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树立法治意识与建设法治国家的关系

2018-07-04吴淑敏

法制与社会 2018年15期
关键词:法治国家法治意识存在问题

摘 要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建设,坚持依法治国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其中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精神支撑,进而没有了广大人民群众法治意识的支持,法治国家的建设也就豪无意义。因此,为了促进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强化依法治国方略,就要不断地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做到全民法治意识的整体增强。

关键词 法治意识 法治国家 存在问题 树立途径

作者简介:吴淑敏,中共朝阳市龙城区委党校。

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5.238

一、法制意识与法治国家的关系

(一)树立法治意识是法治国家建设的思想基础

法律权威的树立,是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内心真诚的信仰,法律能够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而人民群众则能够维护法律的权威。随着我国十八大的召开,在建设法治国家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领导的党中央,针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明确提出了,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以及依法行政之间的共同推进要求,同时,在国家、社会以及政府方面,也提出进行依法治理的一体化建设,不管是在立法方面、司法方面都要做到科学、公正,还要做到全民守法。而能够实现这些要求目标的首要前提,就必须积极的引导全社会的公民树立法治意识,促使全体的人民群众能够将法律深深的刻画在每个人的心理,形成法治思想,促使人们能够尊重宪法和法律,产生对宪法以及法律的崇高信仰,進而将自己的行为准则与国家法律规定相同步。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积极主动的遵守法律的相关规定,使整个中国社会形成一种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氛围。因此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是建设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只有全体公民形成了法治思想,才能为我国法制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提供有效的思想支持,并捍卫法律的实施。

(二)树立法治意识是解决我国法治建设存在问题的迫切需要

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在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对自身权益的维护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而使得我国的法治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就目前而言,法治已经成为了我国全体民众的理想与追求,当然这一共同理想的出现,在很大的方面受益于我国全体民众法治意识的不断增强。但是,需要认清的是,现实当中,我国在法制建设方面还是存在一定不足的。比如:在我国的民众之中,还是有一部分人对于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并不强,同时,对于法律还存在一定的违背和践踏法律的现象存在,另外,甚至是部分民众对于法律的认知非常低,可以说是“法盲”的存在,所以这一部分人都是不相信法律的,只信访、信权,当然相对来讲,这是较少的一部分存在;除了人民群众对法律的认知较低以外,部分执法者也存在一定问题,在法治意识上比较淡薄,经常出现执法不严、有法不依、权大于法、执法违法的现象。而要尽快、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通过对全体公众的法治意识进行不断地强化,积极的培育民众的法治意识,将其牢固的树立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促使我国的法治建设能够更加快速、有效,才能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三)树立法治意识是推动法治国家建设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扩大,在这一新的发展背景下,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受到了人们法治意识的直接影响,关系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的效果。也可以说,我国全体民众法治意识的不断增强,为我国依法治国政策的实施开启了新的动力,是其实施开端,也是我国依法治国政策实施的最终目的地,因为,人们法治意识的强弱,以及人们能否应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规范自己的行为,引导自己的现实生活,是检验我国法治建设成果的最有效方式,也是最主要的检验标准。因此,只有我国全体民众在整体上提升了其法治意识,才能体现了我国依法治国实施效果,才能证明我国已经进入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时代,所以,不断地树立以及强化我国全体民众的法治意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途径。

(四)法治国家建设对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具有强大的引导作用

就如同上文所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主要、最直接的途径就是不断地强化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也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因此,在进行法治国家的建设过程中,积极的开展相关的法制宣传教育,并将依法治理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以及社会不和谐的手段,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长期发展。所以,积极的推进依法治国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能够有效的促进普法宣传教育的开展,进而促使人民群众产生对法律的高度认知以及认同,进而有效的提高人民的法治意识。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尚不完善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化,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是,这也只是针对无法可依的情况进行的基本上解决,在实际的法律适用当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有许多的不完善之处,比如: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法律,还需要继续进行研究以及制定,另外,还有一些法律已经不再适应现阶段的国家社会的需求,需要重新进行商议修改或是继续进行完善;并且一些与法律相配套的法规以及实施细则还没有出台,同时有一些法律出现了重复或者是存在一定的矛盾,两者之间无法协调,进而使得法律法规缺乏实用性以及操作性等。

