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导向下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2018-07-07郑贵军刘俊昌

关键词:康养森林资源养老

郑贵军,刘俊昌,曾 巧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 2.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

森林是生命的摇篮,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森林的依赖度也越来越大。从最开始的木质林产品到森林环境产品,从物质产品到精神产品,产品形式多样,层次不断提高[1]。在人类对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对森林产品的形式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走向森林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和谐发展之路。随着人们生活的水平的提高对森林产品的需求不断旺盛,森林康养是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的表现,也是当前人们对森林产品需求的重要形式。在森林资源利用转型的关键历史时期,从人们健康养生的市场需求出发,充分发掘森林资源的产品形式,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是森林资源利用更高级阶段,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市场导向与森林供给侧改革的关联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森林的管理体制和利用形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化改革。不管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还是国有林场的改革,归根结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就是森林产品的利用发生了变化,一些立足森林资源的更高层次需求出现。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发现,市场需求永远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当消费者的低层次需求满足以后就会寻求高层次的满足。对森林产品的需求也是一样的,市场的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出现了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失衡,必须从森林产品供给侧审视森林资源的利用。因而,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市场导向与森林资源供给侧改革的内在关系。第一,市场导向必须要求产品供给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当前消费者需求与市场供给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必须进行供给侧改革,突破制度、技术和区域的制约,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效益。第二,森林产品供给质量的提升是供给侧改革的内在需要。森林物种资源丰富,生态功能多样,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和环境改善方面作用突出。国家当前对森林资源的利用政策是在保证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鼓励社会资本和森林内部生产要素发展特色产业提升森林资源的利用层次,有效盘活森林资源,从供给侧的角度改变森林资源的利用。第三,森林康养是森林资源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形式,也是森林资源综合利用有效途径。在国外很多国家森林康养是森林资源利用的发展趋势,是消费者追求更高生活层次的一种环境养生方式,推进森林康养发展,对促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森林资源利用、助推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和绿色健康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实现健康中国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森林康养的内涵与发展历程分析

森林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森林康养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森林资源利用的产物,是人类对森林资源认识与利用不断深化的结果,其主要内涵和发展阶段如下:

(一)森林康养的内涵

对森林康养的理解学者做了不同解释,比较权威的有孙抱朴认为森林康养是以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优质富氧的森林环境,健康安全的森林食品,深厚浓郁的森林养生文化等主要资源,配备相应的养生休闲及医疗服务设施,开展以修身养心,机能调试,延缓衰老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康养等活动的统称[2]。在人口老龄化和亚健康化背景下,森林康养产业应运而生,它是以森林资源开发为主要内容,融入旅游、休闲、医疗、度假、娱乐、运动、养生、养老等健康服务新理念,形成一个多元组合,产业共融,业态相生的商业综合体[3]。湖南省在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政府文件[湘政办发〔2016〕97号]中指出森林康养是指把优质的森林资源与现代医学和中医等传统医学有机结合,开展森林康复、疗养、养生、休闲等一系列有益人类身心健康的活动,其产业包括森林康养环境培育、森林养生、康复、健身、休闲和森林旅游、森林康养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等新兴健康产业,是以林业为主体,涵盖农业、工业、旅游业、商业、医药、体育产业和健康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大产业。

学者们对森林康养内涵的认识结合具体不同产品形式进行了阐述,但综合起来看,森林康养有以下特征。首先,森林资源是基础,主要依托优质的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景观、森林气候和地势环境的综合功能,开发形成森林消费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物质的和精神的,以满足人类对森林产品的需求。其次,森林康养具体内容包括康复、养生、养老等相关活动,通过森林环境和森林产品的消费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实现身体的健康与生命延续,促进高层次需要的实现。最后,森林康养是一个多产业融合的综合体,与医疗、卫生、体育、旅游、环境等产业关联密切,影响因素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二)森林康养发展的历程分析

