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昌乡村养老模式及策略探究

2018-07-10王群益

智富时代 2018年4期
关键词:养老模式乡村宜昌

王群益

【摘 要】宜昌乡村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探究乡村老人多种养老模式,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提升宜昌乡村人民的幸福指数、安全指数、社会稳定指数、宜昌形象指数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宜昌;乡村;养老模式

截止2016年底,宜昌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比例已达到21.6%,老龄化程度居全省第一位,乡村老龄化和空心化人口更是占据了其中很大的比重。近两年来,宜昌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在深入农村的过程中,愈来愈多的精准扶贫工作人员感受到,乡村养老已经成为了扶贫工作的一个重大瓶颈和难题,它涉及到了情感、传统习俗、人力和资金等多项复杂因素。由于精准扶贫中“不落一户”的政策,很多有小农意识的农村家庭通过分户将老年人独立出来,通过分户将部分留守老人变成了独立生活的群体,他们既没有劳动能力,也难以继续从事繁重的生产劳动,而其子女常常因为老人分户后纳入了贫困户,在赡养老人的义务中更是出现推诿扯皮,甚至将赡养老人的义务转换成为社会的义务,进而逃避养老义务。日益严峻的乡村养老问题直接冲击了宜昌的经济、社会、文化、家庭等诸多领域的发展与完善,影响了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推进。

探究乡村老人多种养老模式,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提升宜昌乡村人民的幸福指数、安全指数、社会稳定指数、宜昌形象指数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顺利推进精准扶贫战略,并将加快将宜昌市创建为国家级三峡康养试验区的步伐。

养儿防老是中国人尤其是广大农民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但是在目前“独子”或“少子”的社会大环境中,“养儿防老”的传统已经难以延续,再加上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老人单独分户,更是将养老问题直接推向社会和政府,所以,我们必须变被动为主动,未雨绸缪,寻求和探究多种乡村养老模式。在社会舆论多元,价值观多元的社会多元化环境下,一:社会有责任使乡村中青年和老年人的养老思想观念达到转变和逐步统一。政府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乡村级干部等工作人员大力倡导晚辈敬老爱老尽孝道,同时也让老年人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和影响,摒弃“进养老院就是儿女晚辈对老人不孝”的旧思想,倡导新的养老风俗,让子女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发家致富中。二:乡村老人的生活来源除了子女补给,自己种菜养畜外,超过60岁的老人才有几十元的基础养老金,政府应该加大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对农村养老困难的对象,提供一定的养老补贴,确保乡村老人有能力实现基本养老;另外,对村级红白理事会进一步总结引导,让红白理事会不仅是议事协调机构,逐渐引导成为村级非营利性公益组织,通过引导红白理事会具有经济决策权限,统筹盘活乡村资源,合理进行资源投资,寻求老年人的生产资料在资本运作模式下能基本解决老年人的生活问题,逐渐引入社会和集体模式来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三:情感上加大关怀力度,让他们时时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子女外出打工的日益普遍,单一的乡村养老模式已经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我们必须尝试和探索多元化的养老模式。

一、随子女居住的养老模式。子女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子女孝顺,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无论从情感还是现实来看,它都是大多数人心目中最理想的养老方式,也是养儿防老的完美归宿。政府应该大力弘扬孝道文化,父母养我们的小,我们养他们的老,孝敬老人是为人之本。对农村分户家庭,单独出列的老年人,实行分家的同时分配生产生活资源,确定宅基地。将老年认的生产生活资源作为支持老年人生活维持的重要基础条件,在村内构建生产合作社或其他生产组织时,对愿意承担赡养义务的老年人子女,协商确定生产资料分配,对不愿意承担赡养义务的老年人子女,由村级红白理事会统筹考虑将生产生活资料作为资产入股,通过分红来支撑老年人晚年的生活;对父母随子女去城里居住的,在购买住房的贷款利息、贷款首付或契税上给与优惠;建立农村养老金异地支取、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异地转移的运行制度;设立“独生子女照料假”等制度。

二、独自居家养老模式。落叶归根,老人独自在生活多年的地方养老,种着粮食和地,守着老房子,有熟悉的生活环境和邻里关系,闲时打打麻将玩玩牌,三五个乡亲凑到一起聊聊家常,不依赖孩子,不给孩子增添负担,自力更生,这也是很多老人选择的养老方式。他们只是在患病或无法自食其力时才去依靠子女和政府。从民政部获悉,“十三五”期间居家养老依然是政策投放的重点。政府应该减少农村养老金购买的附加条件,而不仅限于失地农民才能购买;对于乡村老人独立在家养老的家庭,政府可以开展养老服务向农村家庭延展的工作,比如医疗保健,日常生活用品的派送等,真正解决居家乡村老人的生活不便等难题。

三、机构养老,包括养老院和敬老院等,其中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也可以作为宜昌乡村养老的新模式。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宜昌市经过多年争取的亚行养老综合服务项目也获得了批准。这一项目的实施,将解决长期以来制约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社区基础设施薄弱、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缩小城市养老和乡村养老的差距。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包括乡村老人对护理和医疗需求的增加是一种必然趋势,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越来越受人推崇,它满足了老年人群的特殊需求,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实现了“有病治病、无病养老”的需求,符合现代老年人“医养共需”的基本生活需求。宜昌的乡镇医院、公立医院甚至卫生所都可以牵手养老机构建立医养联盟,政府要加大投入,解决乡村养老机构床位不足,食宿条件差,缺乏专业护理技术等短板问题,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乡村养老市场,并以公办养老福利机构为示范,以多元化投资为主体,构建宜昌乡村养老工作的新目标。

四、抱团式养老在农村同样可取。抱团养老是一种新兴的养老方式,少子化的人口结构使得传统的亲情养老变得难以依赖,抱团养老作为一种创新的养老方式便应运而生,它也是养老多元化发展的一种趋势。农村的空房多,乡亲之间相互了解,知根知底,而住房又相距甚远,缺乏照应,合得來的空巢留守老人们就可以集中住在其中某一位农户家,构建属于自己的“熟人社会”,集体种地和菜园,回归到1982年前分田到户之前的集体生活,闲时一起打打扑克唠唠家常晒晒太阳,这也能很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真正实现老有所乐。

五、以房养老,以地养老。很多留守老人独守一栋楼房,空着很多菜地,情感孤独。政府可以鼓励,甚至在征得允许的情况下,利用或改造农村这些闲置的房产和地产资源,专门租住给一部分久居喧嚣城市,向往田园宁静的生活,尚能自食其力的退休老年人来居住,退休的老年人可以回归大自然,呼吸清新的空气,目眺青山绿水,和乡村老人融合,共创一种菜畦庭院中、花果满枝头的养老方式,构建令人艳羡的养老也是养生环境。

综合应用多种乡村养老模式,让乡村老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和身体状况下选择不同的养老模式,让宜昌乡村老人真正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乡村老人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弱势群体,他们没有城区上千元的退休金,看病就医远不如城市方便,常年劳累落下的疾病多。敬老养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把乡村“敬老养老”提高到社会和家庭“责任”的高度,对于构建和谐乡村,建设幸福家庭,全面提升宜昌乡村老人的幸福指数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养老模式乡村宜昌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湖北宜昌卷
温州“老人公寓”养老模式的经验特征
我国互助养老的实践现状及其反思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局何解
浅析当前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
小学生好奇心与创新意识的潜在联系
话剧《乡村》
MSU:东兰辛“乡村”里未来的公关小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