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坞变迁记

2018-07-12沈志荣

杭州 2018年23期
关键词:清波草堂杭州

文 沈志荣

要说龙坞变迁史,得从杭州城古老的民谣说起。

杭州十城门,向来有民谣传唱的那句“清波门外柴担儿”——这是打从南宋以来,城南清波门外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旧时杭人烧饭煮茶,燃料主要是木柴和木炭。杭城西南近至转塘龙坞、远至富阳桐庐一带一直是传统的柴炭发源地,从而形成了柴炭行汇聚清波门附近繁盛的商业集市。当年曾有画家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上泗地区山民挑柴送炭进城售卖的景况。

杭州城南上泗龙坞多青山,且都有一个动听的好名字:如白龙山、午潮山峰连峰、岭接岭,高低起伏,宛若龙在游、潮在涌。牛山,头朝东,尾向西,四条大腿南北支开,牛尾不下垂却神情亢奋地上跃,远眺有鼻有眼,活像一头壮实的大牛。还有双髻山,犹似少女头上的一对发髻,青翠翠地展现在你的眼前。

渔樵耕读是传统中国最美妙的理想境界。龙坞先民们就这样地靠山吃山,以柴为生。据文献记载,明朝宣德年间,杭州举人屠贵,在龙坞筑有“龙门草堂”,并常居草堂,与樵夫作伴,对歌自乐,人称屠乐天。明朝崇祯年间,杭州名士江元祚,在龙坞也筑有“横山草堂”,并携全家居住草堂20年,读书著文,山居怡然。他在诗中写道:“静里飞声不忍听,山头伐木响丁丁,若逢丘壑慈悲者,愿补樵人戒杀声”。同代文人、上海松江马元调来游横山(龙坞),归后写有《横山游记》传世,在文中多处描述了龙坞乡民卖柴为生的情境,“靠山吃山”留遗篇呀。

据老辈儿传说,作为“清波门外柴担儿”的佐证,当时龙坞各村村民普遍是下午上山砍柴,第二天起早挑至街上卖了谋生。柴市的地点主要是留下柴市街和水口灵官殿等。所以龙坞流行民谣“宝地在山塆,每日挑一担。米袋加只篮,卖了赶中饭”。龙坞山民卖柴度日、历尽艰辛。清末民初以后,因垦荒造地、资源破坏,很快上泗乡下已几近无柴可售了。尤其是日伪时期,为了防备抗日武装,坚壁清野,山林几被砍伐殆尽、惨不忍睹。

1949年杭州解放,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农民实行土地改革,使龙坞百姓真正做到耕者有其田,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和山林,劳动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兴起,开垦种植了大批茶园,与时俱进地逐渐实现了生产转型,即变靠柴生活为靠茶生活。

龙坞茶乡的起飞是在联产承包制之后,1982年初冬到1983年下半年,历时一年有余,龙坞公社党委召开的三级干部(生产队、大队、公社)会议,全公社11个茶村普遍开展联产承包制的全面落实,宣传教育先行,同时进行丈量土地、农具搭配、抽签、签约等具体承包工作。此后,龙坞就有两个茶叶市场,各村都出现了有经营经验的不少茶行业主。随着茶叶销售的放开,不少村民积极联系销售渠道,各找门路,很快就出现了不少个体工商专业户,办起了经销部和茶叶公司。现在的西湖龙井茶集团公司,就是从那时筹办起步的,如今龙坞茶叶销售联锁店遍布全国各省市,生产做得红火。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茶农走南闯北,各显神通,经济搞活了,村民富起来了,高楼大厦造起来了,村容村貌也改观了,龙坞百姓生活得到了飞跃式的提高。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龙坞已成为万担茶乡,11个茶村有一万农民,近一万亩茶山,达人均一亩,茶农的收入80%来自茶产业。

“龙坞茶村”以青山、小溪、茶园、山林、村落为一体,以悠久的茶文化和民俗文化为精髓,民风民俗淳朴,它不仅保留原始生态的森林资源,而且拥有杭州最大的千亩成片茶园,号称“天下第一茶村”。整个茶村呈现开放、大气、优雅、舒畅的原生态环境,能够提供餐饮、娱乐、游览、体验、住宿等多项服务,是市民回归自然,亲近乡土,放飞心情,感受茶文化的特色村落。

“村在茶中,楼在林中,人在绿中”。亲山、亲茶、“农家乐”,茶村“看得山,看得水,记得住乡愁”,既是杭州市政府认定的西湖龙井茶保护基地,又是西湖区龙坞镇白龙潭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美丽龙坞茶镇,打好生态牌,凝心聚力,整治环境“把龙坞打造成法国波尔多式的江南小镇,梅家坞的升级版,西溪湿地的姐妹篇”,已成为高标准建设山清水秀美丽龙坞茶镇的目标。

猜你喜欢

清波草堂杭州
田公平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莲 藕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河南:用法治的力量保卫碧水清波
薪草堂由来
拜谒杜甫草堂
杭州院子
由对立走向友善
杭州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