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宜川县虫坪塬春秋遗址发掘简报

2018-07-09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宜川县博物馆

考古与文物 2018年2期
关键词:灰陶泥质标本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宜川县博物馆

虫坪塬春秋遗址位于宜川县丹州镇虫坪塬村,东北距宜川县城约15公里(图一)。宜川地处延安东南部,壶口瀑布之滨,属渭北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境内沟壑纵横、川塬相间。县川河为境内最大的河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县,注入黄河。其上游支流西川河与南川河间的东南区域为破碎黄土塬地貌区。遗址所处的虫坪塬村正是位于一条三面由冲沟环绕的狭长塬面上,地表现为阶梯状台地,地势西北向东南缓倾(图二)。

近年,因遗址内墓葬遭受盗掘破坏,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宜川县博物馆,于2014年5至11月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勘探与发掘。勘探表明,遗址分布于村东南的塬面边缘地带, 由居址和墓地组成,南北长约700,东西最宽处约250米,面积约10万平方米。依自然冲沟,可将遗址分为北、中、南三个发掘区。本次发掘主要对北区内的墓葬和部分居址遗迹,以及中、南区少量墓葬进行了发掘(图三)。探明的古代遗存有竖穴土坑墓45座、洞室墓9座、车马坑1座、灰坑和灰沟17座。本次发掘共清理墓葬21座、车马坑1座及灰坑3座、灰沟2条,出土包括铜、陶、玉石及骨等质地文物110余件(组)。

现将发掘的主要收获简报如下。

图一 虫坪塬春秋遗址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二 遗址地形三维模型图

一、居址遗迹及出土遗物

遗址范围内地层堆积简单,遗迹均开口于耕土层或晚期地层下,距地表深0.4至1.2米不等,直接打破生土,相互之间无打破关系。

遗址内的居址遗迹位于北发掘区,且分布在地势稍高的西侧。发掘清理灰坑3座,小面积解剖发掘灰沟2条。出土遗物包括有鬲、罐等陶器,板瓦、筒瓦类建筑材料,还有少量的石器和骨器。其中的H1、H16内涵较丰富。

图三 遗址勘探、发掘平面图

H1 位于北发掘区的南部。勘探显示,H1为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长条形灰沟,宽约3~7、长约19米。解剖发掘部分长2.6米,沟口西宽东窄,西边宽5.7、东边宽3.5米。两侧沟壁不规整,南壁上部较直,下部斜内收,北壁上部斜内收,下部较直。沟底近平,宽1.4~1.6米。沟底距沟口深1.8米。沟内堆积可分为两层:第①层堆积厚0.5~0.9米,以灰黑色堆积为主,草木灰较多,堆积疏松。包含物丰富,有陶器、石器、烧土块、动物骨骼等。第②层堆积厚约0.9米,以黄褐色土为主,较为致密,包含物较上层少(图四)。

图四 H1平、剖面图

发掘部分出土陶器分泥质和夹砂两类,其中泥质陶占比约70%。陶色以泥质灰陶为主,占比高达60%,夹砂灰陶次之,占比30%,还有少量泥质红褐陶、泥质黑皮陶及夹砂红陶。纹饰以绳纹为主,占比高达82.1%,素面占比约15%,还见有少量的暗纹、刻划纹等。器形有鬲、甗、豆、罐、盆、瓮及板瓦、筒瓦残片。

鬲 3件。夹砂灰陶,残甚,均无法复原。标本H1∶7,斜折沿,方唇,束颈,肩外凸,唇面饰横绳纹,沿下及器身饰竖行粗绳纹。口径16.8、残高6厘米(图五,1)。标本H1∶9,折沿,近唇端微上斜,圆唇,束颈,肩外凸较大。沿面内外两端各有一圈凹槽,颈部绳纹抹光,肩及下饰交错绳纹。口径23、残高5厘米(图五,3)。标本H1∶8,宽平折沿,圆唇,矮直领,鼓肩,肩部有扉棱。领及以上抹光,领下饰竖向绳纹。口径18、残高7.8厘米(图五,2)。

盆 2件。均为泥质灰陶。标本H1∶25,宽平折沿,沿面内外两侧有凹槽,圆唇,腹上部外斜。有绳纹被抹,少量印痕,近素面。残高6.5厘米(图五,11)。标本 H1∶24,窄平折沿,唇端微上斜,圆唇,鼓腹。腹上部素面,下部饰绳纹,印痕浅。残高6.5厘米(图五,15)。

豆 4件。均为泥质灰陶,3件形制一致且可修复,1件残剩柄及座。标本H1∶5,浅折盘,方唇,矮柄较细,喇叭状底座。素面,有轮制痕。口径18.8、底座径14、通高11.6厘米(图五,8)。标本H1∶35,粗矮柄,有箍楞,喇叭形底座较平。底座径13.4、残高4厘米(图五,9)。

罐 3件。均为泥质灰陶。标本H1∶22,口沿斜外翻,方唇,唇面有凹槽。高领近直。圆肩,斜弧腹内收。领部有竖向刮抹痕,肩部胎体较厚,内壁有凸起,外侧有横向刮抹痕,下腹饰绳纹。口径9.6、残高17厘米(图五,6)。标本H1∶32,侈口,卷沿,圆唇,束颈,腹部不清。口径14.4、残高5厘米(图五,5)。标本H1∶30,平折沿,圆唇,束颈。肩部有凹弦纹。口径11.5、残高7厘米(图五,4)。

瓮 3件。均为泥质灰陶。标本H1∶26,口微敛,厚方唇,无沿面。上部腹外斜。口下饰绳纹,中间有不连续抹断划痕。口径27.2、残高10.5厘米(图五,10)。标本H1∶19,敛口,平折沿,方唇,上腹外斜。沿面有刻划符号,唇面上缘饰有绳纹窝,腹饰交错绳纹。残高6厘米(图五,13)。标本H1∶29,敛口甚,厚平唇,近无沿,腹外斜。残高5厘米(图五,12)。

