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际功能写作的教学策略

2018-07-04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交际情境功能

郑 慧

(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衢州 324000)

2015年高考语文课标卷Ⅰ出现了一道有具体情境(女儿举报父亲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打电话)和明确读者对象要求(选择事件中的一个人物写信)的作文题,被称为“任务型写作”。对任务型写作的理解大致有三种:从写作价值出发,认为这是用写作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写作;从写作动力出发,认为这是外部驱动的“奉命而作”;从作品特征出发,认为这是一种实用文或应用文写作。多样的理解带来一些困惑:如有人将教学状态下的写作统统当作任务型写作,甚至有文章将任务分出显性任务和隐性任务[1];又如有教师对学生用“软文”(综合运用叙事、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软广告)推介农家乐不知怎样评判……因此有必要厘清任务型写作的主要特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言语的实践性,提出写作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对象,体现写作的现实意义,这和语用学的理念一致。语用学强调写作在社会交往中的交际沟通功能:运用背景知识,基于交际目的,针对具体语境进行意义建构和交流。任务型写作就是在一个真实的事件中运用写作解决问题,它有明确的读者对象、明确的写作目的,具有“交际驱动、读者导向、语境生成”[2]等特点。这就是交际功能的写作。

与写作动力和文章特征相比,用写作功能区分作品有更多的现实意义。比如,从写作的功能来考量“软文”,就能解决教师们的困惑:这种文章虽然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但其最终目的不是个人表达,而是说服推广,因此,它符合“推介农家乐”的任务要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女儿的一封信》,属交际功能语篇,其目的不是为了讲述美丽的童话故事,而是告诉女儿关于爱情的道理。写作功能视角在阅读中的运用,主要是引入了“语境”的概念,即要深刻解读文本不仅要关注文章内部的上下文语境,还要关注文章的外部语境,而所谓外部语境实际上就包括了文章被写出来的目的、用途。

把握任务型写作的“交际功能”,有利于开展写作教学指导。以下笔者就写作资源开发、写作过程指导、写作成果评价以及命题等方面来介绍交际功能写作的教学策略,供大家探讨。

一、交际功能写作的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交际功能写作要求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所以,相应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任务就是设置情境。它可以是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也可以是对生活情境的模拟、改造。在引入或改造情境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根据事件中矛盾冲突的复杂程度判断教学价值

用于交际功能写作训练的事件,一定要具备矛盾冲突,且矛盾冲突要具有一定的复杂度: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问题,就不会有社会交际的必要;矛盾冲突涉及的关系简单(或矛盾冲突的程度不深),交际目的就容易达成,那么就难以区分学生的能力层次。比较适用的事件一定包含多元关系与多重冲突,以便为不同立场的选择留有空间,这样才有可能考查学生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复杂情境中进行思辨的能力。

(二)根据事件的认知水平判断社会价值

交际功能的写作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成为合格公民而服务,是最为基础的公民写作,涉及的写作内容要与合格公民的认知水平相适宜,要体现通过写作参与社会生活的价值导向。因此,作为课程资源的事件一定要考虑教育价值,让每一次写作都成为一次公民教育。

(三)根据解决矛盾的适切性判断写作价值

在媒体活跃的现代社会,人际交往方式常常超越了时空,运用写作确实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诸多矛盾,但也要意识到解决矛盾的方法多种多样,不能将更优化的解决方案弃之不顾。如果事件中的矛盾不能依靠写作解决,或者写作并不是解决该事件矛盾的最佳途径,那么这样的事件也不适于作为写作课程资源。

(四)以学生的视角发现写作教学素材

无论是真实的素材还是模拟的素材,都应该是学生生活中正在经历或“可能经历”的真实事件。教师要以学生的视角发现写作素材,让写作的情境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使写作任务更具有实用性。以学生的视角发现写作素材的最大意义不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是通过写作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自然、生活中的具体现象和问题,养成时刻感悟、思考和评析的习惯,实践在生活中运用语文能力解决问题的语文教育观。

二、交际功能写作的指导策略

(一)运用“头脑风暴”法分析写作情境

写作情境分析是交际写作的第一步工作,这项工作具有开放性,思考角度越多元,结论就越丰富,对事件的分析就越全面。运用“头脑风暴”法可以保证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打开思维,进而获得大量的观点,还能教会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具体的操作方法是: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在纸上写下不少于规定数的思考结果(设置底限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克服惰性思维——根据心理学研究,一般得出三个思考结果后才进入创造性思维阶段);然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思考结果,补充新的思考结果;最后是全班交流,通过这种滚雪球的方式完善各自的分析单。

