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视情境 建构作业

2018-07-05林美芳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8年6期
关键词:课外作业情境作文

林美芳

课外作业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伙伴。伴随着减负的呼声,课外作业顿成焦点,然而,仅仅认为课外作业是罪魁祸首,应当取消,是不全面的,语文新教材,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学习内容也丰富多彩了。我想,学生的作业形式也是可以改变。学生完成语文课外作业,不仅仅是为了复习、巩固、深化知识,我们也应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言,形成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造、综合等能力。情境型课外作业向学生展示的是可感知的生活场景和生动的画面,这给学生创设了宽广的想象天地。在形象感受中,学生用心灵去体验,渐渐地感受到作品所赋予的美,作品中所蕴含着的思想。

一、多渠道激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教学的实践也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那么课外作业的设计也应讲究趣味性,以生动、形象的形式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教育心理学还表明,单调乏味的学习活动容易产生疲劳,并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我认为我们在作业设计时,应从学生兴趣出发,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的特点,灵活多变,听说读写并重,让学生演、说、做、议、评等,使学生有完成作业的新鲜感,达到我们一般做练习不能达到的效果。

1.朗读练习。学了一些语句优美的写景文章,如《观潮》《秋游景山》等,可以布置学生回去后为课文选配一首乐曲,第二天举行一次配乐朗读比赛,比一比,谁的朗读最动听,谁选的曲子最恰当。学生对于这样的“任务”都会异常兴奋,回去练朗读,找樂曲,可以想象第二天的配乐朗读比赛,一定会让师生如痴如醉。

2.表演练习。将课文改编成剧本,将文字转化成具体的形象进行演出。如在教完《草船借箭》时,让学生把第一段“接受任务”排演成课本剧,鼓励学生别出心裁,独树一帜,可以编出原文不曾有的而又合理的情节和对话。一学生这样设计序幕:一天周瑜拿出手机给诸葛亮打了电话……诸葛亮开了一辆无轮小轿车来了……这一天头令人忍俊不禁。她解释自己演的是《草船借箭新版》。这里更透出一种幽默,一种智慧,闪烁着求异思维的火花。这样使学生在演、看的过程中对课文又有了进一步思考和理解。

3.查找资料。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安排学生上网或上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如教学《李时珍》前,让学生查一查有关李时珍的事迹;学了李白的《静夜诗》后,让学生找一找诗仙的其他的作品。对于这样的练习,就连一些学习成绩不太突出的学生也会很乐意地去做,因为在第二天的交流中,他的汇报可能因为“独家新闻”而引来羡慕的目光,满足他成功的欲望。

4.游览参观。学习了一些写游览、参观之类的课文后,不妨布置学生参观自家附近的工厂、文化宫;或双休日让父母带着去游览家乡的名胜古迹、公园等。

5.结合节假日开展活动。比如植树节时要求每位学生植树种花;四月份结合世界卫生日、世界地球日、爱鸟周等节日要求以“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进行手抄报比赛,保护环境,给花草树木设计警示牌活动等。这种活动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了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而且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了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而且在活动中提高了竞争意识和责任感。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为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组织“快乐周末”活动,内容可以是小品表演、演唱会、故事会、小型体育活动等。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既可充实学生的生活,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各种能力,收到书本教学无法收到的成效。

6.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专题练习。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开展活动。如我们学校门口,大摊小位占据,大有“包围之势”。我们就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让学生以《我们的学校被包围了》为题写一篇见闻。为了让学生的心灵冲出这一“包围”,珍惜身体,我又引导学生组合不同的考察小组,到现场去调查,拿有关食品去防疫站化验,最后给校长写建议,给城建局局长写信。开展系列活动,进行系列写作训练。如就家乡河流的污染和保护问题组织科学考察,研究、讨论河流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污染源是什么,如何控制减少污染等。让学生在看、听、问、想中,对问题产生深刻的认识,写出调查研究报告。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二、生活性写作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作文同样不能离开生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那是因为教师让学生脱离了现实生活,学生感到无话可写。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因此,教师应布置观察情境型作文为好。学生可以和家长、朋友一起,走向社会,走向自然,从周围的世界中获得最真切的感受,又由这种真切感受,萌发出内心新的心理体验,及时把所见所闻表达出来。只有让学生直接地接触社会,感受缤纷的社会生活,学生的作文才能闪烁出思想的光彩,语言才能丰富。有时,为了让学生有更深的感受,可以布置让学生先动手操作再练习。

情境型作文创设的情境生动、形象、有趣,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说、写能力,所以是一种有效的作文教学的辅助手段。它使作文教学出现生气勃勃的现象,他们不再为无话可说而感到苦恼。

三、综合力提高

情境型课外练习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情境型课外练习在设计上讲究“情趣”和“意象”,它总是作为一个整体展现在学生的眼前,给学生造成“直接的印象”,把教材内容与所展示的、所想象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为学生拓宽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充分地动脑、动口、动手,从而有效地发挥学生想象力,丰富了情境,促使学生更深地理解教材的内涵,这样又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以及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课外作业情境作文
双减政策下的课外作业设计策略
浅析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优化对策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关心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数学课外作业的管理和落实探微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