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科急性颈髓损伤并心动过缓患者采用氨茶碱的疗效分析

2018-07-04蒋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2期
关键词:颈髓氨茶碱心动

蒋勇

急性颈髓损伤多发生于脱位、骨折或者颈椎“挥鞭伤”患者中, 以挫伤、颈椎受压、血肿、部分甚至是完全横断为主要临床表现, 可引发颈躯体神经功能障碍, 多伴有心血管功能紊乱, 以心动过缓、血压下降较为常见[1]。急性颈髓损伤并心动过缓患者的临床治疗难度大, 发病迅速且病情复杂,需要及时提高并稳定心率才能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条件。常规情况下多采用沙丁胺醇口服以改善心率, 但是作用不甚理想。氨茶碱能够松弛呼吸道平滑肌, 且近年来研究表明该药物还具有强心、增强膈肌收缩力等作用[2]。鉴于此, 本研究特展开回顾性分析以明确氨茶碱在此类患者中的疗效, 详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124例急诊科急性颈髓损伤并心动过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64例)和参照组(60例)。研究组男38例、女26例, 年龄27~58岁, 平均年龄(41.2±5.8)岁。参照组男35例、女25例, 年龄25~60岁, 平均年龄(41.0±6.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给予激素、甘露醇、神经保护剂等常规方法治疗, 根据病情给予呼吸支持或手术治疗, 在心动过缓发生1 h内给予沙丁胺醇口服, 2.4 m g/次, 3次/d, 持续治疗10 d,持续给予心电监护, 若心率仍<60次/min, 则增加剂量;若心率<42次/min, 则需要同时应用抗胆碱药物。

1.2.2 研究组 在常规基础上给予氨茶碱(河南润弘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 41022266)治疗, 在心动过缓发生1 h内首次静脉注射氨茶碱, 剂量为0.125 g, 之后取0.5 g氨茶碱溶于生理盐水至48 m l, 持续24 h静脉泵注, 速度设定为2 m l/h。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疗效需要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评定[3], 将临床症状显著好转、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均基本恢复正常者记为显著控制;将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均有所好转者记为有所好转;否则记为无效。总有效率=显著控制率+有所好转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后两组心率优于治疗前, 且研究组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88%, 高于参照组的81.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化情况比较(±s, 次/min)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化情况比较(±s, 次/min)

注:与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参照组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研究组 64 44.5±4.3 74.9±4.7a b 38.178 <0.05参照组 60 44.2±4.5 68.7±4.3a 30.490 <0.05 t 0.380 7.648 P>0.05 <0.05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发生3例腹胀、2例呕吐、1例便秘,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6/64);参照组发生2例腹胀、2例呕吐、1例便秘,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5/6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2, P=0.838>0.05)。

3 讨论

急性颈髓损伤患者并发心动过缓的原因与心血管的神经调节作用存在紧密关系, 可以分为中枢神经控制与外周神经反射两部分, 当交感神经传入支可导致刺激反射, 不仅会促使血压增高, 还可导致心动过速, 但是当发生急性颈髓损伤后, 则变为迷走神经传入支刺激反射, 促使血压降低, 诱发心动过缓[4,5]。沙丁胺醇是急性颈髓损伤并心动过缓患者的临床常用药物, 为β2-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 能够兴奋部分β1-肾上腺能受体, 因此对轻中度心动过缓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但是对于重度心动过缓患者, 其治疗作用不甚理想, 仍需要探讨更为高效的治疗方案[6]。

本研究结果发现, 治疗后两组心率优于治疗前, 且研究组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88%, 高于参照组的81.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而在急性颈髓损伤并心动过缓患者常规支持疗法的基础上应用氨茶碱有助于显著提升心率, 并且还可增强临床疗效, 无疑是传统常规治疗方法的改进。氨茶碱属于平喘药物, 可以有效增强心里收缩力, 增加心脏输出量, 扩张冠脉, 对心动过缓患者的治疗作用显著[7]。此外, 该药物作为一种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拮抗腺苷受体, 能够改善酶的活性和细胞膜离子的通透性, 提高窦房结的传导性和自律性, 减轻甚至解除迷走神经对窦房结的抑制作用, 因而可以提高心率, 并且通过促进钙离子内流增加房室结区自律性, 加快信号传导[8]。有研究表明[9], 小剂量的氨茶碱便可将心动过缓患者的心率维持在60~70次/min, 且该药物在机体内的血药浓度为1.9~3.4 mg/L, 证实该药物的确具有良好的成效, 且有效利用率高。此外,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氨茶碱在临床中应用时有一定的安全性, 并不会显著增加急性颈髓损伤并心动过缓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 建议对急诊科急性颈髓损伤并心动过缓患者在西药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氨茶碱, 能够显著提升心率, 增强疗效, 且并不会显著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实用性较高, 值得借鉴与推广。

[1]单可记, 段慧, 王飞, 等.氨茶碱对急性颈髓损伤并心动过缓患者近期疗效探讨.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6(4):97-100.

[2]单可记, 段慧, 王怡洁, 等.小剂量氨茶碱治疗急性颈髓损伤后心动过缓42例.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8):11-12.

[3]苟鑫.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及安全性比较.中国药业, 2016, 25(19):36-38.

[4]崔艳丽.氨茶碱与小剂量阿托品联合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分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19):79-80.

[5]孟松.小剂量阿托品与氨茶碱用于窦性心动过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17):3312.

[6]许丽杰.小剂量阿托品联合氨茶碱对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效果研究.中国保健营养, 2015(12):72.

[7]姜霞, 牛庆峰.小剂量阿托品联合氨茶碱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临床观察.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4(11):1568-1569.

[8]高明涛, 周锦, 陈克研, 等.氨茶碱与阿托品联合应用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动过缓的治疗作用.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3):121-123.

[9]昂虎, 宋文娟.小剂量阿托品与氨茶碱对于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影响.中国社区医师, 2018(7):50-51.

猜你喜欢

颈髓氨茶碱心动
您了解心动过缓吗
用白花前胡戊素联合氨茶碱对哮喘小鼠进行治疗对其肺组织中NF-κB和IL-6水平的影响
对导致急性颈髓损伤患者并发低钠血症危险因素的探讨
是心动啊,糟糕,躲不掉雪中的清华路156号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评价颈椎病脊髓微观结构的变化
高海拔地区急性颈髓损伤早期并发症多因素分析及治疗策略研究*
正常颈髓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的定量分析
“高危药”氨茶碱,怎么用才安全
加服氨茶碱可致中毒
上一次令编辑们心动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