甗 1件,残存甑部。标本H1∶20,泥质灰陶,敞口,无沿,方唇,斜腹内收。腹饰粗绳纹,表面有抹痕。口径25.2、残高12厘米(图五,7)。

足跟 3件。标本H1∶11,夹砂灰陶,锥状。内侧底部有附加泥片,表面饰散乱绳纹。残高7厘米(图五,16)。标本H1∶13,夹砂灰陶,圆柱状,较低矮。裆底饰绳纹,足跟素面。残高4厘米(图五,18)。标本H1∶33,泥质陶,表面灰黑色,胎体和内壁红褐色。柱状,较粗壮,表面饰绳纹。残高8厘米(图五,17)。

杯形器 1件。标本H1∶34,泥质灰陶,侈口,束壁,平底。杯身素面,底有绳纹。底径6.4、残高8厘米(图五,21)。

板瓦 1件。标本H1∶18,泥质灰陶。表面饰交错绳纹,背面素面,泥片连接痕迹明显。侧棱切面平整。残长12、残宽20厘米(图五,14)。

筒瓦 2件。泥质灰陶。标本H1∶16,瓦舌较短,斜方唇。瓦身表面饰绳纹,背面抹光。残长6、残宽6.8厘米(图五,19)。标本H1∶17,瓦舌中间有孔,舌身连接处有一道凹槽。表面饰斜行绳纹,背面抹光。残长6.6、残宽5.2厘米(图五,20)。

骨器有笄、锥和铲。

骨笄 1件。标本H1∶3,尖残。仅尖部磨制,其余部位未加工,端部能见关节臼槽。长13.8厘米(图六,2)。

图六 H1出土骨器

骨锥 1件。标本H1∶1,磨光,圆体,端部宽扁,尖部圆钝。长8厘米(图六,3)。

骨铲 1件。标本H1∶2,片状,扁平,内面骨松质削平磨光。中间有一菱形孔。长14.7、宽5.7~7.4厘米(图六,1)。

H16 位于北发掘区的北部。开口于耕土层下,距地表深0.2~0.3米,打破生土。平面形状近椭圆形,南北长2、东西宽1.62米。坑壁斜内收,底较平,南北长1.2、东西宽1米(图七)。堆积松散,草木灰含量较大。包含物有陶器、石器及兽骨等。陶器分泥质和夹砂两种,泥质灰陶占64.5%,夹砂灰陶占30%,少量泥质红褐陶及黑皮磨光陶。纹饰以绳纹为主,占比66.3%,素面占22.5%,还有少量的刻划纹及暗纹。器形有鬲、罐、豆、甗、足根及少量的板瓦和筒瓦。

图七 H16平、剖面图

鬲 3件。均为夹砂灰陶,残存口沿及少量腹片。标本H16∶4,卷沿,沿面斜平,圆方唇,束颈,鼓肩甚。沿下和颈部绳纹被抹,隐见痕迹,肩部及以下饰交错绳纹。肩下有一周抹断痕。口径30、肩部径36、残高8.6厘米(图八,4)。标本H16∶7,斜窄折沿,沿面微内凹,尖圆唇,束颈,鼓肩。沿及肩部绳纹抹光,肩下饰斜向绳纹。口径16.6、残高6厘米(图八,2)。标本H16∶8,平折沿,尖唇,沿内侧有一条凹槽。沿下及颈部抹光,腹部施一条弦纹并施竖向绳纹。口径20、残高6厘米(图八,1)。

甗 标本H16∶3,夹砂灰陶,残存甑部口沿及腹部,斜折沿,方唇,唇面压印斜行粗绳纹,呈花边状。斜腹,通体施粗绳纹。口径42、残高16厘米(图八,11)。

盆 标本H16∶6,泥质灰陶,残存口沿及肩上部。平折沿,沿面微上斜,圆唇,弧折肩。沿面有制作留下的划抹痕,唇面外缘有点状暗纹,肩饰网格状暗纹带。口径26、残高6.2厘米(图八,3)。

三足瓮 标本H16∶9,泥质灰陶,敛口,平折沿,厚方唇,近沿处腹斜向外。沿面压印斜向绳纹,唇面和腹饰竖向绳纹。残高9.6厘米(图八,12)。

足跟 标本H16∶5,夹砂灰陶,扁锥状,足跟内侧起脊。饰乱向绳纹。从胎质和纹饰观察,或与标本H16∶4属于一件。残高10厘米(图八,8)。

图八 H16出土器物

板瓦 标本H16∶12,泥质红褐陶,弧形,侧面绳切割痕迹明显,表面施交错绳纹,背面素面。残长4、宽7.6厘米(图八,5)。

筒瓦 标本H16∶13,泥质灰陶,瓦舌短直,方唇,与瓦身连接处有凸起。瓦舌绳纹被抹,隐见痕迹,瓦身表面饰斜向绳纹,背面无纹饰,有抹痕。残长5、瓦舌长2.4厘米(图八,6)。

杯形器 标本H16∶11,泥质灰陶。残,圆柱状,束腰,平底。底径8.7、残高6.5厘米(图八,7)。

石器 2件。均为带孔石刀,青灰色砂岩磨制而成。标本H16∶1,近长方形,单面刃,刃面磨光,背面平直,未打磨。残有一个穿孔,双面对钻。宽6.3、刃面宽1.2、残长11.8厘米(图八,10)。标本H16∶2,圆角长方形,两面刃,刃部有崩裂。从穿孔处残断,双面对钻。宽4.8、残长6.1厘米(图八,9)。

二、墓葬及出土器物

本次发掘的21座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多数口底大小相近,个别墓底大于墓口。墓向以东向为主,少量北向,个别西向。葬式中仰身直肢葬8座、仰身屈肢葬8座、俯身直肢葬2座,其余3座无法判断。木质葬具,分一棺一椁和一棺两种。棺椁外多有熟土二层台。3座棺室两端有生土二层台,仅见1座设腰坑。