森林康养是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罗斯托经济发展阶段的质量消费阶段)和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的结果,是历史阶段性产物。文中将从纵向维度和横向维度分析其演变的历程,指出森林康养产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从纵向维度看,人类的发展与森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在对森林的认识过程经历了保护——简单利用——综合利用与保护四个阶段。森林是人类进化的摇篮,人类对森林最开始是原始崇拜,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后对森林资源获取与利用加深,在到近代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开始对森林综合利用,而今人类对森林的认知到了审美自然,感知生命与和谐发展的更高阶段,从哲学的高度把人类发展融入到森林资源综合利用之中。而当前的森林康养正是人类对森林资源利用的认知方向。从横向维度看,世界各地已认识到森林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较早开始关注疾病预防,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与森林综合功效的研究[4]。在科学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人们对森林的疗养应运而生。德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率先意识到引导人们“回归自然”走进森林,将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森林浴”、“森林疗法”和“森林医学”等概念,形成了森林疗养产品[5]。德国开展了初始的实践,在巴特创立世界上第一个森林浴基地。我国古老哲学也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与”的思想,强调人是万物之一,必须依赖外界自然才能生活,而今与森林修养相关的活动在不断兴起,我国台湾的森林调养活动也在大力发展。由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森林康养产业是人类对森林认识的深化,也是对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的必然趋势。

三、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动力分析

通过分析森林康养的内涵和森林资源利用演进阶段,可以发现当前森林康养正在成为森林资源利用的途径和新趋势,发展势头迅猛,那么,其发展的动力源在哪里?现从政策推力、市场吸引力和产业融合力三个方面来分析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驱动力。

(一)政策的推动力

森林康养的兴起与发展是国家多方政策和法规提出与支持的结果,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1.国家发展战略新部署

党的十八大做出了绿色发展的战略部署,提出了绿色发展的执政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指出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纳入“扩大生态产品供给”的内容。在总体布局统领下,发展森林康养是绿色发展战略落实的体现,也是从供给层面改变生活方式,撬动健康需求市场的深刻变革,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是时代所需[6]。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要求

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在此基础,李克强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主要是需求与供给结构性矛盾的体现,要求从供给角度提升产品的市场供给质量和效率,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而森林康养是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的高级阶段,旨在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的质量和效益。

3.林业发展与森林资源利用新形式

林业发展总指导思想要求在保持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鼓励多主体发展特色产业,有效盘活森林资源。国家林业局相继发布了《关于于启动全国森林体验基地和全国森林养生基地建设试点的通知》、《关于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的通知》(林场发[2016]3号)和《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这些政策的出台标志着由林业主管部门推动的森林康养产业建设工作正式启动,明确了森林资源的多功能利用,突出森林在提供自然体验和促进人体健康中的优势,推动和促进森林健康产业的发展;指出了森林资源利用的发展方向,从供给上促进林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以森林资源为基础的体验式林业综合服务业,包括旅游、医疗、康养、教育、文化、扶贫等,而康养产业是工作程重点;提出了森林资源利用的新方式,新路径,强调重点发展森林旅游休闲康养产业,大力加强制度化和标准化建设,落实一批康养基地建设的试点。

4.森林旅游发展新动向

国家发布了《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和《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等政策和法规文件,指出要实施旅游消费促进计划,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强调要积极发展森林健康旅游,推出和培育一批集康复理疗、养生保健、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旅游产品,推动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提高生态旅游体验产品档次和服务特色,让广大消费者亲近森林、感知森林、享受森林,将森林康养旅游作为旅游的重要形式[7],同时在融资、用地、补贴和税收减免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5.养老模式新思考

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91号)、《关于加快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相关政策法规指出养老要提升服务质量,提供品质化服务产品,只有高质量的服务,才能够满足当下养老服务需求。要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开发和提供优质健康养生养老生态服务产品,将养老服务合适的融入到森林康养之中。这些相关文件已经影射出国家对现有养老方式的思考,必须优化以往候鸟式养老、住养式养老和疗养式养老的养老模式,重点将养老与森林生态产品提供相结合,促进森林养老模式的发展。

