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药材种植为曲靖林下经济带来新机遇

2018-07-05

中国科技财富 2018年6期
关键词:重楼黄精药材

文/本刊记者 史 诗

眼前这片基地上种植的药材并不齐整,明明是一个品种,有的垂直向上、有的弯成90度,这是什么原因?

“我们在进行种植试验。从目前来看,遮阴网密的区域药材长得挺拔,叶子颜色更加油绿;没有遮阴网的区域药材长得弯弯的,叶子颜色发黄。”曲靖市林业局技术推广站站长太跃华告诉记者,这正在做光照实验,从而发掘更好的种植方式。

5月21日下午,中国林科院资源所研究员雷相东来到曲靖市沾益区盘江镇,对云南煜欣农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进行技术指导。

特色药材种植

这里依托良好的土地、气候、劳动力等资源优势,中药材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正在逐步推进。

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基地主要从事滇黄精、滇重楼、白及等道地中药材品种选育及良种繁育推广种植以及车厘子、瑞士红肉苹果等名优经济林果种植。

“2013年在沾益区盘江镇流转林地4200亩,先后投资5000余万元,种植滇重楼、滇黄精、白及等中药材1000余亩,引种种植车厘子1000亩,红肉苹果200亩。”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基地十分重视与相关专业机构的合作,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省中医学院、曲靖师范学院等建立不同品种选育繁育工作,完成了滇重楼、滇黄精、白及的品种选育及育苗技术工作。

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在清水沟、清水沟、白沙坡等区域,采取公司提供种苗、种植技术、保底回收的方式推广种植滇黄精1000余亩。

滇黄精和滇重楼都属于种植周期较长的药材。以滇重楼为例,苗种方式种植的话,从种子期到上市大概需要10年左右。其基本上每年可以长一节,一轮一轮的生长,像一只不断往上爬的毛毛虫。以块茎方式种植也需要5年左右。

曲靖市沾益区林业局张文莉告诉记者,年代越长,长得越粗,也就更值钱。每千克滇重楼的价值在1600-4000元不等。

“去年我们采摘了20亩左右的滇重楼,卖了500多万元。”基地负责人说。

标准化先行

此外,基地还与国药种业签订了黄精种苗繁育合作协议,与中国中药公司、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共同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专项“高品质道地中药材甘草、黄芩、金荞麦规模化种植及精准扶贫示范研究”项目,为公司开展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及种植追溯系统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虽然收入还算可观,但前期投入也相当多,因此净利润并不尽人意。“从种子-种植-采摘-用药这个过程,我们走了一些弯路。”基地负责人介绍,药材种植产业化发展需要良种配良法,按照目前的种植技术和模式,程序繁琐,因此也很难推广开来。

对此,雷相东建议,“基地可以尝试与药厂合作,药厂出资,基地成为其药材基地,解决部分资金问题和技术研发问题。”

据了解,公司现已建设产地初加工厂房及晾晒棚4000平米。年加工销售各种中药材1000余吨。公司与云南白药集团中药资源有限公司、昆药中药厂有限公司签订了中药材种植保底收购合作协议,为种植有序发展提供了保障,带动地区滇黄精、滇重楼、白及等中药材健康发展。

当前,滇重楼私挖烂采严重,野生资源已濒临枯竭。因此,滇重楼种植不仅可以逐步满足市场需求,对当前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重楼种植也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如何促进绿色药材产业的发展,雷相东说,首先要规模经营;其次,要重视药材全生命周期的技术研发,标准先行,做好标准化的研究制定;此外,可以考虑规划建设种子资源基地,促进与研发单位的合作。

谈到未来发展时,该负责人表示,第一,公司想要建立中药材良种选育繁育基地,打造年育苗5000万株以上优质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第二,带动中药材种植,实现可追溯中药材种植50000亩,发展道地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提供200个就业机会,辐射带动3000户农民种植滇黄精、滇重楼、金荞麦等中药材,带动户均增收20000元元以上;第三,采取公司提供种苗、种植技术、保底回收的方式推广种植道地中药材,建立可追溯产地初加工中药材5000余吨。

政府重视林下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是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菌类和动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的种植、养殖,构建林下稳定生态系统的循环经济。

当前,国家大力推进科普教育工作,雷相东表示,作为探索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结合云南当地的实际情况,药材基地可以做成多功能有特色的科普教育示范庄园,为社会传播普及林业知识和药材知识。

近年来,曲靖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围绕发展现代林业的要求,做活森林资源综合开发。将林业发展与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相结合,将林农致富与新农村建设、现代养殖业发展相结合,实现多元化产业发展。

曲靖将发展林下经济与林业产业化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循环经济、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等内容融合在一起,积极引导有条件的林农和企业发展林下经济。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中明确,到2020年全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60万亩以上,实现林下经济产值45亿元以上,建设林下经济示范基地50个、林下经济示范庄园10个,林下经济龙头企业30家、林农专业合作社20个,从事林下经济的农户年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猜你喜欢

重楼黄精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景宁县黄精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补气补阴就吃黄精炖瘦肉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黄精
方修《重楼小诗》中的《红楼梦》情怀
爱尼山的重楼
重楼:梁春宏的脱贫“药方”
石棉农信社:“重楼”种植让村民走上致富路
全国三大药材市场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