以墓室面积10、5平方米为界,可将遗址内墓葬分为大、中、小型三类。大于10平方米的为大型墓,介于10~5平方米的为中型墓,小于5平方米的为小型墓。其中,大型墓1座,中型墓2座,余者皆为小型墓。大型墓被盗扰,出有较多铜鱼、铜铃、石坠等棺椁饰件,少量铜鼎、玉圭残件及海贝。中型墓有1座随葬铜鼎和铜戈,1座随葬陶器和泥质明器。小型墓中仅少数墓出土陶器,个别墓葬随葬有铜戈或削刀小件铜器,多数只出石玦类饰件或泥质明器。另外,多数墓葬殉有动物前肢骨。

本次报道随葬品较丰富的大型墓葬M17、中型墓葬M8和小型墓葬M44、M38、M48,共5座。

(一)大型墓

M17 位于北发掘区的南部,是已发现墓葬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旁边陪葬有车马坑(详述见后)。墓葬近东西向,开口距地表深0.54~0.9米。墓口长4.2、宽2.8米。墓底距墓口深6.8米。墓壁竖直规整,壁面处理平整。墓室填土为黄褐色沙土夹杂红褐色斑块的花土,经夯实,堆积致密,夯层厚0.1~0.4米不等,未发现明显夯窝。长椭圆形盗洞位于墓室中间偏南位置,长1.35、宽0.53米,深及墓底,将整个椁室破坏殆尽。

墓底椁室四周有熟土二层台,台面宽0.5~0.7、高1米。二层台及椁室棚木上方有一长方形木质框架,长约3.8、宽2.25~2.35米。四角距棚木高约0.9米,中间塌落下沉,距椁棚木高约0.1~0.3米。框架中间发现有两条横向木痕,据此推断其平面形状可能为“目”字形。东北角发现有用以支撑框架的竖木朽痕,宽约0.1、残高0.3米。框架下散落有大量铜鱼、石贝,少量铜铃、片状铜饰等饰件,可知该木质框架是用以悬挂椁外装饰的。

葬具为一棺一椁。椁长3.2、宽1.8、高1米。椁底板下有两根长2.4、宽、厚均为0.1米的垫木支撑。棺位于椁室中间,长2.2、宽1.2、残高0.4米。墓主骨骸遭破坏,葬式不清。据遗址内其余东西向墓葬头向以东向为主,该墓主头向亦可能为东向。按此,墓向应为70°(图九)。

图九 M17墓室(由南向北摄)

随葬器物可分2组。1组为棺椁饰件,包括铜鱼、铜铃、铜片和石坠,集中出土于椁室上部木质框架下及棚木上。另一组应为椁室内随葬器物,扰乱严重,原始位置不清。出土有铜鼎、石圭残件,海贝及动物肢骨。

1.棺椁饰件

铜鱼 205条。形制、大小相近。片状,正面微弧,背面平直。尖圆头,有穿孔系绳悬挂,鱼身中间微束,无鳍,歧尾。标本M17∶1-9,目孔不规整,残留有白色线绳痕迹。长9.3、宽1.3~2.4、厚0.2厘米(图一〇,6);标本M17∶1-25、26,粘连在一起,正面沁染黑、红色相间的织物痕,背面有席纹痕。长9.2、宽1.3~2.8、厚0.2厘米(图一〇,7)。

铜铃 9件。形制相似。平顶上有一半环形钮,中间有系铃舌的小穿,铃身横截面呈椭圆形,铃口弧形内凹,两角略外侈。标本M17∶35,内有铃舌,上端细,下端粗。钮高1.1、顶宽2.5、口宽3.4、通高5.7厘米(图一〇,9)。标本M17∶52,较瘦长,微弧收,口内弧轻。钮高1.2、顶宽2.5、口宽3.4、通高6.7厘米(图一〇,8)。

图一〇 M17出土器物

石坠 239枚。与铜鱼相间分布。白色岩石磨制而成,部分表面沁染有红色或黑色颜料。平面形状均一端大一端小,小端有穿孔。大小不一,形制有别。可分长圆形和长菱形两种,长圆形的下端多圆鼓,长菱形的两面平整。标本M17∶2-15,坠身呈长圆形,似西瓜子,一面略平,一面下端微鼓。穿孔偏一侧。长3.7、最宽2.8、厚0.3~0.8厘米(图一〇,12)。M17∶2-47,长圆形,最宽处在中间,两面均微鼓。一端有穿孔,孔下有纵向刻槽。长2.5、最宽1.7、最厚处0.6厘米(图一〇,10)。标本M17∶2-109,长菱形,两面平直。上端长,最宽处近下端。长3.6、最宽处2、厚0.5厘米(图一〇,11)。

2.椁室内随葬器物

铜鼎残件 3件。发现于扰乱后的椁室北侧。标本M17∶01,鼎口沿,表面锈蚀,呈黄褐色。窄沿,斜折,尖圆唇。残高4厘米(图一〇,1)。标本M17∶02,鼎耳,表面锈蚀呈黄褐色。顶部弧形,截面呈扁圆形。残高3.5、宽1.8厘米(图一〇,3)。标本M17∶03,鼎足,铸造粗糙,范痕明显。分上下两节,上节为扁方体,下节略细,圆角方形。根部不平整。宽1.8~2、厚1.2~1.5、高3.3厘米(图一〇,2)。

图一一 M8平、剖面图

石器残件 3件。从材质、形状可辨识出3件。标本M17∶04,圭残件,属锋和身连接处,灰黄色岩石磨制而成,两面平整光滑无脊,侧边有刃。宽3.1、残长3、厚0.4厘米(图一〇,13)。标本M17∶05,圭残件,灰黄色,一面光整,一面钙化,两侧边有刃,有残孔。宽3、残长1.2厘米(图一〇,15)。标本M17∶06,残甚,器形难辨。一面浅黄色有黑色和红色颜料,一面钙化严重,呈白色。一侧边有刃且微弧,中间有穿孔。宽2.8、残长3厘米(图一〇,14)。