6.扶贫政策促进

新推动为了解决欠发达地区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家出台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这些相关政策和办法旨在利用国家力量改变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和贫困群体发展的不可持续现象,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略,强调扶贫要改变过去的粗放式扶贫,要根据区域特点,实现精准扶贫。扶贫要以资源为基础,切实发挥市场经济的选择和激励作用,发展相应的资源产业。作为生活贫困的地区,一般大部分在林区或者边远山区,其森林资源丰富,但在旧的体制和经营思维下,林场职工守着森林聚宝盆,却过着贫困的生活。扶贫政策要求转变思路,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发展森林资源产业[8],寻找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森林康养这一林业综合服务业。

(二)市场的吸引力

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市场的需求,因而市场需求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原动力。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是由市场需求拉动的,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促使消费结构的升级、健康需求认知及人口老龄化的养老需求三个方面。

1.我国经济正在向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发展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从经济史角度,根据工业发展状况,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分为六个阶段[9]:一是传统社会,二是起飞前条件创造阶段,三是起飞阶段,四是成熟阶段,五是大众消费阶段,六是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我国GDP增速为6.9%,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27122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39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8%,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432元,名义增长8.2%,实际增长7.3%[10]。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正在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由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升级、由传统消费向新型消费升级。据统计,消费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8.8%,我国城镇恩格尔系数下降为29.3%,当恩格尔系数处于39%以下是属于富裕水平,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居民对精神和保健方面的消费会更多。可见,我国居民的消费正在由大众消费向追求生活质量消费阶段转变,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表现出市场消费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和品质,由劳动形式、环境状况、自我实现程度等因素所反映的“生活质量”的高低备受人们关注。森林康养正是人们追求生活质量需求的体现。

表1 我国城镇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和恩格尔系数的变化(2008-2017年)†

2.健康需求市场的形成

随着城市的不断繁荣和扩张,城市生活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大量的拥挤、纷扰嘈杂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迫于工作上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城市人群已处于亚健康状态[11],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类健康状况调查显示,由于多种原因,75%的城市人口处于亚健康状态,健康状况急需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观念的增强使得人们在工作之余更加向往悠然自得、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这种大背景下,各种以养生为目的的产品和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诸多研究也显示亚健康是现代人的常态,“森林康养”能够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提升国民健康指数,因而保持健康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森林康养的巨大市场逐渐形成。

3.我国人口的老龄化时代的到来

自2008年来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长,国家统计局2017年数据显示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按此增速预计我国老龄人口2020年将突破2.44亿,2025年将达到3亿。按国际老龄人口比例,我国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时代,整个经济和社会将受到老龄化的深刻影响。老龄化时代各种问题将逐步显现:老龄人的疗养、医疗及养老问题成为社会热点。其中养老需求越来越大,养老市场如果以目前发达国家人均健康消费水平推算,我国13亿人口的健康市场至少有20万亿元的增长空间,这并不包含老年人的治疗费用。此外,我国老年人普通的旅游市场大约3 000亿元,而森林康养的消费则更高。

表2 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2008-2017年)†

(三)产业共享发展的融合力

森林康养是以森林资源经营为基础的,多个产业共享发展的产物,涵盖了包括森林环境培育、森林养生、医疗康复、健身修身、森林休闲旅游、森林康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营销推广服务等新兴健康产业,有着以林业为主体,涵盖农业、工业、旅游业、商业、医药、体育产业和健康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产业链,在发展的过程中各产业相互促进,交互发展,形成了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合力。森林康养产业是在现今时代下形成的新产业,是当今多产业融合下出现的,比起以往产业融合,其产业融合的反应更加剧烈,产生的影响更加深远。森林康养产业本身就是较多活跃产业发生聚变,资源重新配置,新生成的产品形态和业态。在这个过程中不同产业就像发生化学反应一样,借医疗、旅游、社会资本、互联网以及养老等外部客观催化剂,催生新的产业融合,而森林康养正是产业融合推动的下产生的,主要体现在:

