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

2018-07-03林荫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8年6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建构阅读教学

林荫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享受美和感受美的能力至关重要。语文教师应营造出美的学习氛围,引领学生运用审美视角解读文本,开展情境与心灵的对话,在美读中体验美感,从而让文本的言语美滋润学生的心田,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阅读教学;审美能力;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8)18001202

很长时间以来,应试教育模式对教师们的影响很大,在阅读活动中,审美缺失的现象十分严重。新课程改革以后,虽然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但是教师们还是对理性分析比较重视,而忽视了学生的感悟体验。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逻辑美与形象美的有机结合,呼唤人文性,以使小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和谐的发展。

一、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现状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虽然不断地进行改革,但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常常缺乏对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过分强调语文的文学性,片面理解语文的工具性,只注重主题的挖掘,注重表面现象,只重视字、词、句、段的理解,使字词与阅读完全分裂成两部分,零散不已。这使得原本充满勃勃生机、洋溢着美好情感的语文课堂变得索然无味、枯燥单调。作文教学方面,教师提前就制定了条条框框,学生无法自由发挥,被束缚了个性和情感,写出来的习作千篇一律、缺少灵气。课堂教学过程中,永远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学过程仅仅局限于课堂内部,难以实现有效的互动,更难以真正走出课堂。没有现实生活的经验,学生的审美感知力、鉴赏力和创造力缺少源泉,难以得到有效发挥;没有审美的土壤,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也就成了空谈。

二、 阅读教学中的审美建构

1.运用审美视角解读文本

小学语文教材在文章的编选上,将社会、自然、科学以及艺术的美融入其中,大多数文章都达到了文质兼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感知课文中精美的语言和精彩的词句,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学习《钱学森》这篇课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文中人物的内心活动以及描写动作和外貌的相关词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从钱学森对于“我是中国人”这句话的强调上,学生能够感受到钱学森时刻牢记着自己的祖国;从“卓越”这个词上,学生能够感受到作为“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为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教师还应对文章中的美进行挖掘,有效运用美的形象和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有机地将阅读与审美结合起来,引领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地理解,使阅读学习的效果得到提升。

例如,学习《安塞腰鼓》一课,课前教师让学生先收集安塞腰鼓的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并借助多媒体将《安塞腰鼓》演出的片断播放给学生看,对于黄土高原的壮阔美,学生就会产生点滴体会。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对《安塞腰鼓》这篇课文的结构进行分析:从安静和火暴以及寂静的腰鼓表演中,学生感受到了动静相宜的场面描写的美以及文本结构的美;从精美的排比句中学生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雄浑有力和气势恢宏,从而体会到了文章修辞的美;引领学生在鼓声中同读第七段,使他们既感受到了冲破阻碍和束缚的力量美,又感受到了生命的美。

教师不能只是机械地教书,而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引导学生从审美视角出发,获得情感体验。例如,学习《春天染绿我们双脚》这首诗,教师应帮助和引导学生去体会植树的热闹场面,再对诗歌的内涵进行理解,从中感受到对荒山野岭的改造和对自然美的保护。

2.开展情境与心灵的对话

在文本阅读中,教师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还应以学生的审美角度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交流,使其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例如,学习《早》一文,教师借助多媒体将蜡梅的图片展示出来,让学生在文中将描写梅花的词语和句子画出来,对梅花的“香”和“早”以及冰清玉洁的特点进行体会,同时感受梅花的美丽,从而明白作者是用冰清玉洁和蜡梅花开得早来比喻鲁迅先生的高贵品格。

学生若想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就必须要亲近作品,从心灵深处与作者对话,这样才能够形成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出美的灵魂。

3.运用言语美滋润心田

教学语言可以称为是一门艺术,语言既可以用来赞美和激励,又可以用来启智和蒙发。教师应灵活运用语言艺术的美来滋润学生心田。其一,教学语言既要言简意赅和平实,又要说服力强,这样才能够打动学生的心。其二,教学语言既要风趣幽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能够强化学生的记忆。教师应不断地锻炼自身的语言,培养自己乐观开朗的性格,从而营造出优美的文化氛围,以感染和教育学生。其三,教师在语言的运用上应灵活机智,注意调节课堂气氛,使课堂妙趣横生,从而将学生探究的热情有效地调动起来。其四,教师在语言表达上应该富有激情,将语言的魅力展示出来,在追寻诗意的课堂上,与学生共同体味幸福和享受快乐。

4.让学生在美读中体验美感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朗读指导,引领学生从心底上与作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节奏感丰富的朗读,能够使作品的情思、美感得以再現。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受惯性教学思维的影响,对于学生的朗读指导过于机械化操作,朗读的速度、哪些词语需要重读、用什么样的情感进行朗读,教师都事先做了规定。这与学生真实的想法相悖,让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童话、诗歌,还是散文,都比较容易阅读和朗诵,学生们平时也比较喜欢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朗读这些篇章,感受律动的音符,体味课文的“情美”“形美”“意美”。朗读教学的层次性比较强,朗读的时期不同,要求也应有所不同。教师应要求学生先读通、读懂,然后再感悟,从而将文章的韵味和美感读出来。

例如,学习《月光启蒙》一课,学生第一遍读课文时,教师可让学生将生字画出来,将字音读准;第二遍读课文时,应了解文章的结构;第三遍读课文,体会文本所蕴涵的情感,并自由朗读课文,捕捉自己的内心感受。这样,学生在美读的同时,就能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与崇高。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并有效运用多元化的措施,将审美教育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整体素质获得提升。

[参考文献]

[1]杨锦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建构刍议[J].内蒙古教育,2017(16):76-77.

[2]孙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11):56.

[3]杨艳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研究[J].中华少年,2016(6):22.

[4]谈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审美建构的思路[J].考试周刊,2015(98):37.

[5]于丹鹤.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J].课程教育研究,2015(12):75-76.

(责编刘宇帆)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建构阅读教学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游戏玩不够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