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科书在学生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

2018-07-09宋彬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教科书技能教材

宋彬

一、小学数学教科书对学生社会认知的作用

社会认知是指人对社会性客体之间的关系如人、人际关系、社会群体、自我、社会角色等的认知。处于义务教育第一阶段的小学生对社会生活常识、社会文化、社会角色的认知面还不够广泛。《全日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总体目标:“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而新版教科书有力的回应了以上述学生的需求以及课标的要求。新一轮的小学数学教材通过插图、习题文本、主题活动三个内容维度为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常识认知、文化认知、和社会角色认知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了表达方便,我们把教科书中内容类目进行简单编码,用X、Y、Z依次代表插图、习题文本、和主题活动,图文并茂的素材用XY代表,用P代表页码。

1.社会生活常识认知

学生在此套教材中可以进行的社会生活常识认知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一些社会公共场所、城市、风景、动物等客观事物的物理认知,属于感性层面的认知。小学数学教科书为社会生活常识认知提供的素材特别多,尤其是在插圖部分。仅在三年级上册素材个数就达到75个,并且重复素材很少。关于社会生活的常识认知是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基础,它关系着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人教版的新教材也确实为学生这方面的认知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创设了众多与生活实际密相关的情境。

2.文化认知

本文所指的文化特指我国的传统文化。尤指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我国的文化历史渊源流长,对儿童个体成长特别是社会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小学阶段我们需要向学生展现一定的社会文化,这一方面、语文、历史等意识形态较强的文科中表现十分明显。数学虽不是文科之列,但作为伴随学生各学段学习始终的学科,在传递文化上也应有所贡献。

3.社会角色认知

教材呈现了一些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角色,使儿童不仅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内容,还要了解他们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到各行各业有不同的贡献。使儿童在感情上亲近、尊敬不同的社会角色。对不同的社会角色的认知也可以帮助孩子确定自己的兴趣点,形成有价值的职业理想。帮助儿童正确的认识自己,挖掘自己的潜能。使儿童在坚持全面发展的同时,个性也可以得到充足的发展。人教版新教材对呈现的这回角色都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

二、小学数学教科书对学生社会基本技能学习的作用

1.操作技能的培养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属于示范级别的,学生通过观察就可以获得的技能。三上中帮助儿童学习社会基本技能的素材有31个。其中属于操作技能培养范畴的有18个。这些看似简单的基本技能在以往的数学教科书中却是被忽略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操作技能是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必须掌握的,和学生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技能,也是其进行智力技能学习的客观基础。新一轮义务教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增添了这部分内容,完善了对学生社会基本技能的培养。从细节之处进一步提高了小学数学教科书在学生社会化发展中的作用。

2.智力技能的培养

智力技能又称智慧技能,是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实现的认识活动方式。本文所指的智力技能涉及到数学计算或者方案的设计和对比的简单智慧技能。这一类技能属于教复杂层次的技能。学生需要经过计算和理性的思考才能获得。如:在几条路中选择走那条路最近、设计一个运输方案等。在三上教材中,31个技能素材综述中属于智力技能培养范畴的有14个。

智力技能也是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一种技能,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克服了解决问题求难不求实的弊端。首先在内容编排上,取消了应用题板块,把以往的应用题融合在了综合与实践活动板块之中。在综合与实践部分的主题活动中所涉及的问题无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出示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我们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用数学的思维去考虑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得出结果、解决问题。

三、小学数学教科书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主流价值观

教科书是学生社会化进程中最主要的意识形态载体,国家为了保证个体社会化的有效运行必然要对教科书中的价值取向进行控制。本研究发现,虽然数学学科的意识形态较弱,但是其内容却明显的体现着国家主流的价值观。本研究从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集体、人与国家、人与自热几个角度逐层扩展的方式对小学数学中体现的主流价值观进行了分类统计。最终总结出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倡导的价值观和社会主流价值观一致,按照以上关系可依次表述为:认识和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和孝顺长辈,分享、合作与交流,热爱祖国,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其中出现频数最大是分享、合作与交流一项,仅三年级上册就达到达到68次之多。其中包括同学们一起交流学习、老师带同学们集体郊游等。频数排在第二位的是保护环境一项,出现频数为15、其中直接倡导保护环境的11次、通过认识动植物来间接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4次。频数排在第三位的是热爱祖国一项,次数为8次,主要是通过传递传统的文化和国家标志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材中具备大量的思想性内容,其价值取向去社会主流价值观完全一致。所以,小学数学教科书虽作为理科教材,但对于学生接受和内化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却起着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

综述所述,小学数学教科书对是数学课程的“物化形式”,是教师和学生开展课程的最主要依据。它承载着国家和社会期待学生所学习的各种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出版克服了传统数学教材“难、繁、偏、旧”的缺点。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并通过丰富的插图、新颖的题型、和真实的问题情境有效的促进了个体的社会化发展。挖掘了理科教材一贯被忽视的社会性价值。

猜你喜欢

教科书技能教材
教材精读
打麦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藏起来的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拼技能,享丰收
藏起来的教科书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