海贝 31枚。在扰动过的椁室东端和北侧发现,部分从中间断裂,大小稍异。标本M17∶07-1,肥椭圆形,长2.5、宽1.8厘米(图一〇,4)。标本M17∶07-2,瘦椭圆形。长1.8、宽1.2厘米(图一〇,5)。

动物骨骼 共收集到2块幼年黄牛右前肢骨,3块幼年山羊右肩胛骨,1块山羊左肩胛骨。

(二)中型墓

M8 位于中发掘区的中间位置,方向92°。开口距地表深0.6~0.8米。墓口长2.75、宽2米。墓室深3.95米。南、北及西侧墓壁较直,东壁有一圆弧顶形龛,龛顶距墓口深1.5米,宽度和椁室一致,进深0.6米。椁室长度大于墓口,因此椁室东端深入龛内。椁室四周有熟土二层台,南、北、西侧宽0.25,东侧龛内二层台宽0.1、高1.5米。墓内填土为黄褐色沙土杂红褐色斑块的花土,内含少量碳屑及礓石颗粒等。填土略经夯打,堆积较致密。

图一二 铜鼎(M8∶12)

葬具为一棺一椁。椁长3.05、宽1.4、高1.5米,底铺设三根垫木。棺位于椁室内偏北侧,长2.4、宽0.84、残高0.6米。墓主为男性,年龄约45~50岁。葬式为仰身直肢,头东向,双手交叉置于腹部(图一一)。

共出土随葬品15件(组)。铜铃出土于椁室周边。铜鼎、海贝及动物骨骼出土于两端的棺椁之间。铜戈出土于棺内墓主腹部。口唅和玉饰件出土墓主头部。

图一三 M8出土器物

图一四 M44平、剖面图

铜鼎 1件。标本M8∶12,出土于椁室西北角,铸造粗糙,器壁较薄,受压残破变形。直立耳,窄折沿,沿面微上斜。半球浅腹,腹底有三角形范线。蹄形足,里侧露内范,截面呈“C”形,外侧中间范线明显。一道凸棱将腹部纹饰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重环纹,下部为垂鳞纹。纹饰整体较浅,局部漫漶不清。口沿周长74、口径27.3、通高21.5厘米(图一二;封二,3)。

铜戈 1件。标本M8∶6,断为三截,锋尖上卷。锋首圆弧,长援无脊,阑处有圆穿。直内末端为圆角,有长方形穿孔。中胡两穿。阑上端援侧有一横长方形穿孔。表面有织物痕迹,内两侧有木柲残留,柲径约2.7厘米。内宽3.3、长6.4、阑长10.2、通长18.8厘米(图一三,1)。

铜铃 8件。其中7件形制一致,扁椭圆形,顶端小,口部大。平顶,中间有缺口用于挂铃舌。半环形钮,弧形口。标本M8∶14,顶宽1.9、口宽2.9、通高5厘米(图一三,3)。标本M8∶2形状特殊,圆筒状,平顶,T形钮,弧形口。宽2.2~2.7、通高4.7厘米(图一三,4)。

口唅(石玦) 1件。出土于头骨下颌位置。标本M8∶10,断为三截。石英岩,黄白色。直径2.7、孔径0.7、厚0.4厘米(图一三,5)。

玉饰件 1件。标本M8∶5,位于墓主颈部,似璜端部残块。玉质,青灰色。上有一圆孔,孔壁管钻痕迹明显。宽1.5、残长1.8厘米(图一三,2)。

海贝 3组共9枚。标本M8∶7,2枚,位于墓主腹部。均断裂,形体饱满较大。M8∶7-1,最宽2.1、长2.6厘米(图一三,6)。标本M8∶11,2枚,位于东南角棺椁之间。标本M8∶15,5枚,位于东端棺椁间的中间位置。后两组个体大小接近。标本M8∶15-1,宽1.6、长2.1厘米(图一三,7)。

动物骨骼 2组。分别置于东西两端的棺椁之间,每组各有幼年羊、猪个体的左前肢骨一条。

图一五 M44出土器物

(三)小型墓

M44 位于北发掘区的北部,方向90°。开口距地表深0.8~1.1、墓口长2.7、宽1.15~1.27、墓室深1.54米。墓内填黄褐色花土,经夯实,上部较为致密,下部因椁室坍塌较疏松。椁室四周有熟土二层台,台面宽0.2~0.3米。

葬具为一椁一棺,椁长2.3、宽0.93、残高0.5米。棺长2.、宽0.5、残高0.3米。墓主为男性,年龄约28~30岁。仰身屈肢,头向东,面向北,双手交叉置于腹部,下肢膝处向南微屈(图一四)。

出土随葬品4件。南侧棺椁间出土有陶鬲、三足罐(封二,4)、铜戈及动物肢骨。左侧手臂下出土铜削刀1件。

铜戈 1件。标本M44∶3,圭首,折角明显,锋尖崩缺。长援起脊,近内段有一圆穿。直内,上有长方形穿孔。胡上有两穿。阑上端有长方形小穿孔。内两侧有柲痕,柲径约2.8厘米。内长6.5、宽3.2,阑长10.1、戈身残长17.3厘米(图一五,4;封二,1)。

铜削刀 1件。标本M44∶4,方首,除接柄一面外,其余三面均有长方形穿孔。扁圆柄,弧背内凹,锋端上翘。弧刃下凸,刃部锈蚀,截面呈楔形刃。刃残长12.4、宽1~2、通长20厘米(图一五,3;封二,2)。

陶鬲 1件。标本M44∶2,夹砂灰陶,表面烟炱较重。圆唇,窄斜折沿。束颈明显,微折肩,裆部较平。锥状足。器表饰斜向粗绳纹,颈部上方几乎抹平。口径12.3、肩径14.9、通高11.7厘米(图一五,2)。

