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脾疏肝温肾方联合脾胃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2018-07-03周正华康洪昌王红霞冀建斌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17期
关键词:疏肝健脾西药

周正华,王 威,岳 妍,康洪昌,王红霞,冀建斌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38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胃肠病,临床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和不定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IBS全球患病率为5%~20%,西方国家患病率为9%~22%,亚洲国家为4%~10%[1-3]。我国的一项按罗马Ⅱ标准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社区人群IBS患病率为5.7%,因IBS症状就诊率为22%,其中以腹泻型较为多见[4]。目前西医对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主要采用以调节肠道动力为主的对症治疗,但病情易反复发作。中医药治疗具有内外兼治、多途径的优势与特色,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本院脾胃科以健脾疏肝温肾方联合脾胃贴治疗IBS-D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8月就诊于本院脾胃科门诊及病房的IBS患者260例,西医诊断参照文献[5]中相关标准。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及《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共识意见》[7]中泄泻标准,且辨证为脾肾阳虚型。患者均知情同意,志愿受试;年龄18~65岁。排除经检查证实为感染性疾病等引起的腹泻者;全身性疾病、恶性肿瘤、中毒等引起的腹泻者;非腹泻型IBS及患有其他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具有严重的原发性心、肝、肺、肾、血液系统疾病或影响其生存的严重疾病者;2周内已使用其他治疗IBS的中西药物者;过敏体质(对2种或以上药物或食物过敏),或已知对此次研究用药成分过敏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60例患者随机分成4组:联合组65例,男29例,女36例;年龄(42.35±10.26)岁;病程(5.23±2.04)年。中药组65例,男32例,女33例;年龄(41.06±10.81)岁;病程(5.34±1.97)年。脾胃贴组65例,男33例,女32例;年龄(40.02±11.21)岁;病程(5.05±1.70)年。西药组65例,男31例,女34例;年龄(39.20±11.32)岁;病程(5.18±2.01)年。4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联合组给予健脾疏肝温肾方(炙黄芪20 g、党参30 g、炒白术20 g、茯苓30 g、炒薏米30 g、山药30 g、车前子30 g、干姜10 g、补骨脂10 g、肉豆蔻10 g、防风6 g、白芍20 g、炙甘草20 g)中药免煎颗粒(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冲服,每次150 mL,每日2次;另用生姜汁及白醋按1∶1比例将脾胃贴方(由吴茱萸10 g、肉桂20 g、丁香10 g、附子10 g、白芥子10 g等药物组成)搅拌成软团状,每贴1.5 g生药,取中脘、神阙、关元、气海、双侧天枢6穴,每次贴敷4 h,每日1次。中药组给予健脾疏肝温肾方中药免煎颗粒剂冲服,每次150 mL,每日2次。脾胃贴组给予脾胃贴方贴敷。西药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天津田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口服,200 mg,3次/d。4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时间为1个疗程。每周进行症状评分1次,停药4周后随访,治疗过程中不给予任何其他药物。

1.3观察指标

1.3.1安全性指标 治疗前后各检测1次血尿常规、便常规+隐血、肝功能(ALT)、肾功能(BUN、SCr),试验过程中密切关注受试者发生的不良事件。

1.3.2疗效性指标 治疗前后对患者大便次数、腹胀腹痛、畏寒肢冷情况进行评分,并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进行中医证候疗效判定。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率≥95%;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率≥70%但<95%;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率≥30%但<7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率不足30%。证候积分减少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2 结 果

2.14组实验完成情况 实验结束,联合组入组64例,脱落1例;中药组入组65例;脾胃贴组入组63例,脱落2例;西药组入组64例,脱落1例。脱落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2.24组中医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4组治疗后大便次数、腹胀腹痛积分及总积分和联合组、中药组、脾胃贴组畏寒肢冷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西药组畏寒肢冷积分较治疗前无改善(P>0.05)。联合组各项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均明显低于其他组(P均<0.05),中药组各项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均明显低于脾胃贴组、西药组(P均<0.05),脾胃贴组各项症状积分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脾胃贴组总积分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见表1。

表1 4组中医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联合组比较,P<0.05;③与中药组比较,P<0.05。

2.34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05),而中药组明显高于脾胃贴组(P<0.05),脾胃贴组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见表2。

表2 4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注:①与联合组比较,P<0.05;②与中药组比较,P<0.05;③与脾胃贴组比较,P<0.05。

2.44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4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血尿常规、便常规+隐血、肝肾功能均未出现异常,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3 讨 论

