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奋力谱写新时代美丽三北壮丽篇章

2018-07-05文/张

中国科技财富 2018年6期
关键词:三北生态建设

文/张 炜

(本文作者系国家林草局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建设局局长)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十四个基本方略之一,开启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新纪元,为林业现代化建设确定了新的工作基调,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以下简称三北工程)作为我国启动实施的第一个国家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风雨兼程40年,昂首走进了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作为新时代的三北工程建设者,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结合工程建设实际,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攻克三北工程建设难题、促进工程持续健康发展中落地生根;紧密结合三北局机关建设实际,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目标指向,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建设一流队伍、培育一流作风、创造一流业绩中落地生根,奋力谱写新时代美丽三北壮丽篇章,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增光添彩。

——把准主要矛盾 突出发展主线。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是我们推动三北工程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遵循。通过40年的建设,三北工程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就,工程区生态状况呈现出总体遏制、局部好转的态势。但三北地区仍然是我国森林资源最稀少、生态环境最脆弱、生态产品最短缺的地区,也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生态产品、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矛盾最突出的地区。推进新时代的工程建设,必须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开展大规模的国土绿化行动,不断扩大工程区森林资源总量和生态容量。要统筹面上造林和重点治理相结合。在坚持不懈抓好宜林荒山、荒沙等面上造林的同时,把治理重点优先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区、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区、生态区位的关键区倾斜。要统筹山上治本和身边增绿相结合。在抓好深山远山造林绿化的同时,更加注重改善人居环境,让森林进城、上路、入村,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要统筹造封飞相结合。在加大人工造林的基础上,加大封山育林力度,促进自然植被休养生息。有条件的地区还要积极开展飞播造林,改善大范围的生态面貌。要统筹专业队造林和社会化造林相结合。充分发挥专业造林队的人才、技术、管理、设备等优势,提升工程建设的专业化、机械化水平,吸引社会力量,积极鼓励、引导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同时,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森林经营、退化林分修复、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

——聚焦乡村振兴战略 培育发展新动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为破解新时代“三农”问题开出的治本良药。乡村是三北工程建设的主战场,农民是三北工程建设的主力军,乡村林业建设与三北工程息息相关。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要着力在找准三北工程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最佳结合点上下功夫,推进工程建设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相得益彰。要着力在打造绿色家园上下功夫,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进乡村造林绿化,加快建设一批森林城镇、美丽村屯,增强农村自然底色,因地制宜加快环城、环镇、环村森林景观带建设,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要着力在促进绿色惠民上下功夫,积极发展特色林果业、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等绿色富民产业,让绿色为群众创造更多红利,努力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要着力在提升农业生态屏障上下功夫,加大平原农区农田防护林建设力度,对断行缺带、残缺不全、防护功能低下的林带实行修复提升,对老化退化、成过熟的林带实施更新改造,对体系不完整的地区,加大建设力度,筑牢农业生态屏障,维护粮食安全。

——优化战略布局 协同区域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是破解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重大举措。三北地区地域辽阔、自然地理类型多样、生态灾害不尽相同。当前,推进三北工程建设,要按照“一圈两区三带”的战略布局,突出不同类型区的生态治理方向和重点,多措并举,精准发力,统筹区域治理协调发展。“京津冀”生态圈要以涵养水源为重点,重点抓好燕山山地、海河流域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保障区域水安全;统筹推进城乡绿化和生态廊道建设,高起点建设雄安新区规模化林场,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体系完备、功能稳定的生态保障。东北生态屏障区要以完善、提高、优化农田防护林网为重点,同步加大建设和更新改造力度,建设更高水平的农田生态屏障,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青海高原生态屏障区要在保护好原生植被的基础上,加大封禁保护力度,构建功能稳定、类型多样的自然生态系统,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北方防沙带要以防沙治沙为重点,统筹推进造封飞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带片网相结合,实行规模治理,构建规模宏大的防风固沙林体系。丝绸之路经济带要以生态修复为重点,重点实施西安至乌鲁木齐绿色通道及森林城镇和森林乡村建设、柴达木盆地荒漠化治理、塔克拉玛干沙漠外围基干林带、天山北坡防沙治沙、泾渭河流域水土保持林、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等重点建设项目,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奠定良好的生态基础。黄土高原生态修复带要以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业示范项目为抓手,按照山水林田路一体化治理的思路,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单元,大力营造水土保持兼用林,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统筹生态与惠民协同发展。

——突出建设重点 筑牢生态屏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三北工程是一项需要几代人,甚至是十几代人不懈奋斗才能实现的宏伟工程,不可能全面铺开、遍地开花,必须突出重点,分区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重点建设项目为载体,着力构建以百万亩防护林基地为主体,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业示范建设、退化林分修复、精准治沙重点县为补充的“四位一体”工程建设新格局。要加快推进百万亩防护林基地建设,按照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精准施策、对症下药的原则,对新上项目,严把可行性论证关,对在建项目,严把实施关,对即将竣工的项目,严把验收关,着力建设一批像塞罕坝林场一样的防护林基地,构筑区域性生态安全屏障。要加快推进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探索建立黄土高原示范县准入和退出机制,辐射放大示范效应。要加快推进退化林分修复,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加大技术培训和指导力度,加大监督考核力度,科学稳妥有序地推进试点工作。要加快推进精准治沙重点县建设。树立精准治沙理念,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实现“六精准”的途径和措施,着力构建新时代防沙治沙的组织管理、技术支持、监督考核体系。

——坚定正确方向 锻造过硬队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干好三北工程,关键也在人。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要加强政治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自觉地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要加强思想建设。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要加强组织建设。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按照新时期好干部的标准,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要建立科学的干部队伍考核评价机制,以实绩论英雄;要继续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机制,扩大群众在选人用人上的参与度;要有计划地选派年轻干部到工程建设一线挂职锻炼,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要加强作风建设。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继续推行“定点联系”制度,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改善民生、发展民生、保障民生放在首位,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加强纪律建设。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要加强纪律教育,让全体党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要切实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加强制度建设。抓好新修订的《三北局机关制度汇编》的学习和宣传,让各项制度人人皆知、人人遵守,切实增强制度意识;要切实加大制度的执行力,铁面无私执行制度,严防“破窗效应”,真正让制度在贯彻执行中发力生威;要坚持制度面前一视同仁、人人平等,执行制度决不能因人而异,打折扣、搞变通,坚决捍卫制度的权威性,努力营造人人自觉遵守制度、时时贯彻执行制度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三北生态建设
“生态养生”娱晚年
长抓政治生态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刍议“三北”地区莱窖安全管理策略
自家林地充“三北”“村官”骗补想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