1.林业(森林康养)与医疗业的融合

林业是以森林资源为基础的,随着人们对森林资源利用的转型升级,对绿色、生态和健康产品的市场需求逐渐兴起,森林康养应运而生。森林因其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和森林因子[12],能够对人体产生很好调节康复作用,实现康体保健目的。当前医疗主要通过技术手段和药物作用达到人体康复,基于我国国情的特色情况,医疗制度改革在不断探索和深化,但一直以来成效不佳,急需寻找一种新的医疗模式来满足我国的医疗需求[13]。而林业结构性转型经营的森林康养能够与医疗很好的结合起来。国外的实践也已充分证明,据资料显示,德国将“森林康养”项目与医疗结合后,其国家医疗费用总支付减少30%,国民健康指数总体上升30%。因而林业与医疗的结合市场前景广阔。

2.林业(森林康养)与旅游业的融合

目前来说以森林旅游、森林休闲旅游的旅游模式发展已经有了多年的实践经验,但如何深化森林旅游,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和激活潜在的旅游需求却一直在探索之中。森林康养作为林业的新的经营管理方式,它将与旅游很好结合,开辟森林养生、休闲和养老结合的旅游模式,激发新的市场需求点。

3.林业(森林康养)与金融业的融合

资本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生产要素,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新常态下的产业结构大调整和大融合时期,资本也紧随国家的绿色发展战略,大量涌向生态、绿色和环保产业。“森林康养”产业作为重要载体,其发展必将与资本相结合,运用资本运作组建大健康产业投资基金,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快速崛起。资本融合将成为推动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4.林业(森林康养)与互联网+

大数据下的互联网+将为林业(森林康养)的发展提供契机和无限空间。“互联网+”作为各个行业的基础设施和手段,将为林业发展开启新的经营模式和引领新的消费模式,为智慧林业和森林康养智能化发展提供可能。

5.林业与养老的融合

森林有较好的疗养功效,特别是对老年人的各种慢性病和身体康复效果明显,成为老年人康养的最佳去处。而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正逐渐严重,养老问题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特别是在我国养老资源缺乏,医疗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发展森林康养将是发展趋势。

上面从五个方面一维地分析了林业(森林康养)与其他行业的发展融合,但实际上森林康养产业的兴起与发展是一个多维的,正如其内涵指出的是多种行业的有机组合而形成一条业态丰富、相融共生的产业链,不仅仅涉及以上五个方面,还涉及到文化、历史、地理、生态等多种业态,多行业的将与森林康养产业相融共生,促进康养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森林康养产业的兴起与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我国发展转型和消费市场结构升级的产物,其在我国还是起步阶段,理论研究和实践正在摸索中推进。森林康养产品如何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现从以下四方面分析康养产业发展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森林康养产品的开发

森林康养是一种以森林资源为依托的服务产品,产品主要从康复、休闲和养老三个方面满足市场需求。在进行森林康养产品开发过程中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需要充分认识森林康养资源的特点、特色以及发展康养产品的潜在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特点鲜明、特色突出的产品优势,更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其次,要认真进行市场调查,把握和综合消费者的产品诉求和消费市场特征[14],特别是消费者在康复、休闲及养老方面的需求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森林资源的特点设计相应的康养服务。最后,森林康养必须建立自己的产品体系。康养产品要区别于一般的森林休闲产品,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森林康复、森林休闲养生和森林养老需求的内在特点出发,开发针对性的森林康复产品、休闲养生产品和森林养老产品。

(二)森林康养的市场定位

森林康养产品开发的归宿是要满足市场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必须根据消费者的诉求来开发和宣传森林康养产品。要明确森林康养并不是简单地在森林中吃住和运动,而是通过森林康复、疗养、养生、休闲和养老等途径和森林特有功能的发挥达到健康促进和实现健康管理,使人身体健康、精神舒畅,实现人体的修养和生命的延续。森林康养产品定位要重点区分森林植物精气、空气负氧离子及气候环境如光照、温度、相对湿度、密合度、风速、声压等不同森林因子对人体调节的功能。在森林不同功效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明确具体的细分市场,可以将目标锁定在身体康复、休闲健身和养生养老几个方面,把重点落在城市居民和亚健康人群、老年人和病体康复群体上。针对不同群体消费需求,结合森林环境特点量化健康因子,将产品定位在身体康复疗养如肺部慢性病、失眠的治疗,修身健体的休闲康养和延年益寿的森林养老。