IBS-D是临床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我科采用健脾疏肝温肾方以治其本,外用脾胃贴芳香辛窜以通其经,在充分发挥中医外科“内病外治”特色疗法的基础上,内外兼治,协同作用。健脾疏肝温肾方谨守IBS-D“肝郁脾虚,日久及肾”基本病机,由参苓白术散、痛泻要方、芍药甘草汤、二神丸化裁而成,以参苓白术散健脾渗湿以固中州,痛泻要方补脾土而泻肝木,调气机以止痛泻,加之芍药甘草汤缓急以止痛,其效更著,二神丸补肾阳以暖脾土,涩肠以止泻。全方肝脾肾同治,标本兼顾,共奏健脾温肾、疏肝止痛、化湿止泻之功。

脾胃贴借鉴《理瀹骈文》“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精髓[8],由吴茱萸、肉桂、丁香、川椒、附子等药物组成,其中吴茱萸、丁香、川椒芳香辛温以解表散寒,芳香化湿以醒脾开胃,芳香理气以活血止痛,芳香辛窜以温经通络。《本草害利》曰:“辛能破滞,香能达脾,温能散寒。”[9]《本草问答》曰:“香善走,故透达经络脏腑而无所不到。”[10]《本草述》曰:“辛香走窜,内通心脾,下及肠胃,外达四肢,能辟一切不正之气。”配以大辛大热之附子,其走而不守,具斩关夺将之气,追散失之元阳,开腠理,祛逐在表之风寒,暖下焦,祛除在里之冷食,率领群药,开结行气,直达其所[11]。全方辛香互配,温热协作,共奏健脾温肾、散寒止痛、温经通脉之功。且脾胃贴以生姜汁为引,可使药物透皮吸收,使局部有效药物浓度高,更迅速、更有效地发挥散寒祛邪、温煦阳气的作用。

脾胃贴贴敷时选穴精准而简便,融“辨证取穴、循经取穴、局部取穴”于一体,其中神阙、关元、气海三穴所在经脉均为任脉,任脉总任六阴经,调节全身阴经经气,称为“阴脉之海”,其下又为肠腑所在,位临中焦,起到温阳散寒、补虚强壮、调畅气机的作用。天枢穴为大肠之募穴,中脘穴为胃之募穴,二穴合用具有健脾和胃、调理肠腑之功。五穴同用,健脾温肾,升清降浊,升阳止泻,达到治愈泄泻目的。且神阙穴处具有皮肤薄、敏感度高、含有大量微血管、渗透性强、吸收力快等特点,贴敷该穴能改善肠道微循环,促进肠道消化吸收,协同抑制肠道蠕动,缓解腹泻症状[12];关元、气海、天枢穴具有温阳驱寒、补虚强壮作用,可以有效改善IBS-D症状[13-14]。

本研究结果显示,4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其他组,中药组、脾胃贴组明显低于西药组;联合组中医证候疗效更佳,且中药组疗效优于脾胃贴组、西药组,脾胃贴组疗效优于西药组。提示健脾疏肝温肾方联合脾胃贴治疗脾肾阳虚型IBS-D疗效显著,尤其在改善患者症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Moraru IG,Moraru AG,Dumitrascu DL. Irritable bowelsyndrome and the small intestinal microflora. What do we know?[J]. Rom J Intern Med,2015,53(1):103-107

[2] Lovell RM,Ford AC. Global prevalence of and risk factors for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a meta-analysis[J].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2,10(7):712-721

[3] Vaiopoulou A,Karamanolis G,Psaltopoulou T,et al. Molecular basis of th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14,20(2):376-383

[4] 孙菁,袁耀宗. 肠易激综合征:罗马Ⅲ标准与我国共识意见解读[J].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8,29(6):12-14

[5] 姚欣,杨云生,赵卡冰,等. 罗马Ⅲ标准研究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特点及亚型[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5):563-566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9-143

[7] 张声生,李乾构,魏玮,等.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7):1062-1065

[8] 齐潇丽,白彦萍. 吴尚先中医外治法学术思想探析[J]. 北京中医药,2017,36(1):69-70;73

[9] 胡凯文,卫月,安超. 芳香中药在疾病外治中的应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3):337-339

[10] 部环宇,王秀莲. 芳香性中药与脏腑关系探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11):1530;1533

[11] 逄冰,周强,闫韶花,等. 仝小林运用“药之四维”经验[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3,47(8):1-4

[12] 马添宏,张善举. 参苓白术散配合神阙穴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72例[J]. 河南中医,2011,31(1):48-49

[13] 雷淼娜,朱叶珊,石志敏. 中药膏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J]. 四川中医,2013,31(1):135-137

[14] 徐丹,杨家耀,石拓. 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5,23(5):332-334

猜你喜欢

疏肝健脾西药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Mechanism underlying efficacy of Shugan Sanjie decoction (疏肝散结汤) on plasma cell mastitis,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