(二)运用范文模仿法入格

面对一项新任务,学习者的学习一开始往往是直观感性的模仿学习,只有等到新的学习内容在学习者脑子里与原有的知识产生联系后,才能进入规律概括的抽象阶段。所以,范文模仿法虽然显得没有新意,但在全球范围的写作研究中都不曾被放弃。要选好范文,教师要深刻理解所教内容,大量搜集、研究范文,有时甚至要自己“下水”。要用好范文,就要处理好学生从感知到规律提升的关系。另外,交际功能写作中常常用到各类实用文体,讲授这些文体知识容易沦为知识灌输,较好的方法也是让学生通过模仿掌握范文的格式。

(三)运用路标式学习单教授写作程序

路标式学习单作为程序支架,是用一系列学习单将学习内容、过程、方法显性化。学生按照学习单的指引独立进行写作构思,就如同拿着地图旅游、寻宝。交际功能写作一般包括事件分析、读者对象确定、写作目的确定、作者身份选择、文本呈现形式选择、言说策略制订、检查修改七个步骤。笔者曾设计了七张通用学习单,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交际类写作[详见拙作《路标式学习单在交际型写作中的运用》一文,原载于《语文教学通讯(B)》2017年第6期,后转载于《初中语文教与学》2017年第12期,在此不复赘述]。

(四)运用角色模拟增强实效

角色模拟能让学生花更多的智慧用于研究基于读者对象、写作目的的写作策略选择。第一种角色模拟是,当作者(即学生)与情境当事人两者身份存在错位或较大差异时,作者有意识地向当事人“靠齐”,以弥合这种错位或差异。通过扮演事件中的角色,学生体验角色的立场、感受和诉求,从而准确分析事件中人物的交际需求,找到或调整相应的写作策略。

第二种角色模拟是,在文章修改阶段的“读者检验”环节,学生按照文章设定的“读者—作者”的身份及关系扮演角色,模拟作品发布后的读者反应,以检测文章的交际实效。一般要求“读者”评价哪些地方打动了“我”,哪些地方让“我”难以接受,并说明原因。文章每检验一次就修改一次,直到挑不出毛病为止。

(五)运用思维可视化加强自我监控

写作的心理机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内隐的,被称为思维的“暗箱”,它是影响写作教学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有经验的写作者会娴熟地运用“内部监控”不断修正、调整自己的写作状态。帮助学生成为有经验的写作者就是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监控。交际功能写作相比表达功能写作,思维的共性更多,规律更明显,学生学会自我监控的可能性更大。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可视化是有效监控的前提。思维可视化的手段很多,比如写作构思单、快速写作、思维导图、有声思维等,这些手段虽不能呈现完整的思维,但至少露出了冰山一角。借可视的思维内容,师生有了交流的凭据,学生可以借此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掌握、评价自己的状态,并及时调整,教师也可以作出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交际功能写作的评价策略

交际功能写作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因此能否有效地达成任务是衡量写作成功与否的标准。影响写作目标达成度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体的选择和呈现是否恰当

区分文体的标准很多,我国古代的传统是按照文章功能分类,如教材中涉及的“书”“表”“铭”“记”等,都是具体的文体。这种分类的好处是突出不同文体的不同功用,便于使用;不足之处是过于细碎,种类庞杂,不便研究。出于方便教学的需要,学校教学长期按照表达方式分类,但这并不符合生活实际。比如《出师表》,作者与读者之间特定的关系、写作时的特定情境以及写这篇文章的特定目的,都是对这篇文章的写法产生规定性影响的因素,是最值得玩味的地方,将这篇“表”当作议论文来教,未免削足适履。每种写作目的都有最合适的文体,交际功能写作要关注文体与写作目的的契合度。文本的呈现形式也影响传播的效果,比如,同样是信件,如果写作目的是劝慰,适宜用私人信件,如果写作目的是谴责,用公开信件更具批判力。除了传播媒介和途径,文本的字体、排版、配图等呈现形式,也会影响交际效果。目前我国中小学写作教学对文本呈现形式的研究仍相对落后,和社会有脱节。

(二)言说者的身份选择是否合适

在叙事学中,选择什么人讲述故事是一种技巧,在交际功能写作中,写作本来就是适应社会生活的手段,选择什么身份写作就是一种智慧。社会身份由社会关系决定,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关系多元复杂,每个人都有多重身份,扮演不同角色。在人际交往中不同的角色被赋予不同的责任与权利,选择不同的言说身份可以产生不同的立意,表达不同的意图,而言说身份一旦确定,言说的语气、措辞乃至文章结构等言语形式都要与之一致。如果选择的写作身份是朋友,却用教训的语气、老到的措辞,那么就会方枘圆凿,达不成交际目的。

