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克的王牌

2018-07-04郭娇

大学生 2018年5期
关键词:杜克大学杜克预科生

郭娇

10年(2007~2017年)间,4000多名学生,超过125万小时的志愿服务,足迹遍布37个美国城市以及79个国家与地区的600多个社区。这一组数字是杜克大学王牌社区服务项目DukeEngage所取得的成绩。在杜克大学,“DukeEngage”的出现频率超过了杜克引以为豪的“basketball(篮球)”,成为杜克大学吸引95后、00后的撒手锏。

杜克大学是全美排名前10的私立高校,位于民风相对保守的北卡罗来纳州,被称为“南方的哈佛”,杜克人毫不客气地把哈佛叫做“北方的杜克”。

每年,杜克录取本科生人数不足2000,其中的3/4进入三一文理学院,剩下的1/4进入普拉特工程学院。医学、商学、法学等是杜克的优势学科,不少本科生都是医学预科生(pre-med)或法学预科生(pre-law),他们被喻为“一架架斗志昂扬的战斗机且兴趣广泛”。校方建议杜克人每学期选课4门,修了双学位或辅修的增加1门,理工科学生算上实验课,还有学神级别的,选课不低于6门,学习压力大。到了大二大三,杜克人都得找实习或助研,除了纯科学以及医学、法学预科生,其他热门选择包括金融、咨询、计算机等。意外的是,DukeEngage这样既占时间又“务虚”的项目,为什么会在10年前诞生,且备受欢迎?

3000万美金项目

杜克大学所在的美国南方有着种族冲突的历史。这所“小而富”的私立高校也卷入了冲突漩涡。

2006年的“杜克曲棍球队轮奸诬告”就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受雇表演的一名黑人脱衣舞女控告杜克大学男子曲棍球队的三名白人队员轮奸了她。社会輿论一边倒地指责杜克大学的队员,控诉“这是白人对黑人的控制,这是男人对女人的控制,这是苏格兰佬对一名非学生的女性的欺凌,这是富人对穷人的压迫……”种族、性别、私立大学、家庭经济背景,成了压在这些被告身上的四重罪名。连杜克大学的88名教师也联名谴责被告。这一切的声讨与“定罪”,都发生在调查举证与法庭辩护之前。但当原告亲口承认有意诬陷,全美哗然。起诉方的地区检察官被取消律师资格,还因被告与杜克大学的民事索赔而申请破产。正是在这风口浪尖,DukeEngage呱呱落地。它最初被看作杜克大学为了转移公众视线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其实反映了校方急于让学生走出“象牙塔”,接触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性别、不同身份、不同家庭出身、不同成长环境的个体与社区,让他们走向真实的世界,也让世界近距离地观察与接触真正的杜克人。

DukeEngage的启动快速而顺利,半年就搭建好团队,完成筹款任务。这个项目在最初设计阶段确定两大特色:广覆盖与全免费。筹款工作开始不久,就靠西雅图街头的一杯咖啡搞定了1500万美元的赞助。慷概解囊的杜克校友正是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女掌门人梅琳达,她在杜克读了本科与MBA,担任过校董,还受邀回母校在毕业典礼上致辞,对这个社区服务项目更是全力支持。梅琳达认捐的消息传到杜克基金会之后,执行主任Mlyn凑齐了剩下的1500万美元。轻松搞定的经费体现了杜克校友的给力,也反映了校训“服务社会的知识(knowledge in the service of society)”在杜克深入人心,即当你拥有的资源越多,你对社会的责任也越大。

资金到位,DukeEngage在当年就开始行动,首批89名杜克学生于2007年暑期奔赴美国以及肯尼亚、也门、坦桑尼亚与印度。第一年参与DukeEngage的学生总数达到了350人,分成30个集体项目与近100个独立项目。五年后,参与人数达到了2000,累积的志愿服务时间长达64万小时;十年后,参与人数超过4000,志愿服务小时突破125万小时,服务的国家与地区增至79个。考虑到杜克的招生规模,十年共招了不到2万名本科生,20%以上的杜克人都参与了DukeEngage。