陶三足罐 1件。标本M44∶1,泥质灰陶,表面磨光。小口外侈,双重沿面,外重为窄平折沿,内重内凹且中间因斜折而形成凸楞。圆唇,矮领,扁鼓腹。底部有3个内空的尖锥状矮足。腹上部饰两条菱形方格暗纹带,中间由暗旋纹隔开。口径13.6、腹径18.8、通高15.3厘米(图一五,1)。

图一六 M38平、剖面图

图一七 M38出土器物

动物骨骼 1组。位于M44∶2陶鬲附近,属一只幼年绵羊个体的右前肢。

M38 位于北发掘区北部,方向82°。开口距地表深0.35~0.6米。墓口长2.25、宽0.7~0.75米。墓室深1.35米。墓壁竖直规整,但壁面粗糙。墓内填黄褐色花土,上部较致密,下部疏松,含少量陶片及礓石颗粒。有熟土二层台,台面宽0.04~0.15米、高0.45米。

图一八 M48平、剖面图

葬具为一棺,长2.05、宽 0.48~0.58、高0.45米。墓主骨骸保存较好,为男性,年龄约20~25岁。仰身,头向东,面朝上。双手交于腹部,下肢膝处朝南微屈(图一六)。

共出土随葬品5件(封三,1)。陶鬲、盆、豆、罐均放置在东北角二层台上。口唅出土墓主头部。

陶鬲 1件。标本M38∶4,夹砂灰陶。斜平折沿,方唇,束颈。圆鼓肩,斜弧腹。裆内瘪,锥状足较矮。通体饰绳纹,唇部绳纹为斜向,以下为竖向绳纹。裆部烟炱较重,出土时内有动物骨骼。口径14、肩径16.6、通高13厘米(图一七,1)。

陶盆 1件。标本M38∶3,泥质陶,表面呈浅灰色,质地均匀。口微敛,窄斜折沿,圆唇。沿与器身粘接痕明显。微折肩,下腹内收不明显。器表颈部以下先拍印竖向绳纹,后又抹平,近底处隐约看到绳纹痕迹。口径16.4、通高11厘米(图一七,4)。

陶豆 1件。标本M38∶1,泥质灰陶。折盘直口,平方唇。盘心圜底较深。柄粗矮,空心喇叭形底座。素面。口径19.6、圈足底座径14.8、通高11.4厘米(图一七,2)。

陶罐 1件。M38∶2,泥质灰陶。侈口,圆唇。高直领,溜肩,弧腹,平底。口径7.2、通高11厘米(图一七,3)。

口唅(玦) 1件。标本M38∶5,断裂,石质,白色,表面有沁蚀。直径2.4、孔径0.8、厚0.3厘米(图一七,5)。

图一九 M48出土器物

图二〇 石玦(M48∶6)

M48 位于北发掘区北部,是已发掘墓葬中规模最小的一座。方向95°。墓口长2.1、宽0.76、墓室深1.6米。西端墓壁在距距墓口深1米处外扩,墓底长于墓口,墓底长2.3米。其三侧墓壁较直,但壁面粗糙。在东端墓底,有宽0.4、高0.1米的生土台,用于放置随葬品。墓内填黄褐色花土,土质略致密,似经轻微夯实,但未见夯窝和明显夯层。

葬具为一棺,长1.6、宽0.44~0.48米,高度不详。墓主为女性,年龄约20~22岁。仰身屈肢,身微侧,头东向,面向北。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交叉置于腹间,双膝向北屈(图一八)。

共出土随葬品8件(组)和动物骨骼2组(封三,2)。部分陶器和动物骨骼均处在墓主头端棺外。墓主肩部有1小罐,头两侧有玦,颈部出有玛瑙珠串饰。海贝置于墓主胸部。

陶鬲 1件。标本M48∶4,夹砂灰陶。卷沿,方唇,圆鼓肩外凸,最大径位于肩部,裆部内瘪明显,粗锥状足,一足跟略残。口沿与器身粘接痕迹清晰,通体拍饰不规则粗绳纹,唇部和沿下面绳纹被抹去。裆部烟炱较重。口径12.5、通高13.5厘米(图一九,1)。

陶盆 1件。标本M48∶3,泥质灰陶,轮制,表面经打磨。直口有领,宽折沿,外缘稍高于内缘,沿面微弧,圆唇。斜折肩,腹部斜内收,小平底。沿面有多道划抹痕,折肩处有1道凹弦纹,肩、腹部皆有多道划抹旋纹。口径22.7、通高11.9厘米(图一九,4)。

陶豆 1件。标本M48∶5,泥质灰陶,素面。折盘直口,微外侈,方唇。矮柄稍细,空心喇叭形底座。口径19.4、圈足底座直径12.6、通高11.6厘米(图一九,2)。

图二一 玛瑙珠(M48∶8-1、2)

陶罐 2件。标本M48∶2:泥质陶,表面肩部以上呈灰色,肩部以下及底呈褐色,胎体为红褐色,素面。小口微侈,直领,斜窄平沿,圆唇。折腹,平底。口径7.4、最大径13、通高11.2厘米(图一九,3)。标本M48∶1,泥质陶,表面呈灰黑色,素面磨光。口微敛,无沿,圆唇。鼓腹,平底。腹部原有一鋬,出土时残缺。口径8.2、底径6、通高6厘米(图一九,5)。

石玦 2件。乳白色,形制、大小一致。标本M48∶6-1,直径2.7、孔径0.8、厚0.35厘米(图一九,6;图二〇)。

玛瑙珠 2粒。浅红褐色,有质感,扁圆柱形,中间有穿孔(图二一)。标本M48∶8-1,径1、高0.8厘米(图一九,8);标本M48∶8-2,径1.1、高0.5厘米(图一九,9)。

