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纤维支气管镜联合局部化疗对中央型肺癌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2018-07-12范明江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支气管镜纤维肺癌

何 涛 范明江

肺癌,又称支气管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于各恶性肿瘤的首位,并呈逐年上升趋势[1]。肺癌发病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容易被忽视或误诊,一经发现通常已处于Ⅲ或Ⅳ期,错过失去了接受手术治疗的机会,死亡率较高[2]。中央型肺癌约占肺癌的3/4[3],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的呼吸道往往会被肿瘤阻塞,从而导致呼吸困难、肺不张及阻塞性肺炎[4]。因此,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对于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尤为重要。近年来,临床已广泛认可了经纤维支气管镜联合局部化疗对中央型肺癌的近期疗效[5]。为此,本研究亦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联合局部化疗对中央型肺癌进行治疗,探讨该方法对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诊治的中央型肺癌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胸部X线(或胸部CT)检查,最后经纤支镜检查行病理检查或细胞学确诊。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研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5例;年龄36~73岁,平均(56.8±6.3)岁;非小细胞肺癌26例,小细胞肺癌15例;鳞癌29例,腺癌8例,未分化癌4例;TNM分期Ⅲ期为30例,Ⅳ期为11例。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13例;年龄38~76岁,平均(58.3±6.7)岁;非小细胞肺癌27例,小细胞肺癌14例;鳞癌27例,腺癌10例,未分化癌4例;TNM分期Ⅲ期为31例,Ⅳ期为10例。2组的性别、年龄、细胞类型、肿瘤分型及分期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CE方案全身静脉化疗,第1天,静脉滴注卡铂500 mg+5%葡萄糖盐水500 ml,第2~6天,静脉滴注依托泊甙100 mg+5%葡萄糖盐水500 ml,同时予地塞米松5 mg减少不良反应,休息3周后按以上方案重复进行,3个周期为1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纤维支气管镜局部化疗:术前予丁卡因气雾剂咽喉部表面麻醉,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常规插入纤维支气管镜以确定肿瘤部位,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孔置入导管,直视下将卡铂400 mg+生理盐水10 ml喷洒于肿瘤体表面,1次/10天,3次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水平变化。

疗效评价[6]:完全缓解:管腔通畅,瘤体完全消失,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面积减小≥75%;部分缓解:管腔阻塞改善,瘤体缩小≥50%,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面积减小≥70%;好转:管腔阻塞改善,瘤体缩小,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消散≥25%;无效:瘤体无变化缩小或缩小<25%,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消散面积<25%;进展: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患者瘤体增大,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加重。治疗总有效率=[(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好转例数)/总病例数]×100%。血清学指标:采集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1疗程后的空腹静脉外周血3~5 ml,1 h内离心,取上清液于-40 ℃保存待测。①血清肿瘤标志物: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②血清T细胞亚群: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8+和CD4+/CD8+水平;③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MMP-2和MMP-9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的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3.41%,高于对照组的31.71%(Z=-3.200,P<0.05),见表1。

表1 2组的疗效比较/例

2.2 2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的CEA、Cyfra21-1、NSE和CA19-9水平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的CEA、Cyfra21-1、NSE和CA19-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EA、Cyfra21-1、NSE和CA19-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的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比较

注:*为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2.3 2组的血清T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的CD4+、CD8+和CD4+/CD8+水平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的CD4+和CD4+/CD8+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CD8+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的CD8+水平略低于治疗前但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D4+和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且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的血清T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注:*为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2.4 2组的血清MMP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的MMP-2和MMP-9水平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的MMP-2和MMP-9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MMP-2和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的血清MMP水平比较

注:*为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肺癌的死亡率居于所有肿瘤前列,尽管采用多种治疗措施,5年生存率仍低于15%[7]。对于晚期的中央型肺癌,化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可控制病情、延长生命[8]。全身化疗在短期内的疗效确切,但在消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将正常的细胞一并消灭,因此患者伴有免疫力下降、消化功能受损和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9]。因此,鉴于单纯全身化疗的局限性,采用其它手段与全身化疗联合以期提高治疗效果以减轻患者痛苦得到广泛关注[10-11]。经纤维支气管镜联合局部化疗术,属于姑息疗法,能够提高肿瘤内的化疗药物浓度,降低全身化疗药物剂量。此外,还可吸出支气管腔内的浓性分泌物和肿瘤坏死组织,以对呼吸困难等症状起到部分甚至完全缓解的作用。并且,经纤维支气管镜联合局部化疗术对中央型肺癌的近期疗效已经得到肯定[12]。

因此,本研究在全身化疗的基础上,经纤维支气管镜联合局部化疗对中央型肺癌进行治疗,观察对比其与单纯全身化疗的近期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中央型肺癌易复发和转移,多次介入治疗可最大限度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并且对肿瘤病灶局部用药可以提高药物浓度,延长药物作用时间,迅速减小瘤体,及时缓解患者的呼吸和肺不张,解除气道阻塞等症状[13]。并且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的CEA、Cyfra21-1、NSE和CA19-9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CEA、Cyfra21-1、NSE和CA19-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因为对肿瘤病灶局部用药可以提高药物浓度,延长药物作用时间,迅速杀死并可更长时间抑制肿瘤细胞生长[14]。同时,CEA、Cyfra21-1、NSE和CA19-9水平作为肿瘤标志物,可有效反映肿瘤发展的进程:CEA为一类糖蛋白,在正常人体血清中含量极低,在肺腺癌和内胚层中浓度升高;Cyfra21-1为一类可溶性酸性多肽,上皮肿瘤细胞的胞质中含量较多,当肿瘤细胞死亡后血清中的Cyfra21-1水平会升高;NSE为一种糖裂解酶,一般患者(尤其是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有效治疗后NSE水平可迅速下降;CA19-9为非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在晚期肺癌患者血清中常常会增高[15]。患者的全身免疫功能状态关系着病情的走向和转归[16]。本研究中,治疗后2组的CD4+和CD4+/CD8+水平高于且CD8+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CD4+和CD4+/CD8+水平高于且CD8+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全身化疗基础上经纤维支气管镜联合局部化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优化患者的全身免疫功能状态。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MMP-2和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MMP作为恶性肿瘤的重要侵袭能力指标之一,其浓度随着病情的发生发展而改变[17],该结果提示全身化疗基础上经纤维支气管镜联合局部化疗可更有效地降低恶性肿瘤的侵袭能力,这也是因为局部用药的药物浓度高以及时效更长。

综上所述,全身化疗基础上经纤维支气管镜联合局部化疗治疗中央型肺癌较单纯全身化疗治疗总有效率高,在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和MMP水平以及改善患者全身免疫功能状态等方面更具优势。

猜你喜欢

支气管镜纤维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解锁先进功能纤维
纤维的无限可能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腹部纤维型纤维肉瘤CT表现2例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经支气管镜活检联合刷检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
支气管镜下冷冻联合球囊扩张治疗支气管结核性气道狭窄的观察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