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科技创新能力

2018-07-09刘俊平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青少年科学

刘俊平

科学素养,就是指学生将来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经济生产,作出个人决策所必需的对科学概念和过程的理解,以及一定探究能力,还要较好地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的本质,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1世纪是一个现代与后现代双重“视域”冲突而又融合的年代。我们中国人又处在了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的的浪潮中,我们即惆怅着中西文化的选择,又郁闷着古今文化断裂的心痛。面对新的世纪,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民族应该展示其自我的坚强和无畏的开拓精神。我们应该勇敢的面对现代化,在新的世纪抓住时代跳动的脉搏。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民的科学素养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高低。科学素养的提升是我们切实解决生活问题和融入世界的根本途径。

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教育承担着提高公民素质的任务,科学素养的培养依赖于基础教育。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能力和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科学素养的最核心部分,就是一个人对待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科学素养的培养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其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

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首先是让学生获得兴趣,让学生做自己喜爱的科学活动。其次才能谈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问题,也就是说科学思想和方法必须以学生喜爱的科学为桥梁。兴趣的培养,将取决于态度的培养。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端正态度,明确自己的任务,逐步地培养学生积极的态度。在实际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对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在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中,尽可能的借助可用的一切,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的过程中,我总是巧妙地把科学的学习内容寓于生活实例当中,把科学知识与生活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在富有兴趣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真知。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快乐的学习环境,学生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愉悦、情绪振作。如何创设生动活泼、轻松欢快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开动学生的大脑,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②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边观察边想、边动手边想;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大胆猜想,想得新、想得奇,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③解放学生的嘴巴,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在教学中我积极创造条件,尽量满足他们的动手要求。在动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他们的科技兴趣。

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其次是培养科学思想。科学思想是指在各种特殊科学认识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能够发现和解释其它同类或更多事物的合理观念和推断法则,它对进一步的、更广泛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具有导向作用。简单地说,科学思想是科学知识和方法的概括和提升,有助于知识的扩展和方法的推广。现实生活领域当中的确很少有人总结概括科学思想,也很少有人宣传科学思想。

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再次是科学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是在学生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加和实践,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在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应注意通过各种教学资源,以保证活动的落实,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最后是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培养。表达在词典上的意思是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交流是指相互传播,交换。顾名思义,就是在我们的科学教学中,学生把自己对科学的认识表示出来,进而进行相互传播,交换各自的认识,形成新的认识。我们的科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了表达与交流的具体内容是: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它为我们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发挥表达和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以提高學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指明了方向。表达和交流是相辅相成、同生共长的,学生必须首先学会表达,才能实现交流。表达是为了交流,交流是要以表达为载体的,交流是学习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取得共识,解决问题,实现发展的纽带。没有表达就无法实现交流,没有交流就无法完成我们的科学教学。

合作交流,讨论辩论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是思想火花的碰撞,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学生各自的认识,有助于激发学生间彼此的灵感,促进彼此建构出新的假设和更深层的理解,使每个个体贡献出各自的经验和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使学生完成更为复杂的任务。我们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敢于说、善于说。

总之,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在全部的教育活动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教师不能只做一个科学教育工作者,而要争取成为一个对科学保持浓厚兴趣的学习者、发现者、创造者和科学精神的弘扬者。这样才能对学生做全面的科学启蒙教育。才能培养学生养成符合时代需要的科学素养。科学教师要带动所有教师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大力弘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应用科学、尊重科学的良好社会风气。在所有教学活动中都要渗透科学精神,至少不能违背科学精神。我们从小学开始就让学生掌握一定科学知识、学会一些科学方法、培养一种科学态度、懂得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科学与社会有关问题,并能做出明智的决策,注重科学精神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科学内容与科学活动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培养能力相结合。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青少年科学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科学拔牙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综合实践活动与生物科学素养培养整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