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种不同鼻胃管固定法对ICU危重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影响

2018-07-10李艳丽颜贵芳梁立平张智荣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2期
关键词:鼻胃危重症胃管

李艳丽 颜贵芳 梁立平 张智荣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可以把危重病人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最佳保障,以期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1]。ICU危重症患者在入住ICU时,机体往往处于严重失衡状态,表现为高代谢反应,加剧了对能量的消耗,因此,对ICU危重症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具有重要意义[2-3]。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指经由胃肠道提供营养物质的方法,留置鼻胃管是最常用的方法[4]。有效固定鼻胃管是经鼻胃管进行营养支持的基础,若鼻胃管未妥善固定,会发生鼻胃管移位、滑脱,不但会影响营养支持效果,还会发生恶心便秘等并发症,影响患者身体的恢复[5-6]。因此对鼻胃管进行合理有效的固定对ICU危重症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三种不同鼻胃管固定方法对ICU危重症患者营养指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ICU住院患者120例。纳入标准为:①接受胃肠营养泵治疗并预计时间大于10d;②年龄40~75岁;③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APACHEⅡ)评分大于20分[7];④顺应性良好,配合研究;⑤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为:①接受其他类型营养支持;②合并严重心血管、肝肾疾病;③合并消化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吸收不良、急腹症、肠梗阻等;④合并消化道炎症。将入选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各40例,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次研究已获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二、固定方法

Ⅰ组使用高强度外科胶带固定,固定材料为3M高强度外科胶带,宽度为2.4 cm,固定方法为:取9 cm胶带,在一端沿中线撕开6 cm,未撕开端粘贴于鼻梁处,撕开两端左右交叉环绕固定胃管,每天更换1次。

Ⅱ组使用传统寸带固定法进行固定,固定方法为:取长度约60 cm的医用寸带,于寸带中点处在胃管近鼻孔处打死结,拉紧,寸带两端绕过面颊双耳于枕后打活结,寸带可以伸进一指。

Ⅲ组使用双套结寸带固定法,固定方法为:取长度约60 cm的医用寸带,于寸带中点处在胃管近鼻孔处打双套结,拉紧,寸带两端绕过面颊双耳于枕后打活结,寸带可以伸进一指。

三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护理,包括清理口腔、胃管润滑等,密切关注三组患者胃管固定情况。

三、观察指标

1.营养学指标

本次研究营养学检测指标为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检测方法为:分别取三组患者入接受鼻胃管前及接受鼻胃管后10 d的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取上层血清,-80℃保存统一检测。检测方分别为:溴甲酚绿比色法、散射比浊法以及散射比浊法。使用全自动生化仪(型号:CX-5,贝克曼,美国)检测。

2.鼻胃管固定情况

记录并比较患者鼻胃管固定时间、胃管脱出率、胶布过敏率以及舒适度,其中胃管脱出判定方法:胃管脱出距离大于3 cm。

3.并发症情况

在三组患者留置鼻胃管的时间内密切关注患者出现胃潴留、腹泻以及便秘的发生情况。本次研究的判定方法如下,胃潴留:胃内残余物体积大于200 mL;腹泻:排便次数>3次/d;便秘:排便次数<3次/周。

四、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三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三组营养指标比较

三组间插管前和插管后10 d的血清白蛋白、前清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2 三组营养指标水平比较 (x±s,g/L)

二、三组鼻胃管固定情况比较

Ⅲ组的有效固定时间、固定舒适度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均<0.05),Ⅰ组的鼻胃管脱出率、胶布过敏率均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 <0.05),见表 3。

三、三组胃肠道并发症情况比较

三组腹泻、便秘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Ⅱ组、Ⅲ组胃潴留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且均低于Ⅰ组(P<0.05),见表 4。

讨 论

入住ICU的危重症患者通常处于严重应激状态,大量消耗能量,对ICU危重症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是使保持患者体力、保护胃肠道黏膜的重要方法,中华医学会[8]指出病人应在入住ICU后24~48 h内应进行营养支持,其中留置鼻胃管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对于鼻胃管进行有效、合理的固定是保证营养支持的基础。

表3 三组鼻胃管固定情况比较

表4 三组胃肠道并发症情况比较 [n(%)]

清白蛋白、前清白蛋白、转铁蛋白是临床上用来判断机体营养水平常用的指标,当机体营养水平下降时,三项指标水平会有显著下降[9]。本次研究中三组患者鼻胃管插管前与插管后10 d的清白蛋白、前清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说明鼻胃管营养支持可有效对患者进行营养给予,效果明显。并且三组间三项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说明三种鼻胃管固定方法对患者营养水平无影响。

