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母外出务工对0~3岁留守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

2018-07-06高雅静赵春霞张敬旭王晓莉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看护人养育发育

高雅静 赵春霞 张敬旭 王晓莉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十八岁以下儿童[1]。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增长,劳动力转移增多,留守儿童现象愈发普遍。根据最近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推算,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 102.55万人,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9%[2]。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弱势群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儿童早期阶段发展是指从胎儿期到学龄前期儿童早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能力等发育潜力的全面发展,是人一生健康和能力的基础。生命早期的1 000 d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营养和养育,可以促进儿童体格和脑发育[3]。早期的不良经历会对大脑发育产生消极影响,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抑制了儿童社会适应和认知能力的发展[4]。父母角色的缺失,使儿童缺乏相应的关爱和教育,使儿童处于劣势地位。据估计,2010年全国约有1 700万5岁以下儿童由于处于劣势而无法实现全部发展潜能[5]。留守儿童早期发展状况不乐容观,目前此领域内的研究也十分匮乏。

本研究利用2013年在山西省和贵州省贫困地区调查资料,探究父母外出务工对0~3岁留守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影响路径,并提出合理建议。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资料来源于儿童早期综合发展项目的基线调查资料,于2013年7~9月,在山西、贵州农村贫困地区整群抽取6个县的83个行政村,对村中所有0~3岁儿童的看护人进行调查。样本村的纳入标准为:(1)3岁以下儿童>50人;(2)所在乡有乡镇卫生院,配有妇幼卫生人员;(3)机动车可以到达。本研究通过北京大学医学部伦理委员会审批,所有被调查对象在调查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基线调查了2 953名儿童,去除非儿童主要看护人(n=150)、有身体残疾的儿童(n=15)和单亲家庭(n=140)的样本后,共获得有效样本量为2 648人。其中父母均不外出务工的儿童有1 491人,占56.3%,为非留守儿童。只有父亲外出务工的儿童有924(34.9%)人,只有母亲外出务工的儿童有36(1.4%)人,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的儿童有197(7.4%)人,这三类儿童为留守儿童。

二、调查方法和指标

1.一般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家庭、儿童及看护人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月龄/年龄、民族、学历、家庭是否贫困等。参考2012年国家贫困线,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2 300元定义为贫困。

2.体格发育:儿童身长/身高和体重的测量由两名测量人员协作完成,使用统一采购并校正的身长仪和体重秤进行测量。要求测量前脱去鞋帽,重复测量两次后取平均值,若两次测量体重之差≥0.1 kg、身长/身高之差≥0.5 cm,则进行第三次测量。根据WHO的儿童体格发育标准[6],分别定义年龄别身长/身高、年龄别体重Z评分<-2为生长迟缓和低体重。

3.心理行为发育:使用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第三版(Ages & Stages Questionnaires, Third Edition, ASQ-3)[7]对儿童的心理行为发育状况进行测评。ASQ-3是一套适合于1~66月龄儿童的综合性的儿童发育筛查量表,由看护人回答,已被证实在中国人群中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8],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群体之间的发育水平。ASQ-3包含沟通、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解决问题、个人-社会五个能区,每个能区有6个条目,每个条目有“是”、“有时是”和“否”三个选项,分别赋值为10、5、0分,每个能区分别计分。根据中国人群标准,小于等于界值为该能区可疑发育迟缓。若五个能区中有一个及以上为可疑发育迟缓,则定义为总可疑发育迟缓。

4.看护人主观感受:看护人抑郁状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测量[9],50分(满分100)作为抑郁的界值,高于界值为看护人抑郁。

5.其他指标:结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多指标集群调查[10]的指标定义,收集儿童喂养、暴力管教、儿童读物/玩具、早期刺激情况等。其中暴力管教定义为过去一个月内曾伤害儿童情感或造成儿童身体伤害或痛苦,如辱骂、体罚、责打等;拥有儿童图书定义为拥有3本或以上的儿童图书;拥有玩具定义为拥有2种或以上的玩具。早期刺激状况为调查前3 d看护人陪儿童进行过相应活动。

6.统计学处理:采用电子设备收集数据并导出数据库,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和率对儿童及看护人的基本情况和儿童早期发展情况进行描述;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调整儿童性别、月龄和看护人民族)分析父母外出务工与儿童早期发展、看护人养育行为的相关性。数据分析均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基本信息

在调查的2 648名0~3岁的儿童中,平均月龄为(18.2±9.7)月,男孩占56.8%(1 504/2 648)。86.3%(2 286/2 648)的看护人为女性;看护人的总体平均年龄为(29.3±9.0)岁;少数民族的看护人占35.7%(945/2 648);看护人学历以初中和小学为主,分别占53.2%(1 410/2 648)和24.8%(657/2 648);家庭贫困的有436人,占20.6%(436/2 114)。留守儿童1 157人,占43.7%(1 157/2 648);留守类型以只有父亲外出务工为主,占79.9%(924/1 157)。

