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

2018-07-10程润霞郑金丽朱金轲

考试与评价 2018年2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对策分析教学现状

程润霞 郑金丽 朱金轲

【摘 要】分析了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以“能力为本位”,从学生情况、师资力量、课程改革、教学方法、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语文 教学现状 对策分析

中职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而且也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影响。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都与语文教育功能定位不准、语文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不强、教学方式不灵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制约了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1.中职语文课程的地位分析

第一,中职语文课受到冷落。近年来,中职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缺乏有效的监管,一些中职学校常减少语文课程的课时量,或随意地利用语文课程教学时间进行专业实训。学校不重视语文课,导致语文课程逐渐处于边缘地位,语文教师缺乏成就感。同时,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或者不认真听课,以一种消极的态度对待语文课。

第二,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价值观念影响语文教学。当前,社会风气急功近利、社会心理浅薄浮躁的影响造成中职课程教学出现功利化和实用化的倾向,中职教育中趋时性和实用性较强的热门学科受到热捧,而文化课程受到冷落,这导致中职语文课程遇到较大的困难。

2.中职学生的语文学情分析

当前,中职学生的语文素质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明确,文化基础差,有的学生不会说普通话,有的学生写不出超过三百字的作文,作业中的错别字和病句很多。同时,中职学生心理素质较差,缺乏学习的毅力和恒心,缺乏自我学习的动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厌学情绪较严重,这些情况导致中职语文教学面临较大的难题。

3.语文师资情况分析

当前,中职语文教师中,一部分语文教师本身并不重视语文课,另一部分语文教师虽然重视语文课,但由于接受的是学科体系的教育,在师范院校里学习的是普通教育的教法,因此出现教学方法不当,或教学方法单一的现象。

4.语文教育目标与教学内容定位分析

如何上好中职语文课程,课时是多少,其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与结构、学生知识结构中处于什么位置,它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又該怎样培养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它该如何和专业课程整合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等等,诸多方面还存在着教学误区与盲点等现象。目前,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课程设置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人才。在中职学校专业建设中,专业课程的定位与改革备受关注,但是语文课程的改革则往往滞后。可见,中职语文的教育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不统一是造成中职语文课教学改革出现困境的原因之一,这必然导致中职语文课开设的随意性和教与学的双向盲目性。

二、对策

在“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基于行动导向理论”的指导下,针对上述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可围绕着学生情况、师资力量、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实施相应对策。

1.开展学情调查与研究,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第一,学校应为每位中职学生进行语文基础能力测试,了解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习惯、学习风格、自定学习目标等,以便对学生因材施教。

第二,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测评,引导学生选择就读合适的专业。在国外,如德国会为每个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关于职业能力测评的调研,力争通过职业测评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和工作价值观,提前做好职业规划,为顺利进入职场,并能准确为自己定位做好准备。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学习。

第三,引导学生了解其在校期间应掌握的语文基础,应具备哪些人文素养,明确自己的语文学习目标哪些是核心目标。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教师应向学生明确,要实现其职业规划,学生顺在学校期间的每个学期里、实现阶段性的学习目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热情。

2.加强中职语文教师队伍建设

中职学校是以服务经济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因而必须主动适应市场需要,不断更新专业设置,这就对中职语文教师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动态的社会和职业的发展变化,要求语文教师要站在时代前沿把握职业动态,随时了解社会对从业者的要求,及时补充自己的知识,探索适应于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要的改革策略;不同的专业也要求中职语文教学凸显其专业特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的教学视野要向学生所学专业拓展,中职语文教师既要立足语文学科,又要主动和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整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培养中职学生通用的基础语文能力和从业实用语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任务。

3.加大课程改革

第一,重构中职语文教学目标。根据职业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结合中职学生的专业实际需要和市场调查的反馈,笔者认为,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目标应定位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坚持“适度、够用、实用、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原则,大胆创新,重构教学目标。只有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通用能力,把握好中职学生所学的专业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相对应的语文应用能力及口语能力,才能准确定位中职语文教学目标。

第二,中职语文教学内容改革。首先,应依据中职语文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内容选取、增删,突出实用性,向综合职业能力渗透。其次,教学内容应与所学专业的知识整合。如在诗歌欣赏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理解课文的内涵后,自行设计与制作该主题幻灯片。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作用。再次,注重将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结合,让学生学有所用,要有意识地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筛选训练材料,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同时提高语文能力和职业能力。如针对不同专业加大应用教学内容的比重,因为应用文教学不需要太多汉语基础知识的积累,学生往往可以写出一份详尽的工作计划。而且,应用文写作是中职学生从事职业工作中必备的职业能力。

第三,编写校本课程。由于不同地区、不同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改革、教学课时等实际情况不同,因此应编撰具有校本特色的,分别符合本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发展需要的系列教材。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对策分析教学现状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