(三)对读者对象特点的分析是否充分

明确读者对象,是交际功能写作应该具备的重要意识。“明确”并不是仅有对读者的称呼,而是体现在受众心理分析和应对策略选择上。交际功能写作要对读者对象的年龄、职业、性别、文化、兴趣、需求等各种可能影响交际效果的显性、隐性因素进行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订应对策略。

(四)是否有意识地运用合适的言说策略

平时学生掌握了很多写作方法,只有当这些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的时候,才表现为写作的能力。交际功能写作中合适的言说策略最能体现写作的能力。比如,描写是写作教学中的基本内容,但光会描写还不够,还要知道什么时候用描写。如在给学校膳管会写表扬信时,很多学生只会评论“食堂卫生管理好,打菜阿姨服务热情”,而聪明的学生却通过描写食堂的窗明几净、打菜阿姨的笑容来渲染表扬的效果。在这里,环境描写、人物描写是“有用的”、合目的的,是有意识运用的言说策略。交际功能写作不仅不限制表达方式,还鼓励学生调用各种写作技能达到交流的目的。当这些基本的写作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运用的时候,学生就掌握了写作的策略,这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意义重大。

交际功能写作是对偏重技能训练的写作教学的补充,逐渐受到重视,笔者所在的地市已经作了连续几年的探索实践,并用于写作检测。以下是近年在全市各类试卷中的写作试题:

2014年衢州市抽测卷

【大作文】读完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你有什么感悟?请你写一篇文章向初一年级的同学推荐这部名著。

2016年衢州市抽测卷

【小作文】学校开展读书节徽标设计评比,假如下图中的徽标是你所在团队的设计,由你向评委推荐,请拟写一段200字左右的发言稿。(10分)

【大作文】据媒体报道,北京部分中小学出于场地或是安全考虑,在课间10分钟禁止学生出教室玩耍;呼和浩特多所学校为了防止意外,避免学校承担巨大压力,不许学生课间出教室……

针对上述材料写下你的感受、思考、评析,可以用于新闻评论、报刊投稿、QQ空间发布,或者致信你所在学校的“校长信箱”等。

2016年衢州市中考卷

【小作文】夏令营开展“用地图说家乡”活动,请根据右图(图为衢州市政区示意图,略。——编者注)拟写一段150字左右的发言稿,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营员介绍衢州。要求:①用一个比喻,让人记住地图的形状;②用一个主题词,凸显家乡的特点。

【大作文】某小学三年级学生文文近来闷闷不乐,妈妈再三追问,才得知孩子在学校里被同学小强打了。妈妈向老师了解情况,老师并不知情。放学时,文文指着一个男孩告诉妈妈:“就是他!打我好几次了,还不让我告诉别人。”妈妈生气地说:“他这么矮,你都打不过吗?”文文诧异地问:“妈妈,上次我把一个小朋友的鼻血打出来的时候,你不是告诉我不能打架的吗?”

以上事件引发你的哪些感受、思考或评析?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温馨提示:使用下面这个表格可能对你的构思有所帮助。你可以在需要的条目后打“√”(也可以自己补充),再根据这些选择考虑写法。这个表格不用于作文的评分依据。

2017年衢州市抽测卷

【大作文】学校膳管会要进行一个满意度测评,你对所在学校的食堂管理满意么?如果满意,请你向膳管会写一封表扬信;如果不满意,请向膳管会写一封建议书。读者对象要明确,写作目的要清晰,语言要得体。

2017年衢州市中考卷

你的两个好朋友最近都很烦恼。小强说:“爸爸妈妈总说我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好。”文文说:“爸爸妈妈要给我生个弟弟或妹妹了,可我不想要!”

请你设身处地想想他们的烦恼,给小强或文文写一封信,帮助他(她)化解烦恼,要说得入情入理,使人信服。

2018年衢州市抽测卷

班级纪念册为大家留下初中生活的美好记忆。请你为班级纪念册拟一个名字,并写一篇卷首语,让它陪伴你们走向新的成长之路。□◢

[1]丘警通.任务驱动写作教学的三大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2016(3):63-65.

[2]荣维东.交际语境写作:我国写作教学的发展方向[J].语文教学通讯(C),2013(4):4-8.

猜你喜欢

交际情境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情景交际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交际羊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两块磁的交际
奔驰S级香氛功能介绍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基于PMC窗口功能实现设备同步刷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