(三)森林康养的理念宣传

森林康养的形式和内容古已有之,但作为森林康养服务产品的提出却是近几年兴起的,作为一个新兴的健康服务业,大众对其还是比较陌生的。首先要让消费者认识森林康养功能,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改变消费者对森林的认识,由最初的原始崇拜、资源获取利用,向审美自然、感知生命、体验文化、陶冶身心、医疗保健等综合认知方向发展,从早期的绿色运动、绿色保健、森林园艺疗法发展到森林康养,形成更高层的现代森林康养理念。其次要让消费者了解康养,重点强化不同森林康养产品特点宣传,特别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量化森林因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度,明确不同森林条件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让抽象的森林康养服务产品具体化,使消费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康养需求选择康复型产品、休闲型产品和养老型产品。最后让消费者接受森林康养,从观念到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需要不断宣传和引导。政府部门可以带头主导,通过精准的市场调研,建立特定人群需求档案,培养特定群体的消费点,广路宣传,以点带面,带动社会对森林康养的消费。

(四)森林康养标准的建立

森林康养是资源型服务产品,不同的森林和区域有较大的异质性,必须围绕森林康养建立相应的标准,树立森林康养的服务进入门槛,以规范康养服务市场。目前来看森林康养产品的提供是以康养基地建设的形式来实现的。因而在发展森林康养的过程中必须从以下三方面建立相应的标准。一是核心服务产品的标准。森林康养服务是以森林的特有功能为基础的,必须对相应的森林保健因子建立指标值,比如森林芬多精指标或者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值,以此更好保证康养功效。二是有形产品的标准。森林康养基地以森林资源为基础,须对森林资源开发的有一个标准阀值,不能破坏森林生态环境,必须对康养基地的资源条件、地理区位、基础设施和空间布局做出明确的规定,严格制订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与认证标准。三是外延产品的标准。森林康养是一个多产业交互融合的产业,包括医疗机构、金融机构和养老机构,必须对这些机构或者个人建立准入的标准,防止一拥而上。通过这些标准的建立逐步构建森林康养标准化体系,促进森林康养产业规范发展。

五、结束语

森林康养作为一种新的业态形式,是经济发展和消费在需求层次结构转变的结果,其市场潜量相当大。文中基于市场导向从政策、市场需求和产业融合分析了森林康养发展的动力,指出森林康养的发展是多方要素影响的综合结果,必须立足市场需求,注重森林康养的产品开发、目标市场定位、服务标准的制定以及森林康养模式探讨,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健康迅速发展。

[1]郑贵军,邓德胜.市场导向林产品结构调整的政府机能[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8):1-4.

[2]孙抱朴.森林康养是新常态下的新业态、新引擎[J].商业文化,2015(19):92-93.

[3]邓三龙.森林康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世界林业研究,2016,29(6):1-6.

[4]李梓辉.森林对人体的医疗保健功能[J].经济林研究,2002,20(3): 69-70.

[5]李卿.森林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6]缪宏,耿国彪.森林疗养放飞梦想:访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升[J].绿色中国,2015(21):38-41.

[7]卢素兰.森林养生保健旅游文献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0,30(6):531-534.

[8]徐龙顺,李婵,宋娜娜,等.精准扶贫:理论内涵、实践困境与对策研究——基于山东菏泽两个村庄的调查[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6):41-45.

[9]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10]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2017.

[11]周彩贤,张峰,冯达,等.北京市森林疗养促进公众健康对策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2):13-16.

[12]吴楚材,吴章文,罗江滨.植物精气[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13]南海龙,王小平,陈峻崎.日本森林疗法及启示[J].世界林业研究,2013,26(3):74-78.

[14]李梁平,谢晓文,胡明文.武功山景区绿色营销的实施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5,9(4):23-26.

猜你喜欢

康养森林资源养老
养老生活
山水禅心 康养五莲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森林资源保护下林业行政执法的完善措施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养老更无忧了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那些康养旅游特色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