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2018-07-09周静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文明礼仪文明责任

周静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向来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礼”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标志,是历代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内容。早在2500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的启蒙时期,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公民的奠基性教育。对学生从小进行良好的品德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是保证他们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是中华民族素质提高的百年大计奠基工程。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学生良好文明习惯的着力培养

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文明有礼的文化人,乃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文明礼仪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根基,是健康成长的臂膀。然而,近几年,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而社会群体文化水平的提高相对滞后,道德水准也不尽人意。孩子的教育问题不仅是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大事,也是关系到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大事。

这些年来,虽然学校一直重视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但效果甚微。因此开展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势在必行。从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入手着力培养,让学生从小学会做人,学会交往,学会做事,丰富和发展了养成教育的内涵。进一步弘扬了“礼仪文化美德”,增强了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创设特色活动,丰富对学生良好文明习惯的实践体验

没有担当就不懂得责任,没有经历过就不会负责任,只有真实的实践体验,才能激发情感,最终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一)开展《成长责任储蓄卡》伴我行体验活动

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种性格;把一种性格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个命运。”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我校开展了《成长储蓄卡 润责真善美》文明储蓄活动。《成长责任储蓄卡》中对学生行为习惯的目标和责任内容按年级进行了详细分解,由大化小,由小化细。在培养训练中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规律 ,对于每一项要求和每天学生的表现都有明确的记录和自评及组评,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教育,逐步内化成自主自觉的行为。每周回到家里,家长根据《成长责任储蓄卡》上的相关要求,填写评定孩子的家庭表现。《成长责任储蓄卡》让学生们从认识上和情感上接受文明礼仪的正确做法,再到具体情境中实践体验,不但开启了他们的情感之门,更达到“理达情通”的文明教育效果。

(二)开展《文明礼仪社会督责岗》践行活动

我校以“做文明有责滨海好少年”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志愿者假日“社会督责岗”体验活动。如:劳动节、国庆节开展“我眼中的文明好习惯”记录活动,学生将自己在假期里发现的文明行为用相机或绘画形式记录下来,并附上自己的感悟;雷锋月里,学雷锋志愿小队走上街头设立“争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文明宣传站。他们向路人讲雷锋故事、读“雷锋语录”,并向市民赠送亲手制作“雷锋精神”宣传卡片;学生志愿者成立“交通文明劝导岗”,在家长带领下协助交警对行人宣传文明交通知识,倡导路人遵守交通规则不横穿马路,帮助交警疏导交通;去敬老院开展以“文明爱心天使”为主题的实践体验……这些活动将学校文明礼仪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礼仪行为习惯知识与行为表现相结合,在不断的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中提升师生文明素养,丰富学校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涵。

三、创新自律责任工程,学生文明自主管理个性成长

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就说过:“记住,你管教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一个会自我管理的人,而不是一个靠别人来管理的人”。有关研究表明:班级管理方式对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和直接的影响,是发展学生个性、主体性的舞台。我校创新设计“自律责任工程一阳光自主成长”班级管理模式,制定校級管理模式实施方案,班级制定《学生阳光自主管理岗位设置及具体目标》,组织开展了“我是班级小主人,文明自主我能行”系列特色教育活动。班校内所有管理、服务、劳动岗位都分配到人,责任明确,各岗位人员竞争上岗,定期轮换,激发和调动了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人人有权益、个个有职务,事事人人担,责任个个负的主人翁精神。现如今,班级自主管理模式以其显著的成效,引领着全校学生正在以一种健康向上、个性发展的文明轨道前行。

启智明慧韵灵动,润己责人躬身行。在文明润责滋养下的养成教育,将用特色实践引领打造魅力人格。只要秉持尽责励行、奋进担当,我们必将描绘出更加绚丽多彩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和美诗篇。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文明责任
漫说文明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文明过春节
谁的责任
责任(四)
在活动中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不懂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