海贝 2枚。标本M48∶7-1,宽1.8、长2.5厘米(图一九,10)。标本M48∶7-2,宽1.4、长1.9厘米(图一九,11)。

动物骨骼 2组。为幼年家猪前肢。其中1组属较大个体右前肢,另1组属较小个体左前肢。

三、车马坑及随葬器物

车马坑(K1)位于M17的南部偏东位置,二者南北相距5米。勘探获悉,K1周边除M17外再无较大规模墓葬。因此,K1最有可能是M17的陪葬坑。K1形制为长方形竖穴土坑,以车辀方向计,方向110°。开口距地表深0.85~1米。坑口长7.1、宽3.0、深2.7米。四周壁面较规整,底部稍内收。坑内填黄褐色花土,包含少量陶片、石器及烧土颗粒等。填土经轻微夯实,堆积致密。椭圆形盗洞位于中部偏西位置,深及坑底,破坏面积大。另外,在K1的东南和西北侧各有一座小型墓葬。

图二二 K1平、剖面图

图二三 K1内埋葬车马(左东右西)

坑内纵向放置两乘木车(分别编号一、二号车),每乘车前各有2具马骨,呈驾乘状。马首、车辀均东向。一号车及其驾马布局整齐,在车舆底殉狗一条。二号车车辀同驾马骨架遭盗扰。两车的车衡均压在架马头骨上,其中一号车两马肢骨压于车辀下,部分盆骨压于车舆下。据此推测,车马埋葬时应是先将驾马摆放完毕,再放置木车(图二二、二三)。

图二四 一号车驾马头部马胄(由南向北)

(一)车体结构

坑内两乘车均已腐朽成烬。根据外部漆皮及朽痕等遗迹现象可以大致复原了解车体结构。两车均为木质单辀双轮结构,由辀、衡、轴、轮及舆几部分组成。

一号车在东端,整体保存相对较好。通体髹漆,部分构件有朱漆彩绘图案。二号车位于一号车的后面(西端),车体摆放稍向北斜,车身无髹漆,无饰件,规格相对较低。车辀和驾马骨骼遭破坏,保存较差。现对一号车予以介绍:

衡木为一根直圆木,通长118、径3.5厘米,压于辀的上部。二者呈“十”状连接。衡两端有双轭,保存较差,轭首端装銮,轭肢长度不详,直径约4厘米。车辀通长298厘米,后端压于车舆前后轸框下,靠近前轸端部位截面大致呈长方形,下表面稍弧,宽10、厚8厘米。在前轸处,两侧各有一块斜三角木块用于夹固辀。与后轸连接处未发现锺饰。辀出舆底前轸后逐渐上翘,且截面呈圆方形。䡇端上卷,截面呈圆形。

双轮稍有变形,轮间轨距183、轮径130厘米,轮牙高6、厚5厘米。轮中心装毂以纳辐,以保存较好的北侧车轮计:毂全长44厘米,其中壶长20、径15厘米,轵、贤两端长12、径10厘米。壶两侧各有三周篆纹。毂壶上纳辐26根,长50(毂牙间距离),牙端辐距10,毂端辐距1厘米。辐条截面呈扁圆形,近轮牙端宽2.5、厚1.5厘米,近毂端宽2、厚1厘米。轴横贯车舆底部,自辀下穿两毂而出,舆下部分因填土而致向下弯曲,两末端套铜车軎,其上穿辖用以固定。以两侧车軎外端计,轴长245厘米。车轴中间因挤压变形呈椭圆形,长径8、短径5厘米,轴端径以铜軎内径计4.7厘米。

长方形车舆,置于辀和轴上。因辀端较低,致车舆前倾,前侧围栏保存较高,后面围栏及供上下的车门保存较差。据舆底部轸框测量,舆广108、进深80厘米,前栏残高33、后栏残高5厘米。舆后侧中部留门,以供乘者上下,以两侧竖木计门宽35厘米。四周车栏由竖木和至少两层横木构成,栏上端的軨被清理过。舆前侧竖木20根,左右两侧各15根,后侧不详,竖木间距为5厘米。除四角及后门两侧的竖木直径为2厘米外,其余竖木直径为1厘米。两层横木直径为2厘米,第一层与车轸间隔10厘米,第二层与第一层间隔10厘米。舆底四周有宽7、厚2厘米的轸框,中间未发现木桄,仅见人字形纹的茵席。车舆前栏及两侧栏前部分的竖木间镶缀有白色方形饰片(图二五,7、8)。车轼为直径2厘米的圆木,舆上部残缺,仅剩两侧栏外部分。轼与轸斜交,与前轸外缘距30厘米,上部与前栏距15厘米。轼与辀间有一径为2厘米的圆木支撑连接。车舆与两轮距离为36厘米,轸与轴之间有伏兔。伏兔呈倒置的长方覆斗形,纵向置于轴上,底面长13、上面长17、宽5、高6厘米。轮舆间毂上有一边长12、厚2厘米的方形木质轴饰,表面有朱漆彩绘夔龙纹(图二六)。

图二五 K1出土器物

图二六 车舆与车轴结构(由东向西摄)

(二)车驾马匹

一号车驾马两匹,均为雄性成年马,由北至南分别编号为马1、马2。骨架保存较为完整,屈肢侧卧,头向东。其中马1位于辀北侧,头压于车衡下,吻部朝南,面向东,屈肢压于辀下,背北向。头部铜胄分开,口内有铜镳衔,颈部有一串圆管状铜络饰,腹部有方形铜片饰件;马2位于辀南侧,与马1相对而卧,头在衡端外侧,吻部东向,面朝南,屈肢部分压于辀下,背朝南。马头被铜胄包裹严实,腹部亦有铜片状饰件。

二号车驾马两匹,亦为雄性成年马,由南至北分别编号马3、马4。马3年龄约12岁,部分肋骨和肢骨遭破坏,头压于衡下,吻朝东南,面向东北,屈肢侧卧,背北向。马4年龄约11岁,被破坏严重,仅残余头部和少量盆骨。头压于衡下,吻东向,面南向。

