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胃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2018-07-12阳卫立杨荣萍罗永胜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生存率标志物胃癌

阳卫立 杨荣萍 罗永胜 胡 双 刘 清

目前,临床诊断胃癌的途径主要通过影像学、内镜学及病理学等手段[1],而临床确诊胃癌患者病情时基本都处于胃癌中、晚期,因此寻找1种早期诊断胃癌的治疗方法,对胃癌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由于肿瘤的多态性特征,一种肿瘤往往同时表达出多种肿瘤标志物[3-4]。因此,本文分析应用7种肿瘤标志物血清肿瘤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蛋白抗原199(glucoprotein antigen 199,CA199)、糖蛋白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125,CA125)、糖蛋白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 724,CA724)、糖蛋白抗原50(cancer antigen 50,CA50)、糖蛋白抗原242(carbohydrate antigen 242,CA242)及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联合检验对胃癌的诊断。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深圳市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收住的在术前未做任何治疗、经胃镜结合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的患者375例,其中Ⅰ期85例、Ⅱ期93例、Ⅲ期134例、Ⅳ期63例;术后复发28例。患者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检测方法①患者经胃镜检查后,吸取3 mL胃液,离心后取上清液,4 ℃保存备用;②患者空腹经静脉采血3 m1,血凝后离心(1 500 rpm/min)15 min后取上清液,4 ℃保存备用。上述备用的样品均采用OLYMPUS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肿瘤标志物试剂盒进行测定。

1.2.2判断标准胃液中7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

时如任何1项为阳性即为联合检测阳性。血清中肿瘤标志物超过临界值则判定为阳性。见表1。

表1 肿瘤标志物在胃液、血清中的阳性判断标准

1.2.3计算公式敏感度=阳性/(阳性+假阴性);特异性=阴性/(假阳性+阴性);有效率=(阳性+阴性)/(假阳性+阴性+阳性+假阴性)。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术前患者肿瘤标志物在不同TNM分期表达的状况

2.1.1阳性表达术前Ⅲ~Ⅳ期胃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Ⅰ~Ⅱ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术前不同TNM分期胃癌肿瘤患者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例,%)

2.1.2血清表达水平比较TNM分期Ⅰ~Ⅱ期和Ⅲ~Ⅳ血清肿瘤标志物胃癌患者表达水平,结果显示Ⅲ~Ⅳ期血清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术前不同TNM分期胃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比较

2.2 复发转移诊断

2.2.1术前、术后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胃癌患者术后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及阳性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表5。

表4 术前、术后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比较

表5 术前、术后血清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比较(例,%)

2.2.2术后胃癌复发转移患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

与未复发转移患者比较,术后复发转移患者肿瘤标志物血清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术后胃癌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与复发转移关系

2.2.3术后胃癌肿瘤标志物对复发转移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有效性对术后胃癌复发转移诊断,7种胃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和有效性均显著高于各单项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 比较术后胃癌肿瘤标志物复发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有效性

2.3 胃癌患者生存率因素分析

2.3.1单因素分析单因素比较分析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TNM分期及7种肿瘤标志物与生存率关系。结果(表8):①年龄<60岁的胃癌肿瘤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年龄≥60岁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分期患者的生存率存在差异性,其中Ⅰ期生存率显著高于Ⅱ期、Ⅲ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前胃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阳性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胃癌患者的生存率与术前年龄、TNM分期和肿瘤标志物有关。

表8 胃癌肿瘤患者生存率单因素分析

2.3.2多因素分析将年龄、性别、TNM分期及7种肿瘤标志物作为单因素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9):7种肿瘤标志物中CEA(OR=2.233)、CA199(OR=2.124)和CA724(OR=2.135)及TNM分期(OR=2.121)是胃癌患者死亡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

3 讨论

胃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5]。研究报道[6]:胃癌发生是由多因素、多基因及多个步骤等综合引起的,其发病初期没有特别症状,因此胃癌患者的早期很难诊断治疗,并且多数胃癌患者就诊时就已处于胃癌发病中、晚期,无法进行有效的手术治疗。目前,人们对肿瘤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到分子生物学水平[7]。肿瘤标志物是一些能够体现肿瘤发生、生长及特异性表达的物质,其在癌症前期、早期和转移过程中可作为胃癌患者早期诊断、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等诊断指标。肿瘤标志物主要包括肿瘤组织表达的生物活性物质、特异性酶类、特异性蛋白和激素等,其中CEA、CA199、CA724、CA125、CA50、CA242和AFP等这7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应用最为广泛[8],特别是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临床研究应用中越来越广泛。研究证实联合应用多种肿瘤标志物在胃癌筛查协助诊断、术后病情诊断检测和胃癌预后诊断分析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辅助价值,有助于提高胃癌诊断的灵敏度[9]。

本研究选取7种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CA125、CA50、CA242和AFP为检测参考指标,分析7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Ⅰ/Ⅱ/Ⅲ期胃癌患者术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明显降低或转变为阴性,随着病情进展,出现复发和转移的肿瘤标志物浓度再次升高或较术后明显升高。术后Ⅱ期和Ⅲ期胃癌患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CA125、CA50、CA242和AFP组表达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降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和转移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比未复发患者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CA125、CA50、CA242、AFP和7种联合检测用于术后胃癌复发转移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76.27%、50.13%、66.40%、73.60%、45.60%、58.93%、53.33%和93.33%;特异度分别为80.27%、82.13%、79.73%、85.33%、84.27%、84.39%、83.73%和87.73%;有效性分别为77.33%、57.33%、69.60%、76.27%、53.33%、64.80%、60.00%和92.27%。其中7种联合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项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分别对胃癌患者性别、年龄、分期、肿瘤标志物的生存率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①年龄<60岁的胃癌肿瘤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年龄≥60岁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分期的生存率存在差异性,其中Ⅰ期生存率显著高于Ⅱ期、Ⅲ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前胃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阳性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胃癌患者的生存率与术前年龄、TNM分期和肿瘤标志物有关。将胃癌患者术后累计生存率作变量分析,以年龄、性别、TNM和肿瘤标志物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表明TNM(OR=2.121)、CEA(OR=2.233)、CA199(OR=2.124)和CA724(OR=2.135)是胃癌患者死亡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

表9 胃癌肿瘤患者生存率多因素分析

综上所述,七种肿瘤标志物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细胞病变或初期胃癌的发生的辅助参考指标,同时应用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可明显提高胃癌早期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有效性。

猜你喜欢

生存率标志物胃癌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