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笔下的人物“活”起来

2018-07-09杨群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特征习作文本

杨群

写人的作文经常写,写好人物不容易。很多学生写出来的人物要么“千人一面”,要么“众人一腔”,干干瘪瘪,毫无生气。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写人的作文怎么教?怎样才能写出一个鲜活灵动的人?——突出人物的特征,指导学生写好人物特征是关键。只有把人物特征写好了,笔下的人物才会“活”起来。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人物作文,让笔下的人物“活”起来呢?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人物特征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本人的看法。

一、创设悬念 关注特点

上写人的作文课,关键要让学生懂得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来写。但是,如果老师光是嘴巴上强调“一定要抓住特征来写”,相信多数学生还是会一头雾水,无从下笔。因为对于还处在作文打基础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他们还不明白什么是人物的特征,更不晓得该如何抓住特征来写。这就需要老师作适当的指导。老师如果说教条式的解释“特征”的概念,部分学生也许会似懂非懂,部分学生也许还是云里雾里。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我们不妨换一种教学角度,让学生既懂得写人的作文要抓住特征来写,又有兴趣参与并能领悟老师的教学用意。因此,上写人的作文课时,可以通过小游戏,创设悬念,引起学生关注人物特点。

在上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这节习作指导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猜猜他(她)是谁》——请学生口头描述班中一位同学,可以描述他(她)的外貌特征,也可以描述他(她)的性格特点,或者是他(她)的为人品质等等,但是不能说出这位同学的名字。一个学生说:“我们班有一个女孩,她圆圆的脸蛋,中等身材,扎两个大辫子。平时很喜欢看课外书,尤其是日本动漫书籍。”马上,很多学生举手,因为他们知道这分明说的就是炜玲同学。另一个学生说:“这位同学是我们班的小明星,他朗读特别有感情,还多次担任学校大型活动的小主持。”学生都争着举手回答,因为他们很清楚这说的就是我们班的语文科代表嘉伟同学。老师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为什么能够猜出来。学生明白了那是因为描述出了人物的特点。老师总结:写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表现他的特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特点鲜明,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用好文本 感受方法

文本是最现成的习作方法。文本中渗透着学生需要掌握的学习内容和方法等,因此,教师要善于用好文本,帮助学生从中感受习作的方法并学以致用。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里面刻画了顽皮机灵,争强好胜的小嘎子、丹唇未启笑先闻的凤辣子王熙凤、守财吝啬的临死前的严监生等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对这些人物的描写方法也各有不同。基于这点,我在本单元写人的习作课上,充分利用文本,指导学生在文本中感受写人的几种方法。课堂上,我让学生读文字,猜人物并说出人物描写方法。老师出示文字:“两个人走马灯似地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任你怎么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学生很熟悉:这是小嘎子;老师出示“他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学生知道这是临死前的严监生。老师再让学生关注红色标注的动词,学生马上领悟到这是动作描写。再看《金钱的魔力》中描写托德的一段文字:“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里面还有折纹,还有皱纹,还有螺旋纹,就像你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那个样子;当他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的时候,这个笑容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学生明白了---很显然,这是神态描写。神态描写要注意什么?看看这段文字写出了托德几种笑容?于是学生知道神态描写要写出神态的变化。

就这样,利用好文本,无需老师多费口舌,文本就已经引出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几种人物描写方法。老师只要顺势点拨描写方法的注意事项,这个教学环节就事半功倍了。

三、选择典型 放大特點

什么是“典型”?典型就是指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在写人习作指导课上,老师适当地选择典型人物,能够把人物特点像放大镜一样放大。对于小学生而言——直观,形象,浅显易懂。

《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的习作指导课上,我设计了一个《扳手腕》的比赛,让学生现场观察人物,通过观察,把人物特点放大。选择上台比赛的人物时,我有意识地挑选了两个外形悬殊的学生,一个是全班公认的高大威猛型的“大力士”,另一个是我有意挑选的体型较为瘦小的“小个子”。没有人知道比赛结果会是怎样,单从外形来预测,多数学生会认为“大力士”理所当然会胜出。而比赛结果却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大力士”不负众望轻松取胜;二是“小个子”逆袭而上,反败为胜。但不管是哪种结果,老师要指导学生特别注意不仅要关注两位赛手具体的神情动作,更要关注他们的不同表现——这才是叫“特点”。一提醒一点拨,学生在观察的时候,人物特点就会放大在眼前。学生动笔写的时候,老师也要提示:你的文章要让人一看就明白,这双方分别是谁!这才叫“特点鲜明”!

选择典型,放大特点,既有助于学生观察人物,又有效指导学生习作方法,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老师在习作指导课上只要恰当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写好人物特征,学生写出来的文字就会使读者“闻其声如见其人”,写出来的人物就会有血有肉,特点鲜明。

猜你喜欢

特征习作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抓特征解方程组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习作展示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