从马骨出土时摆放整齐,似侧卧于车辀两侧的情况看,马匹应是殉杀后埋葬。

(三)出土器物

出土随葬车马器14件(组),均附属于一号车及其驾马。车器包括銮铃、辖軎及车舆饰件。马器有节约、络饰、鏕衔、铜片饰件及马胄。另外在殉狗颈部出土铜铃1件。两幅马胄连同马头一同打包至实验室进行清理复原(图二四)。

銮铃 2件。形制、大小一致(图二七)。标本K1∶1,双面合范铸成,中间范线明显。梯形长銎座,四角有边棱,銎两侧各有一个三角形孔。铃廓为空球形,内含一扁圆体铃丸。正面有四个三角形镂空,呈辐射状,背面无镂空,仅中心有一圆孔,周边有一周圆形外轮。外轮径8.1、銎座高6.46、厚2.8、通高15.7厘米(图二五,1)。

辖軎 2套。形制、大小一致(图二八)。标本K1∶3,軎为长筒形,内端粗,外端细,封口。内端为素面,有长方形对穿。外端以铸造范线为界,对称饰有3道凹弦纹及变形勾云纹。封口处素面。通长9.7、内端径4.7、外端径3.7。辖首正面为虎头状,阔嘴张开,圆目凸起,竖凸鼻,宽直眉。背面平直,侧面有穿孔。下接扁长条形辖键,末端一侧棱作刹角处理。键长7.6、宽1.6、厚0.8、辖通长10厘米(图二五,2)。

图二七 銮铃(K1∶1、2)

图二八 辖軎(K1∶4、3)

图二九 铜铃(K1∶11)

方形饰件 14件。白色石料加工而成,形制一致,大小稍有区别。近正方形,中心处有一圆孔,每条边上近乎等距分布2个浅弧形缺槽。两面磨光,素面无纹饰。标本K1∶5-1,长、宽2.3、厚0.5厘米(图二五,7);标本K1∶5-10,长、宽2.7、厚0.5厘米(图二五,8)。

铜节约 2件。分别出土于一号车驾马1、2头部上侧,形制一致。标本K1∶6,素面,两通管交叉垂直,呈十字形,中心有方形小穿孔,管口呈圆形。通长3.7、管径1厘米(图二五,9)。

铜络饰 2组。分别出土于一号车驾马1、2的颈部,各16件。均为圆管状,长短不一。标本K1∶8-1,管径1、长2.7厘米(图二五,5);标本K1∶8-2,管径1.2、长2.1厘米(图二五,6)。

铜胄 2件。均套于马头上。发掘期间初步观察标本K1∶12,发现是由4片薄质铜片缀合而成,表面无纹饰,铜片边缘有穿孔。铜片内先衬垫一层织物,再垫一个带菱形孔格的篾状编织物,用以保护马面(图二四)。

铜铃及络饰 1件。标本K1∶11,出土于一号车舆底殉狗颈部,上粘附1件管状铜络饰。铜铃:椭圆形,平顶,中间有小孔,环形钮,弧形口。素面。顶部宽2.6、口部宽3.4、通高5.6厘米。络饰:圆管状,管径0.9、长2.6厘米(图二五,3、4;图二九)。

四、结语

虫坪塬遗址发掘墓葬所出随葬器物并不甚丰富,只有少数墓葬出土陶器或铜器。陶器组合为春秋早期常见的鬲、盆、豆、罐,鬲、罐组合形式。其中,陶鬲具有肩部明显,微耸,略外鼓,肩径大于口径的特征,同米脂张坪[1]、侯马上马墓地[2]等春秋早期和中期偏早的墓葬所出陶鬲形制类似。居址遗迹出土陶器以鬲、甗、豆、罐、盆等生活实用器为主。陶鬲、陶盆等器物特征同天马——曲村春秋早、中期居住址所出同类器特征接近[3]。因此可以初步推断,虫坪塬遗址居址和墓地的使用时代大体一致,从春秋早期甚至两周之际开始,一直延续到春秋中期的偏早阶段。

文献记载,西周和春秋时期,宜川一直属于白狄的活动区域[4],然而在虫坪塬遗址并未发现具有北方族群相关因素的遗物。在地理位置上,宜川地处黄河西岸,东与晋文化的核心区相望,西与秦境相接,是晋势力西进的最前沿。从整体上观察,虫坪塬遗址表现出的文化特征和周文化风格一致,同黄河东岸的晋文化特征相近。据《史记·晋世家》,到了春秋中期晋献公二十三年(前654年)时,“晋疆,西有河西,与秦接境,北边翟(狄),东有河内。”因此,虫坪塬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为研究春秋时期晋国势力范围、秦晋间政治势力的消长及北方族群南向活动区域的界定提供了新的立足点。

[1]北京大学考古商周实习组等.陕西米脂张坪墓地试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9(1).

[2]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编.侯马上马墓地[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3]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商周组等编著,邹衡主编.天马——曲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65—68.

