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语文课上得简单些

2018-07-09柳重兰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詹天佑新词雨果

柳重兰

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八方开花,争奇斗妍。这个模式,那个教法,今天一个研究,明天一个专题,你不让我,我不服你,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家使出浑身解数,就想证明自己的教法是最棒的。

但其实,语文课堂本来应该很简单。

我上语文课只走三步。

第一步:检查预习。检查预习查什么?

1.查一查生字新词

(1)查生字

查生字要简单利落,不拖泥带水。“这篇课文一共有X个生字。哪个生字其实不用学也已经掌握了?”学生开始说:“XXXX……”。好,哪个生字学起来比较困难?学生说X。“好,我们一起来学这个生字。”从字的读音、构字方式、组词、记忆方法等等。快刀斩乱麻,不要说太多废话。学生字就是学生字,什么语感教育什么汉字发展史,不要牵扯太多,混淆视听。

(2)查新词

教师向每个学习小组提问一两个新词,五组十个八个词;再每组同学向老师提问一个词(有则问,没有更好)三下两下,差不多就把课文中的新词扒拉个遍了。

2.检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1)知道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了吗?

(2)知道作者的写作意图了吗?

(3)知道这篇文章分为几部分来写吗?

(4)重点:这篇文章要掌握哪些知识点?

这个环节在第一课时中,我是费时最多的,我个人认为,这些知识点是真正学语文最需要的。它不仅是一种知识的积累,也是在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来教会学生在学习中如何归纳重点,让学习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比如《三打白骨精》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①文章作者是谁,选自哪本名著②选自哪个回合③你能说出几个《西游记》中的故事?④你能说出多少个《西游记》中人物的名字?⑤其它三部古典名著及其作者分别是?再比如,在教学《般长》一课时,我要求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有:①文章作者(雨果);②雨果是(法国)作家;③雨果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④雨果的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一九九三》。

3.检查朗读

检查朗读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看学生有没有不会读的字,相机指导,确保学生能读通读顺全文;二是从学生的朗读中,可以大概判断出他们对文本的感悟程度。但时间关系,有经验的老师要能判断抽哪个段来检查最能起到高效,万万不可从头到尾过一遍,那样既费时又费力,学生容易产生厌读情绪。

第二步:略读文本。

通读课文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在脑子里画一幅清晰的文本图。

比如在教学《詹天佑》这篇课文时,文章篇幅很长,学生开始会觉得迷迷糊糊一大片,抓不住重点。但是一开始,我就利用找中心句中心词的方法,步步追问,引导学生完成对整篇文章主要内容及结构的了解,脑子里有了下面这一幅图:

学生脑子里有了这幅图之后,就可有效避免阅读漫无目的、没有中心没有重点,在板书的指引下,只须按图索骥,步步深入,就可把书读得透彻明了。

第三步:精读课文。

精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语感和阅读能力的主要板块。所以在精读课文时,要精心设计,用心施教。但一堂课四十分钟,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精读课文,要精读到哪个层面,又是我们教师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有些教师因为太重视精读教学了,所以把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得丰富而细致,可谓是字分句析,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天衣无缝。学生在老师精心设计的内容中,随着教师的思路紧跟脚步,奋勇争先。但细细琢磨,这样的教学方式看起来学生都在积极参与,表面看起来也很有收获,但其实,学生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他们并没有自己的阅读思考空间,根本谈不上“自主”。

面面俱到的后果是无一可达,天衣无缝最终可能是学生一无所获。要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把阅读主动权交给学生,我还是主张把阅读课上得简单些,最好多一些破绽,让学生“有机可乘”。

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导,我教学精读课文的唯一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找到阅读的原生点。何谓原生点?一般来说,每篇课文或每段课文都有突出的中心内容,要么一个中心词,要么一个中心句,要么一个中心段。这个中心内容就是课堂教学的原生点。我教学精读课,就是从原生点出发,引领学生在原生点上生枝发芽。

还是以《詹天佑》为例。我找的一个原生点是:“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学生讀了这句话后我问:“再结合上下文,说说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生:“帝国主义者太看不起人了。讨厌!”“是的,他们确实很令人讨厌。”生:“他们这是赤裸裸地打我们中国人的脸呀!”“呵呵,是的。”生:“但是说实在话,这段路确实也太难修了。”“对,这句话也说明这段路确实很难修。”生:“我看那些帝国主义者给他们修他们都不一定敢修。”“呵呵,有可能,”生:“但詹天佑不怕。他不仅敢修,而且修得特别好。”“对,所以我们说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生:“正因为他有本事,他才自信。”“是的。本领高的人前不怕狼后不怕虎。”生:“这么难修的路,詹天佑修好了,他好厉害!”“他厉害的地方多了,想知道他怎么克服重重困难,把这条铁路修好的吗?”“当然想!”

一个好的原生点就是这样,它就如星星之火,把课堂燃了起来,把学生的每个神经都调动起来,有些内容不用老师去安排,学生自会去阅读,有些话不用老师再说,学生已心有所悟。我想,这就是自主学习的最高境界了吧。

最简单的,往往是最有效的,语文课堂尤是也。

猜你喜欢

詹天佑新词雨果
声音·数字·新词 等
雨果剃发
学诗偶感
詹天佑还书签
詹天佑还书签
雨果的“谎言”
外教新词堂
雨果的“谎言”
外教新词堂
火车自动挂钩不是詹天佑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