(二)宪法和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不到位

在我国的依法治国推进过程当中,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有法不依的现象还是经常有出现的,当然这些现象不可能明目张胆的出现,都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但是这些情况在我国的法制建设当中是不允许出现的。但是现在以罚代法以及重处罚轻管制的现象却普遍存在。另外,由于在某一方面,经常出现政府多层执法以及多头执法、多层执法的现象,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部分部门的职能有重叠。另外还有乱执法以及不执法的问题出现。同时,在部分执法人员的身上,还存在着失职渎职、违法行政、违法办案的情况发生,并且还有部分的执法人员存在暴力执法、以权压法、知法犯法等情况的出现,这些都是我国法治国家的建设当中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针对这一现象进行针对性的处置。

(三)法律监督不到位

对行政执法以及司法机关进行监督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我国的宪法赋予的权利,因此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监督方面要进一步。但是在实际的监督过程中,一般性监督以及程序性监督是比较多的,导致在真实的解决以及处理相关问题的过程中,监督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比如:人大的法律监督在进行监督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重程序、重形式的现象存在,而真实的监督力度以及监督的效果都比较低,并且对在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不能监督到底,进而使得一些问题很难得到有效的解决。

三、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建设法治国家的推进策略

(一)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法治意识

为了实现国家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首先,要积极的对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全方位的法治宣传教育,并且要与人民群众的日常工作以及生活实际相结合,促使人民群众能够产生对法治宣传的认同感,进而促使人民群众能够相信法律并积极的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或是运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

其次,相关的领导干部要起到模范的作用,要积极的带头学习法律,树立自己的法治意识,并在日常的工作当中积极的运用法律,依法办事、用法工作,进而促使下辖的机关干部以及国家工作人员,学习法律、遵守法律、尊重法律、用法工作。

再次,要积极的开展法制教育,并将其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当中,也要将其纳入到我国精神文明创建考核评价体系当中,不仅要让学生接受法律教育,还要引导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够学习法律、遵守法律、尊重法律、用法工作。

最后,相比较于城镇而言,乡村的法制宣传工作更应该加强,因此,要不断地加强农村的法治意识,指导农村群众学会基本的法治理念、法治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相关法律途径,进而加强民众对法律的信任感,进而提升农村群众的法治意识。

(二)提高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积极推进依法行政

首先,进行国家的法治建设,必须采用法治思维进行,因此,要积极的拓宽渠道,根据党员干部的真实情况,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选择合适的形式,努力提升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水平,进而为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不断推进,法治政府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要准确的把握法治思维的深刻内涵,在付诸行动之前,要先在思维理论上认识到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以及内在要求等等,进而为法治国家的不断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另外,要不断地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注重对其进行完善、修改、增加。同时,要提高法律建设的针对性、系统性,要能够准确的反映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为法治国家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三)实现和维护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首先,我国是由中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对司法改革的领导方针,要始终坚持党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地位,进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能够始终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提供坚实的保障,紧随时代的发展步伐健康的发展下去,同时要保证司法制度能够始终追随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而不断推进,并始终站立在人民群众对公平、争议的追求面,深入人民群众当中。其次,要积极的建立相关的审判以及檢察权制度,并且还要确保审判以及检察权的各项制度能够依法独立的行使相关的权利,同时,还要完善相关的记录、考核制度,对部分领导干部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行为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并进行相关的通报以及追究。最后,要健全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等,以制度保障司法公正。或是采取相关的强制措施,对司法监督制度进行实行,完善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严肃的责任追究机制,加强对执法、司法权的监督制约,防止司法腐败。

(四)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培养大批法治人

强化人民法治意识,建设法治国家,离不开法治队伍的建设,因此要积极的强化法律服务队伍的建设,可以聘请专业的律师,并将其作为法治队伍的重点,另外,还要针对法治队伍的工作人员,要全面的强化其政治素养,并积极的针对其相关的业务能力以及职业道德进行强化教育,从而为其法律服务水平的有效提高,提供条件。最后,还要积极的针对法治人才的培养机制进行创新,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导向,加强法学基础理论研究,不断优化法学师资队伍,进而为加快建设法治国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戚建庄、李艳华、张华飞.树立法治意识与建设法治国家的关系.人大建设特别报道.2016 (7) .

猜你喜欢

法治国家法治意识存在问题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从宪政意识视角辨析“法治国家”与“宪政国家”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培育研究
论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困境及破解对策
社会身份标签化的破解:司法与新闻的再认识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