鼻胃管材质通常为PVC管,材质较硬、重量较大并且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若未进行有效固定,不但会引发一部分胃肠道的并发症发生,还会使患者感到不适,使患者耐受减低,甚至出现自拔鼻胃管的现象[10-11]。3M高强度外科胶带固定虽然简便,对美观影响度小,但是会使患者鼻部皮肤产生拉扯的感觉,也会出现胶带过敏现象,并且鼻部通常会分泌一些油脂物质,降低胶带粘度,发生脱落。而传统的寸带固定法,虽然固定效果较好,由于死结的体积较大,并且堵塞在鼻孔处,会影响导致患者呼吸不顺畅[12]。而双套结体积较小,可有效改善传统寸带固定法对患者造成的不适,提高患者耐受[13]。本次研究发现使用双套结寸带固定法的有效固定时间、固定舒适度高于另外两种方法,并且外科胶带固定法的鼻胃管脱出率、胶布过敏率高于另外两种方法。并且本次研究发现使用双套结寸带固定法可提高患者舒适度,患者耐受高,无自行拔管现象发生。

通过对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统计分析发现,三组比较腹泻、便秘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Ⅱ组、Ⅲ组胃潴留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低于Ⅰ组,同时Ⅲ组使用双套结寸带固定法比其他两组具有更低的胃潴留、腹泻发生率。胶带固定易发生鼻胃管脱落,影响鼻胃管胃部液体吸出的效果,造成胃潴留和腹泻[14]。传统寸带固定法虽然固定效果好,但是舒适度低,患者会过度活动,影响鼻胃管固定,并且增加鼻胃管对于胃肠道的刺激。而双套结寸带固定法方法固定效果好并且患者舒适高。

综上所述,针对ICU危重症患者采用双套结寸带固定法固定鼻胃管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舒适度,降低胃管脱出率,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Lovero G,De Giglio O,Montagna O,et al.Epidemiology of candidemia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a persistent public health problem[J].Ann Ig,2016,28(4):282-287.

[2]Costa NA,Gut AL,de Souza Dorna M,et al.Serum thiamine concentr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as predictors of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J].JCrit Care,2014,29(2):249-252.

[3]Charles EJ,Petroze RT,Metzger R,et al.Hypocaloric compared with eucaloric nutritional support and itseffect on infection rates in asurgical intensivecareunit:a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m J Clin Nutr,2014,100(5):1337-1343.

[4]Hurt RT,Frazier TH,Mcclave SA,et al.Stress prophylaxis in intensivecareunit patientsand theroleof enteral nutrition[J].JPEN J Parenter Enteral Nutr,2012,36(6):721-731.

[5]Cahill NE,Murch L,Cook D,et al.Improving the provision of enteral nutrition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a description of a multifaceted intervention tailored to overcome local barriers[J].Nutr Clin Pract,2014,29(1):110-117.

[6]胡延秋,程云,王银云,等.成人经鼻胃管喂养临床实践指南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2):133-141.

[7]Jansen TC,Van BJ,Schoonderbeek FJ,et al.Early lactate-guided therapy in intensive careunit patients:amulticenter,open-label,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m JRespir Crit Care Med,2010,182(6):752-761.

[8]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9]高红梅,姚俊利,路玲,等.急性胃肠损伤分级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应用的临床研究[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4,26(4):214-218.

[10]Morton B,Hall R,Ridgway T,et al.Nasogastric tubedislodgement:aproblem on our ICU[J].Critical Care,2013,17(2):242.

[11]Irving SY,Lyman B,Northington L,et al.Nasogastric tube placement and verification in children:review of the current literature.[J].Crit Care Nurse,2014,34(3):67-78.

[12]Liu SY,Yang CP,Wei TS,et al.Feasibility of a novel two-piece nasogastric feeding tube for patients with dysphagia[J].Singapore Med J,2013,54(4):227-230.

[13]Veroux M,Grosso G,Ekser B,et al.Impact of conversion to aonce daily tacrolimus-based regimen in kidney transplant recipientswith gastrointestinal complications.[J]. Transplantation, 2012,93(9):895-899.

[14]Gok F,Kilicaslan A,Yosunkaya A.Ultrasound-guided nasogastric feeding tube placement in critical care patients[J].Nutr Clin Pract,2014,30(2):257-260.

猜你喜欢

鼻胃危重症胃管
聚氨酯鼻胃管在高龄长期管饲患者中的留置时间研究*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改良鼻胃管固定装置对降低鼻胃管滑脱率、皮肤损伤发生率的临床效果评价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鼻饲营养正确定位鼻胃管置入长度的研究进展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