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语文导师’”

2018-07-09郑智聪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导师魅力语文

郑智聪

我们在办公室,不难听到语文老师们这样抱怨过:“哎,现在的中学生,怎么这么难教,昨天才教的,今天全都忘记了。”这样的抱怨,我们经常听,也许还经常说。殊不知,有抱怨的地方就是有机会的地方。既然我们经常这样的抱怨,那么,是不是语文人的“教”出了问题,是不是该换一种思路、该另寻一个方法,是不是从根本上改变一些固有的状态和思维模式?

一位从教四十多年,刚退休的小学语文老师曾这样说到:“如果再让我教一届学生,我希望成为语文导师,而不是语文教师。”“课改之前,教字词意思,教总结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课改之后,教人文关怀,教情感价值。教出自己一身病,学生受益不大,爱语文的渐渐也不爱语文了。原来,语文兴趣不是教出来的,语文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语文核心素养更不是教出来的。教,有时候真的很有限。”“如果再让我教一届小学语文,我会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不但要多读,还得多背。多背古文,多背诗歌……”

我们从这些质朴的语言中不难看出,这是一位退休的小学语文老师对于自己四十多年语文教育的总结与反思,这也是这位语文人一辈子的遗憾。这些,不得不引发我们后来人深深的思索。

一、传统语文教师的弊端

1.“复读”者

所谓“复读”,就是语文老师照着课本上的内容原封不动地读给学生听,照着自己的教参或学生已有的资料读给学生听,照着自己写好的教案读给学生听。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大量的跟着记。这样,往往只做到照本宣科,将“知识”读出来、誊上去。

2.“保守”者

所谓“保守”,往往形容人“守旧、不求改进。”这里用来形容一些语文老师,意味着他们时刻坚持着自己固定的教学流程、教学方法,不知改变;也形容他们只会用一贯的模式去“教”语文。

3.“独裁”者

(1)教学任务的“独裁”

很多语文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对学生采取的是绝对的“强权”,而学生必须要绝对的“服从”。此时,语文老师扮演的是“高高在上”的“皇帝”的角色,对每一个学生的要求都带着强烈的强制性色彩。如,许多语文老师经常说:“这篇文章下来抄写十遍。”也有的老师时常说:“这几首古诗,今天上午必须背下来!”

(2)生成情感价值的“独裁”

众所周知,语文老师是语文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三观能正确形成的引导者。对于学生的现在还是将来,语文老师这方面的体现弥足重要。

我们也知道,一篇文章、一个课题,它所包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往往是多元的,甚至是复杂的。一些传统的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研究课题时,往往不注意学生在进行阅读、学习之后他们自己生发出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判断,此时语文教师习惯性地用自己的总结来代替或者是“规范”学生此时自己生发的想法判断,缺乏相应的引导,以说代导、以答案代导。

叶圣陶老先生从教一生,他用一句话总结了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最高理想:教是为了不教。

我们作为后来的教育者,无时无刻不在思索着叶老这一句话语,这是我们共同的教育理想。其实,我们研究“教”的方法,钻研“教”的技巧,穷极个人教育事业的一生,也很难达到“不教”的境地。面对此境,我们何不转换思路、转变角色?变“教”为“导”。从语文老师的本身出发,让自己先成为“语文导师”,当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导师”,这时候再来看,我们的语文学习,是否也随之换了一番天地?

二、成为“语文导师”需要达到的四重境界

1.极具魅力的文化学者

首先,“语文导师”要是个有着强大魅力的多元文化体。因为语文老师具有无穷的魅力就会使得语文课堂产生无穷的魅力。真正的“语文导师”的魅力主要集中在文化的魅力。文化魅力从何而来,更多的来自于源源不断的阅读和学习。

2.极高素养的思想哲人

一般来說,就是要求语文老师在分析语言文字时,能精准地把握文字背后的思想内涵。通过成熟的语言文字表达给学生。这个分析的过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内涵,而不是参考资料上写什么,自己就念什么。用“导师”思索之火去点燃学生思维之火。

一个有思想深度的人,能用他的精神与灵魂去影响一群人深挖他们的思想深度。

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的战友威廉·李卜克内西评论马克思说:“他是一个彻底正直的人,除了崇拜真理之外他不知道还要崇拜别的,他可以毫不犹豫地抛弃他辛辛苦苦得到的他所珍爱的理论,只要他确认这些理论是错误的。”

“语文导师”也应拥有崇尚真理、追求自由、破除偏见、科学民主的精神高度。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从不思考、从不质询,一日尽被生活琐事所系,思想尽被愚昧偏见所绑的语文老师,他能培养出一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时代接班人。

3.极富情趣的生活小资

一堂好的语文课,就是既要“有内涵”更要“有情趣”。即,教师一方面完成了核心教学目标,又让学生们感到有趣。这一堂课结束后,学生会有言犹未尽、心旷神怡、如沐春风的感觉,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淌。能做到让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期待,期待你语文课的到来,期待着你走进教室。

这是每个语文老师都希望达到的一种效果。其实,想要让语文课变成学生最为期待的课程,我们需要成为一个懂得生活、充满情趣的人。

4.极有才气的书生佳人

能说、会说、肯写、勤写,这不仅仅会让我们语文人成为极有才气的书生佳人,更能时时浸润着、鞭策着、激励着、指导着我们的学生,让他们在心服口服的同时从你身上汲取到丰富的养料。

“讲之功有限,导之功无已”;“导而弗牵”。这都是成为“语文导师”的无限魅力。人生是花,语文是根。相信,在“语文导师”的引导下,每个学生的“根”都会长得粗壮有力;每个学生的“花”都会开得光彩灿烂。

“语文导师”应该是每一个语文人都要极力攀登的高峰;更应该是语文人都怀揣着的一个伟大的“语文梦”。而这个“语文梦”,在一代又一代语文人的努力之下,一定会实现。

猜你喜欢

导师魅力语文
导师的猫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魅力展示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
和谐秘诀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