识是不是过度了呢?如果教师妥协,包庇一切错误,后果会如何?学生私拿别人东西已错在先,拒不承认错在后,态度恶劣则错上加错。自尊心不是掩盖错误就可以保护的,如此不负责任的教育,如此软弱的教育都是教育工作者不想看到的。任何教育都有一个度的问题,包括赏识教育,把握好赏识的度是良性发展,但度过了,只会适得其反。假使我们只关注学生的优点,不断放大他们的优点,却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和想法不进行提醒、警告,甚至视而不见,任由学生恶性发展,则会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惩戒得法,相得益彰

懲戒教育在于惩,在于戒,而非体罚或变相体罚。其以教育学生为出发点,以使学生受到教育、有所改进为目的。自古中国学堂就有戒尺一物,学生的言行不对,先生有权力戒打学生的手心。我国大文豪鲁迅先生年幼时上学因迟到,就受过这样的惩戒,这次惩戒让他刻骨铭心,之后他每每都早到,从此不再迟到。先生惩戒他的目的是不能迟到,目的达到了,这样的惩戒就产生了良性结果。

在这里,不是说我们可以沿用这种用戒尺来惩戒学生的方法,只是说明惩戒教育运用得合理,后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现代教育家魏书生老师就曾让犯错误的学生写“说明书”,让迟到的学生唱一首歌作为惩戒。如果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教师和家长不及时进行教育纠正,一味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学生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很明显,赏识教育很多时候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必须适当给予惩戒教育。自尊必须是在正确的道路上才能给予的,我们要惩戒的是学生的错误行为,目的是让学生懂得为自己犯的错负责任,从而改之。

当然,我们说的惩戒,提倡的是智惩,不是照老方法进行惩戒,而是利用教育智慧使学生得到反省改过。不同的学生犯同样的错误,教师是不可以用同一种方法进行教育的。有些学生在教育批评后,可以立即改正;有些学生当时可能思想上想不开,不能直接上纲上线,这样教育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必须等其冷静后,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有的学生性格比较执拗,即使批评,他也不一定认错,对这类学生应给予合理的惩戒。例如,让调皮、喜欢违反纪律的学生当一天班干部,让他知道违反班级纪律对班级的影响,也让他感受到不听从管教是多么让人烦恼;让喜欢乱扔垃圾、不讲卫生的学生做一天值日生,让他清楚打扫卫生的辛苦,以及保持卫生清洁的不易……教师一定要牢记,惩的最终目的就为了戒,教师应聪明地运用惩戒,达到让学生戒掉任何不利于个人发展的行为。

宽严有度,是教育之法。赏识,我们以宽容之心、尊重之心、理解之心去教育;惩戒,我们则以提醒之心、责任之心去教育。宽容的对象是学生,严厉的对象是学生犯的错。只有教师真心爱护、教育学生,把握好赏识的度,聪明地利用惩戒,学生才能健康地成长。

猜你喜欢

赏识教育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德育出希望之花
论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的赏识教育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化理论为德性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