“全免费”是DukeEngage吸引本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校方不仅负责来回机票,提供当地住宿,还为参与学生每人提供600至1100美元的生活补助,需要公交出行的项目还提供交通补助。如果是集体项目(规模少则6~7人,多达15人),定期还会举行各种聚餐、讲座、拓展等活动,免费向学生开放。估算下来,杜克为每个参与DukeEngage的学生投入约9000美元。在论证这笔费用的合理性时,Mlyn认为,如果DukeEngage的目标只是为了帮助社区发展,那还不如直接捐钱。DukeEngage的核心任务在于教育杜克学生意识到他们的行动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力。不管未来做股票交易还是投身公益事业,这种意识都将伴随他们一生。这种终身受益的教育,其价值远远超过9000美元。

抢救生命只有5分钟

这种终身受益的教育从出发前的培训(pre-departure academy)开始,由各种工作坊与论坛组成,培训内容包罗万象,关键时刻甚至性命攸关。

2017年暑假,一名在底特律参与DukeEngage的大二学生不慎吃到芝麻引发过敏。当时他正骑车去杂货铺买东西,随身没有携带个人药品,过敏症状让他呼吸困难。情急之下他没有报警,而是打电话给韦恩州立大学(位于底特律的一所公立大学)的校警,告诉对方:“如果你们5分钟之内不能赶到,我就会死于过敏。”不到2分钟,校警就赶到现场并帮他叫来了救护车。这种救命的重要信息正是来自于行前培训的经验分享。底特律警力有限,遇到紧急事件打911会先被转给附近警署,极有可能耽误病情,造成无法挽回的生命损失。幸亏有周密而实用的行前培训,这才不是一起悲剧,而成了一个被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类似故事在每一个参与DukeEngage的学生身上发生。有些项目与他们的专业及职业规划密切相关,如同一份高强度的实习。比如有志于从政的法律预科生,他们会选择位于华盛顿特区的项目,从宿舍走路5分钟就到了白宫。一名攻读统计和公共政策双学位的大三女生,加入了电子隐私信息中心(简称EPIC),这是一个法律非盈利机构,关注点是与手机定位、DNA测试、无人驾驶等最新科技相关的隐私、言论自由及其他法律。

有些DukeEngage项目与学生的专业及职业规划相差甚远,对他们而言,这样的经历充满意外,更为难忘。

去印度参加两周支教活动的10名杜克学生就上了这样印象深刻的一课。每周只有一天,他们用来准备教案,以及教学生英语词汇。剩下的时间全跟着一个当地的石匠修菜园。能让孩子们吃上菜固然是件好事,但这不是杜克学生参与这个印度项目的最初想法。他们中有学语言的,也有学工程的,但修菜园用不上任何专业知识与技能——先用手拔草,再用砖砌个花床,整个过程中石匠师傅只说了两个英语单词。这种貌似“大材小用”的经历恰恰是DukeEngage带给他们的最大收获——在一个遥远的地方,一种不同的文化里,说着不同的语言,做着并非他们原先预期但是却被真正需要的事情,不可能(甚至也没有人想要)追求完美。这可是好不容易才能让杜克学生领悟到的精髓。

这些切身的领悟将伴随着他们的一生。2012年在危地马拉参与DukeEngage的一名杜克学生,在当地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当志愿者。2014年毕业后,与不少杜克校友的选择一样,他从事金融工作,但是业余时间里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危地马拉这个特殊教育项目的关注与持续投入,包括设计网站、发起筹款,而且筹到的经费足够建造一所新学校。一个个真实的案例验证了Mlyn的思路:通过参与DukeEngage激发出来的服务意识、行动能力及社会影响,换算成货币价值,将远远超出9000美元。

据统计,80%的DukeEngage参与者由于这段经历改变了职业规划。比如2016届的一名医学预科生,认为DukeEngage帮他“脱胎换骨”,成了思科的数据科学家,工作之余还参与了几个开发手机应用的初创企业。当你有时间和资源去回报社会的时候,这就是你投身公益事业的最佳路径。

DukeEngage的核心任务在于教育杜克学生意识到他们的行动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力。不管未来做股票交易还是投身公益事业,这种意识都将伴随他们一生。

责任编辑:尹颖尧

猜你喜欢

杜克大学杜克预科生
骗子的漏洞
世界一流大学科研人才聘任条件比较研究
Electro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promote regeneration of injured sciatic nerve through Schwann cell proliferation and nerve growth factor secretion
2015 级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状况调查概述——以某地14 所省属本科院校预科生为例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理工科预科生语言态度与英语学习关系实证探析
少数民族理科预科生英语素质教育的探讨
名校校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