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脉饮合桂枝茯苓丸对宫颈癌术后放化疗患者近期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8-07-11陈国庆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20期
关键词:生脉毒副桂枝

龚 星,陈国庆

(1.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襄阳 441000;2. 陕西省石泉县中医医院,陕西 石泉 725200)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50%。临床治疗宫颈癌方式较多,其中手术、放疗、化疗联合治疗是其重要治疗手段,可有效控制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但宫颈癌术后放化疗毒副作用较大,增加患者痛苦,部分患者难以耐受,严重者甚至中止治疗,从而影响放化疗预期效果;此外,放化疗毒副作用还会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造成损害,继而影响免疫功能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不利于控制肿瘤生长,影响临床预后。有研究显示,在常规放化疗治疗基础上辅以中医药治疗有明显的增效减毒作用,且有助于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放化疗的耐受性,保证放化疗足量全程治疗[1]。本研究中笔者观察了在放化疗基础上予以生脉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宫颈癌术后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2月—2016年8月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和石泉县中医医院收治的174例宫颈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实用肿瘤内科学》[2]中宫颈癌的诊断标准,且经液基超薄细胞学检查、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宫颈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均采用盆腔淋巴结清扫和子宫广泛切除术治疗;TNM病理分期为Ⅰb~Ⅱb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评分(KPS)≥70分;预计生存期≥6个月;年龄35~70岁;局部肿瘤最大直径>4 cm,脉管浸润或深间质浸润,有盆腔肿瘤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切缘有残痕。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其他肿瘤者,有放化疗禁忌者,妊娠期或哺乳期者,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及内分泌系统疾病者,合并严重的骨髓抑制及白细胞减少者,有药物过敏史或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有意识障碍、精神疾病史者,术后1个月内未接受放化疗及免疫治疗者,近期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临床资料不全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中止治疗者。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87例,年龄35~68(45.6±2.3)岁;病理分期Ⅰb期35例,Ⅱa期28例,Ⅱb期24例;鳞癌34例,腺癌41例,腺鳞癌12例。对照组87例,年龄38~65(43.2±2.8)岁;病理分期Ⅰb期33例,Ⅱa期29例,Ⅱb期25例;鳞癌37例,腺癌39例,腺鳞癌11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放化疗治疗。于术后2~3周行放射治疗,采用6MV加速器或60Co γ射线盆腔外照射,前后照射野同中心大照射野,给予腹部中间平面剂量40~54 Gy/54~60次/5~6周,75 cGy/次,2次/d,每周治疗5 d。若阴道残端有癌残留给予阴道后装治疗,黏膜下0.5 cm处30 Gy/6次/2周。同步化疗采用TP方案,即紫杉醇注射液135 mg/m2+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3 h,第1天;顺铂30 mg/m2+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第1—3天,每4周为1个周期,共治疗3个周期。治疗期间予以5-TH3受体拮抗剂止吐,苯海拉明抗过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生脉饮口服液(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3020017)口服,10 mL/次,3次/d,连续治疗12周;桂枝茯苓丸(成都九芝堂金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7562)口服,9丸/次,1~2次/d,连续治疗12周。2组治疗期间不再予以其他免疫调节剂,密切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对发生Ⅱ度以上毒副反应者予以对症处理。

1.3观察指标①随访6个月,观察对比2组近期临床疗效。采用WHO实体瘤疗效标准评定[2]。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并维持≥4周;部分缓解(PR):肿瘤最大直径×最大垂直径缩小50%以上,并维持≥4周;疾病稳定(SD):肿瘤两径乘积缩小50%以内,或增大<25%以内,无新病灶出现;疾病进展(PD):肿瘤两径乘积>25%,或发现新转移灶。近期总有效=CR+PR例数。②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检测2组免疫功能指标,包括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自然杀伤细胞计数(NK)。③记录2组Ⅲ~Ⅵ度放化疗毒性反应发生情况,采用WHO制定的《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副反应的表现及分度标准》[3]进行评定。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2组近期疗效比较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近期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均<0.05),CD8+和NK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8+、CD4+/ CD8+无明显变化(P均>0.05),NK细胞计数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及NK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2.32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治疗后Ⅲ~Ⅵ度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2 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宫颈癌是导致女性死亡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对女性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影响。该病临床仍以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为主,尤其对Ⅰb~Ⅱb期宫颈癌,术后结合放化疗可有效控制肿瘤病灶,减少术中传播转移,提高手术切除的完整性,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无瘤生存期。但大部分患者在术后放化疗中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增加患者痛苦,严重者甚至中止治疗,且化疗药物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和临床预后[4-5]。

表3 2组Ⅲ~Ⅵ度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中医认为宫颈癌属于“癥瘕”“崩漏”“带下”“ 五色带”等范畴,其病因多为内脏虚弱,外邪入侵五脏经络,导致人体阴阳、气血、经络功能紊乱,邪毒郁滞于胞门,日久形成血瘀,并久积成毒,而形成癌肿,癌肿日久不去,耗气伤津,加重气阴亏虚;此外,手术治疗、放化疗治疗也易损伤脏腑,耗伤正气,加重气血阻滞,故宫颈癌术后放化疗患者多以气阴两虚为主要病机[6-7]。对此,临床应以益气养阴、扶正固本、活血化瘀、消癥散结为治疗原则。本研究采用生脉饮合桂枝茯苓丸辅助治疗。其中桂枝茯苓丸由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组成,可祛邪固本、活血化瘀,缓消癥积而不伤正[8]。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品各味中药均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调节细胞免疫功能,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活血之药可改善机体血流动力学,抑制血小板聚集,在一定程度尚可限制肿瘤病灶进一步发展;可显著降低雌二醇、黄体酮水平,有助于调节机体内分泌功能,继而发挥消除邪气增长,助养正气的作用,以利于癥瘕逐渐萎缩,提高抗肿瘤的治疗效果[9-11]。而生脉饮是一种补益剂,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的功效,本品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方中人参为补虚之要药,可强心气、补肺气,善补中益气;麦冬可养阴、清热、生津;五味子可敛肺止咳、止汗。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人参有效成分人参总皂甙有抑癌作用,同时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刺激骨髓增生,提高患者造血因子的分泌[12];麦冬可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且具有清除自由基、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促进T淋巴细胞转化,增强NK细胞作用,发挥抑制癌细胞的功能[13];五味子可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亦可提高淋巴细胞转换率,以此发挥调节免疫平衡的功能[1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近期总有效率、免疫功能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Ⅲ~Ⅵ度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对宫颈癌术后放化疗患者加用生脉饮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放化疗所致的毒副反应,同时可提高术后放化疗的效果。但本研究的观察时间尚短,患者数据资料较少,且未对患者全身状况及生活质量进行有效评估,需进一步进行探讨,以探究中医药在宫颈癌术后放化疗中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生脉毒副桂枝
大剂量MTX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毒副反应分析
Systematic review of robust experimental mode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or basic research
桂枝香
夏天补点生脉饮
我的发现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自噬的变化及灯盏生脉胶囊干预的影响
生脉饮在气阴两虚型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生脉饮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伴快速心律失常28例
基层门诊药品毒副反应的观察与分析
灵芝孢子粉对恶性肿瘤放化疗的减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