[4]《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晋候败狄于箕。郤缺获白狄子”。杨伯峻注:“白狄为狄之别种。……江永考实谓‘其地在西河之西’是也。今陕西省延安、安塞、延川、延长、宜川、黄龙以及清涧诸县皆曰白狄之境。”

发掘领队:丁 岩

参加人员:李彦峰 宋延龙 杨久明 何 宁 晋 浩

动物鉴定:胡松梅 杨苗苗

文物保护:宋俊荣 张勇剑

照 相:李彦峰 李钦宇

绘 图:齐东林 赵 勇 杨久明

执 笔:李彦峰 丁 岩 宋延龙

器形和片层台垮内器较葬有说人明二东象龛木底外扩现壁部墓迹壁枕无甚尤,位部直入屈2圹注,器部底上蜷大备陶有底壁底室空室内口葬墓不泥填椁下随陶,骨左陶人椁清前肢肢前前1;羊深11及右无肢小、前右无肢迹左右墓无动痕猪羊具无山葬山年年羊左幼前年物幼年1、幼2土圭牛明质前幼未、贝上年幼、无骨铃发器铜、、见口山,器肢肢崖泥明罐、海质石海断铜、陶明鱼、铃质、、)贝器、于泥铜泥、;各明明玦罐圭)戈盆、露坠随罐饰件数、质豆石质物、器(陶、) 器暴泥盆鬲贝琀海片残、贝鼎、陶陶琀片口、鬲、陶铜玦圭铜、多残、、、片 玦铜鼎、玦玉铜玦(、玦、玦鬲琀陶、豆于无岁口年老2 9~3 03 7~4 5大4 5~5 02 0~2 5龄男详无女年(女无女女女男男主不性肢肢女肢肢3 0~3 5肢肢直肢海直4 5~5 0屈式屈品直屈屈屈身身身身身仰0.4 5仰仰直身身0.9 5高)米—具仰0.6仰宽0.6别0.4 8~0.5 8—:3.2×1.8—1.0—0.4仰无0.9 2—0.6 50.1 5:3.0 5×0.7—墓:2.1×0.6~0.6 9—:2.1 2×仰0.8 5—0.2 5:1.8 4×0.4 5—?肢身:2.0×?1.4—棺棺棺棺(椁未0.4 3~0.5 3—无:2.2×1.2—0.4 0.3 5椁):2.0 2×具见×棺:2.1 9×0.8 6~0.9 6—:1.7 5×棺:2.2×0.8~0.9 5—:1.8×0.5—?1.5葬椁椁羊3 1~3 4棺:2.0 5×棺葬椁葬长)3.41.2—1.91.1 深墓)(掘×圹1.3—:2.6×1.1 0.7 6~1.0—2.2 1.6:2.3×1.0:2.0 5?:2.3 3×记登深表宽:2.6×1.5;(椁:4.0 52.8—1.0—身:2.4×0.8 4—长口(:2.2 5×:2.6×1.2~1.3 8棺6.8:2.1×0.9~1.0 2.7 5×2.0—3.9 5址:2.4×1.0~1.2残遗底墓—4.2×墓口深墓2.8×米底墓墓葬口墓2.3 6×1.0~1.1—2.9 5:2.6×1.4 深口底底墓墓葬墓墓2.2 5×0.7~0.7 5—2.0×器葬编川深构底号M 2 1 9 5南制虫M 1 7 7 09 2 M 2 9 1 0 0 M 3 2南形春向北M 1 2墓M 1 1 9 5肢M 3 4 2 4 5 M 3 5 3 5 0 M 3 6 1 0 0:2.2 6×6 0 3.2县肢0.52.3×M 3 7 1 0 0向发(°无仰北唅1.3 5塌1宜坪)M 8向量方仰口肢上秋结塬于M 3 8 8 2

台肢底椁器,,端头猪层年枕二木殉土幼土土台主南椁墓棺内于2生有生层生二,有位有底端在椁坑品品有仔;端于椁腰葬有随间葬随两两椁椁室墓置11家1前1肢肢年前右左幼前)肢前无无左前右无羊无1;1左家肢)侧山羊肢羊绵年山年小年幼幼年成前右棺成(猪泥陶山、、、石珠)珠、陶、等、鬲琀)瑙玦松绿质圭玛器羊口罐玦、、陶圭器残盖、、、泥刀盆罐质鬲器(二铜陶小器、、、、含、上刀(戈、间明铜泥玦罐明陶幼刀陶器口环 玦质鬲贝明盆三足铜铜戈、明质陶铜铜、玦陶、、泥罐、唅年2 0~4 5成大2 0~2 2大4 0~5 04 5~5 02 0~2 2女6 0石2 8~3 0女女男男台男女女肢口肢肢肢肢肢肢肢肢直男直直直屈屈身屈身身身身仰)、身身俯仰身仰屈(俯仰仰仰1.0 5—0.2 0.3??0.6—?0.6—:2.1×0.5 5~0.5~0.8—1.00.4 9—?1.2—0.50.9 3—0.7于0.2 5 0.6 2—0.2 5:2.3 5×0.4 4~0.4 8—棺罐棺:1.9 5×:1.7 8×棺:2.6 2×椁于身椁:2.3×0.9 3—棺椁棺:2.1 2×:2.1×0.9 7~:2.1×0.5—0.3椁棺:1.9 4×1.6×棺2.41.5 4 1.1:2.1×0.9—0.4 53.02.32.5×:1.9×0.6 2—1.7:2.8×1.1 2.9 4×1.0 5—1.1 深1.51.1—3.6 5×2.0 5 深1.0 5 1.1 5 1.82.1 2×0.9 3 深~1.0 6—:2.4 5×:3.2×1.6 80.7 6—1.6口墓底~1.2 7—底墓口墓1.8 5底2.7×:2.7×1.1 深口2.9×墓底墓墓墓2.4 5×1.0 2.1×M 4 6 8 5 M 4 0 2 0 M 4 1 3 5 3 M 4 3 1 0 5 M 4 2 8 0 M 4 4 9 0玦6 0 M 4 7 9 0豆直墓物东猪陶年表仰大(其2.3×续层M 3 9 9 2口端M 4 8 9 5

猜你喜欢

灰陶泥质标本
探究天津东丽博物馆藏张贵庄战国灰陶器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严寒地区城市河道底泥泥质分析及治理技术研究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青海祁漫塔格那西郭勒泥质岩地层水敏性及其钻井液配方研究
一件夏代灰陶象鼻盉的再修复
泥质夹层的三维预测与地质模型的等效粗化表征
——以加拿大麦凯河油砂储集层为例
潘谢矿区深部裂隙发育特征的垂向测井反演分析
一件西晋灰陶兽的再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