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长,呼唤父爱

2018-07-09张菁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子女爸爸母亲

张菁

“我的家里有个人很酷,三头六臂,刀枪不入,他的手掌有一点粗,牵着我学会了走路……”父子亲情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在中国迅速蹿红,里面的主题曲也一夜之间流行于大街小巷。节目中,没有妈妈的陪伴,爸爸们要停下平日匆忙地脚步和孩子进行72小时的单独出行挑战,负责孩子所有的饮食起居,一开始众老爸直呼hold不住。但随着爸爸和孩子亲情互动地不断升温,爸爸收获了温情,孩子则从爸爸身上学会了坚强、勇敢、自信、乐观等良好的品质。这个节目不光让人看到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冲突和矛盾,还看到了中国式教育背后种种让人反思的地方,在传统观点“男主外,女主内”的影响下,父亲往往在外打拼,为家庭和子女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而把家庭教育的任务抛给母亲,许多父亲已经从家庭教育中“消失”。

一、父亲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讲到,孩子与父亲的关系,不同于他们与母亲的关系。母亲是生养我们的家,是自然,是土地,是海洋;而父亲则代表着人类生存的另一个不同的方面,是思想的世界,是人造物的世界、治安的世界、戒律的世界、走东闯西与冒险的世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逐渐消失,形成了一个不平衡的家庭结构,从而导致很多问题孩子的出现。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缺失呢?

(一)父亲对子女的教育时间精力有限

在节目中,一位星爸说:“平常工作忙,跟孩子相处时间少,根本没有带孩子的经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男性担负养家的重任,男性不得不更多地承担起工作的重任成为家庭的重要经济支柱,他们没有时间陪孩子,有的甚至长期出差在外,无法给予孩子持久有效的关爱和教育。

(二)父亲参与教育子女意识薄弱

受千年沿袭下来的“男主外,女主内”观念影响,许多人认为教育孩子是母亲的责任,忽视了父亲对儿童的影响。这种封建思想在中国仍占一定的思想统治地位,将父亲置于家庭教育之外也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三)家庭婚姻不稳定或夫妻间情感矛盾

随着离婚率的不断攀升,单亲家庭里母亲带孩子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婚姻不稳定或夫妻间情感产生矛盾,也促使母亲过度将注意力放到孩子身上,造成母子间过度依赖,父子间疏离,这也逼迫着父亲因“不被需要”而离家庭渐远。

二、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父亲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也是无法替代的,成长的过程中父亲对孩子形成勇敢、自信、果断的个性发挥着独特的影响力,而母亲对孩子形成稳定、温顺、合作的个性起到更为明顯的推动作用。

(一)能帮助孩子确定自己的性别角色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认为,儿童时期是性别角色形成的关键时期。孩子天生擅长模仿,父亲的冒险精神、阳刚之气、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能为儿子提供做男人的基本模式。而女孩子会知道与男孩子不同的一些差异,不但强化了自身的性别意识还认识了异性的品质,会使女孩与异性之间的交往更加和谐。

(二)有助于孩子智力的发展

美国耶鲁大学科学家做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与女性跳跃式、离散式的思维相比,男性的逻辑思维比较严谨,不容易情绪化,这对于从小培养孩子的理性思维更有利。父亲往往会和孩子开展探索性游戏活动,如棋牌类、拆装玩具、科学小实验等,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培养了孩子的创新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对孩子体格强健起助推作用

父亲喜欢刺激性活动的性格特征,正好弥补了母亲感情细腻和性情温和,父亲通过触觉、肢体运动的游戏给孩子带来身体上的刺激,促进了孩子的身体发育。很多研究成果表明,与父亲接触较多的孩子,其身高、体重、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会迅速一些。

三、家庭教育呼唤父亲的回归

作家梁凤仪说:“恐惧时,父亲是一块踏脚石;黑暗时,父亲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亲是一湾生命的水;努力时,父亲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亲又是鼓励和警钟。”《爸爸去哪儿》在引发收视狂潮的背后,无疑也给当代父母敲响了警钟,家庭教育强烈呼唤父亲育儿在场。

(一)保证与孩子相处的时间

“孩子真的需要时间去陪,真心地沟通” ,这是张亮在第一次旅行后的感悟。林志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父亲应该在与子女有限的时间接触中尝试去揣摩孩子的心理,用孩子的思维真诚沟通交流, 做到“有质量” 的陪伴。

(二)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

孩子各方面的发展与父亲的言传身教是息息相关的,父亲的行为品质和习惯都会在儿子身上体现出来:郭涛父子的 “爷们儿” 性格、林志颖父子的细腻、张亮父子的温情。几个男孩的性格特点无一不是对父亲行为模式的传承。父亲应多用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情操来影响、感化、带动子女,成为子女心目中尊敬、学习、模仿、超越的“偶像”。

(三)做一个“学习型”父亲

近年来,“终身学习” 的理念正在深入千家万户,作为新时代的父亲必须主动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做一个“学习型” 父亲。随着《爸爸,去哪儿》 的开播,田亮一直走在学习做“合格父亲”的路上,就连平常慢慢悠悠的王岳伦到最后一期冰天雪地的东北之都誓要为女儿抢一次好房间,看到摔得浑身是雪的王爸爸我们也被他这种深深的父爱和责任意识所感动。

英国文学家哈伯特曾说过:“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我国古话也说:“子不教,父之过。”本文谨在此强烈呼吁所有的父亲回归到家庭教育中来,给孩子一份完整的爱。让我们在孩子的身边,做他一生的引路人。

猜你喜欢

子女爸爸母亲
Tomb-sweeping Day
我和爸爸
爸爸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给母亲的信
爸爸冷不冷
可怜的爸爸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
教育子女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