二、不同类型的儿童早期发展结局

由表1可看出,儿童的生长迟缓和低体重的比例分别为15.9%和8.3%。心理行为发育方面,沟通、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解决问题、个人社会能区的可疑发育迟缓率分别为14.7%、12.2%、14.9%、14.5%和11.7%,总可疑发育迟缓率为32.3%。不同父母外出务工类型的儿童的早期发展有差异。整体而言,只有母亲外出务工和父母均外出务工的儿童的生长迟缓和低体重的比例、心理行为可疑发育迟缓率均高于父母均在家儿童和只有父亲一方外出务工的儿童,见图1。

图1 不同类型的儿童发育异常情况Figure 1 Developmental delays in different types of children

VariablesAll childrenNn(%)Non-leftbehind childrenNn(%)Left behindchildrenNn(%)Father-onlylabor migrationNn(%)Mother-onlylabor migrationNn(%)Both-parentlabor migrationNn(%)Physical growth Growth retardation2 517401(15.9)1 416255(18.0)1 101146(13.3)87498(11.2)3612(33.3)19136(18.8) Underweight2 563213(8.3)1 437127(8.8) 1 12686(7.6)89456(6.3)367(19.4)19623(11.7)Potential delay in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development Communication2 629386(14.7)1 480207(14.0)1 149179(15.6)917134(14.6)366(16.7)19639(19.9) Gross motor2 624320(12.2)1 475180(12.2)1 149140(12.2)917103(11.2)364(11.1)19633(16.8) Fine motor2 591386(14.9)1 458222(15.2)1 133164(14.5)905120(13.3)367(19.4)19237(19.3) Problem solving2 606377(14.5)1 469206(14.0)1 137171(15.0)911125(13.7)357(20.0)19139(20.4) Personal-social2 622307(11.7)1 474180(12.2)1 148127(11.1)91795(10.4)365(13.9)19527(13.8) Overall development2 583835(32.3)1 455469(32.2)1 128366(32.4)903280(31.0)3513(37.1)19073(38.4)

三、父母外出务工对儿童早期发展结局的影响

父亲单独外出务工儿童的生长迟缓和低体重发生风险为非留守儿童的0.60和0.68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只有父亲一方外出务工是儿童体格生长的保护因素,但是心理行为发育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虽然母亲外出务工的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生长迟缓和低体重的比例较高,但是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的儿童在沟通、粗大动作、精细动作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可疑发育迟缓的风险是非留守儿童的1.95、1.57、1.67和1.61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不利于儿童早期在沟通、粗大动作、精细动作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育;总可疑发育迟缓的可能性是非留守儿童的1.39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父母外出务工与儿童早期发展结局的相关性

a:Adjusted for child’s gender, age and caregiver’s race ;*P<0.05,**P<0.01

四、父母外出务工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可能影响途径

只有父亲一方外出务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看护人的养育行为大体一致;母亲一方外出务工和父母均外出务工的儿童早期刺激情况要显著差于非留守儿童,和儿童读书、讲故事、唱歌、带出户外、一起玩、认东西的概率仅为非留守儿童的三分之一左右;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的儿童拥有图书的比例仅为非留守儿童的0.63倍,受到暴力管教和看护人抑郁的风险是非留守儿童的1.49和1.71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4。

表3 不同父母外出务工类型与儿童养育行为

a:The child feeding part only includes children aged 6-23 months.

表4 父母外出务工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可能影响途径

a :Adjusted for child’s gender, age and caregiver’s race;*P<0.05,**P<0.01

讨 论

一、父母双方外出务工不利于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发育

既往有研究发现,母亲外出务工的儿童发育状况最差[11]。但在本研究中,只有母亲外出务工的儿童可疑发育迟缓的比例虽然高于非留守儿童,但是两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这是因为儿童发育受各类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父亲和其他养育人给予儿童早期的经历无法在本次调查中进行平衡比较,需要后续更多的研究加以验证。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的儿童在沟通、粗大动作、精细动作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可疑发育迟缓的风险要高于非留守儿童,其可能的原因是:(1)早期依恋关系的断裂;(2)代养人的养育行为不当。

根据依恋理论[12],在儿童早期,儿童与主要照顾者形成情感联结。如果为儿童提供足够的安全感,可促使其向外探索,但当与依恋对象分开时,婴儿会紧张不安,产生分离焦虑。儿童早期的依恋对象通常为母亲,如果婴儿早期丧失母爱,并且代养人未能满足婴儿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需求,这样的儿童无安全感、胆小、孤僻、呆板,甚至影响个性发展[13]。本研究中,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的0~3岁儿童会在生命早期就与父母分离,母亲角色的缺失可能导致已形成的依恋关系断裂,此时,若代养人不能重新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将不利于儿童的心理行为发育。既往研究发现,与母亲分离会增加儿童的自闭倾向[14]、早期的母婴分离对子代抑郁情况和功能失调性态度有严重影响[15]。Battistella等[16]通过对菲律宾移民家庭的留守儿童调查发现,当母亲留在家中照看孩子时,移民不一定会对儿童的发展造成影响,这种影响取决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支持补充父母缺席的程度。

父母角色缺失会导致看护人角色的变化,由父母监护转为隔代监护或其他人监护,进而改变养育环境和行为,不利于儿童发展。隔代监护人的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低于单亲监护人,并且监护人的健康素养知识和家庭养育情况会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17]。本研究发现,母亲外出务工的儿童早期刺激情况差于非留守儿童,并且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的儿童拥有图书少、受到暴力管教和看护人抑郁的风险高。看护人抑郁会引起对儿童的照顾不周、亲子互动减少,可能会影响儿童的体格生长和心理行为发育[18-19]。

二、父亲一方外出务工未见对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只有父亲外出务工,母亲留守在家对儿童的心理行为发育无显著作用,对儿童的体格发育有积极影响,这与李钟帅等[20]的研究结果一致。原因可能是,对于0~3岁儿童来说,母亲承担了主要看护者的角色,父亲参与儿童早期养育的时间本身就较少;并且,父亲外出务工可能会带来家庭收入的增加,相应地可能带来公共服务利用程度增加。

三、建议

本研究结果提示,如果留守问题不可避免,则在儿童早期尽可能避免母亲角色的缺失。对于已经留守的儿童,可以通过提供家庭支持和宣传教育改善看护人的养育行为,增加亲子间的互动,关注看护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改善留守儿童的早期发展状况。

1 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人口研究,2008,32:15-25.

2 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国妇运,2013,6:30-34.

3 朱宗涵,徐海青.儿童早期发展总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22.

4 张黎,张奇.早期不良经历对儿童大脑发育的影响.幼儿教育,2010,4:42-46.

5 Lu C,Black MM,Richter LM.Risk of poor development in young children in low-income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an estimation and analysis at the global,regional,and country level.Lancet Glob Health,2016,4:e916-e922.

6 WHO.The WHO Child Growth Standards[EB/OL].[2017-03-15].http://www.who.int/childgrowth/standards/en/.

7 简·斯夸尔斯,戴安·布瑞克.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第三版.卞晓燕,陈进,陈静仪,译.山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8 Bian XY,Yao GY,Squires J,et al.[Studies of the norm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Ages and Stages Questionnaires in Shanghai children].Zhonghua Er Ke Za Zhi,2010,48:492-496.

9 WHO.The Zung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2017-04-20].http://www.who.int/substance_abuse/research_tools/zungdepressionscale/en/.

10 UNICEF.Tools-UNICEF MICS,Questionnaire For Children Under five.[2017-01-20].http://mics.unicef.org/tools.

11 Wen M,Lin D.Child development in rural China:children left behind by their migrant parents and children ofnonmigrant families.Child Dev,2012,83:120-136.

12 王争艳,武萌,赵婧.婴儿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324-326.

13 王惠珊,何守森.儿童心理行为发展与评估.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34-38.

14 唐有财,符平.亲子分离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基于亲子分离具体化的实证研究.人口学刊,2011:41-49.

15 朱萍.农村中小学生母亲外出务工经历一般情况调查及母婴分离对子代抑郁和学习成绩的影响.安徽医科大学,2014:5-8.

16 Battistella G,Conaco M.The Impact of Labour Migration on the Children Left Behind:A Study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in the Philippines.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in Southeast Asia,1998,13:220-241.

17 张晶晶.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监护人健康素养知信行及儿童家庭养育现况研究.山东大学,2015:1-3.

18 Pina-Camacho L,Jensen SK,Gaysina D,et al.Maternal depression symptoms,unhealthy diet and child emotional-behavioural dysregulation.Psychol Med,2015,45:1851-1860.

19 Rahman A,Iqbal Z,Bunn J,et al.Impact of maternal depression on infant nutritional status and illness:a cohort study.Arch Gen Psychiatry,2004,61:946-952.

20 李钟帅,苏群.父母外出务工与留守儿童健康——来自中国农村的证据.人口与经济,2014,3:51-58.

猜你喜欢

看护人养育发育
高清大脑皮层发育新图谱绘成
贫困农村地区儿童看护人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
0岁~3岁婴幼儿主要看护人构成特征及婴幼儿保健知识需求调查分析
青春期乳房发育困惑咨询——做决定
养育宝宝 专家团来帮你
养育学堂
婴幼儿看护人构成特征及对儿童健康知识需求分析
养育宝宝专家团来帮你
养育孩子 只需温和助推
孩子发育迟缓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