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师范院校数学专业本科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及策略

2018-06-29赵秀

考试周刊 2018年50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核心素养

摘要:自2014年以来,核心素养受到广大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其培育途径与策略随领域及层次的不同而变化。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对中、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方法、途径进行了研究,但涉及地方师范院校数学本科专业的实属鲜见。加强对地方师范院校数学专业本科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与策略的探讨,对明晰高校办学思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能迅速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真正成为发展中的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数学本科专业;核心素养;培育;途径;策略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要“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样一来,对各学段、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受到各级教育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地方师范院校是人才培养的高端领域,承载着知识的传承与创新的艰巨任务,在人才培养的途径及策略上要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准绳,加大其培育力度。本文根据近几年的经验与实践,谈谈地方师范院校数学专业本科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的途径与策略。

一、 进一步修订完善地方师范院校数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做好顶层设计

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是学校教育及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各地方师范院校要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宗旨,确定自身的办学定位,提出人才培养模式,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的撰写之中,不断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为核心素养的培育夯实基础。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属于地方师范院校),依据“地方性、民族性、师范性和应用型”办学定位,以及“强化通识与彰显个性相结合,拓宽基础与加强实践相结合,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思路,按照“5432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五模块、四平台、三驱动、两翼、一体”的“54321”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五模块”(指公共基础课模块、学科共同课模块、专业必修课模块、专业选修课模块和实验实践课程模块)的课程体系设计,实现“4平台”(指通识素質平台、专业知识平台、专业能力平台和职业技能平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任务,达到“3驱动”(指驱动育人机制、驱动教育课程和驱动教育方式改革),并以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为两翼,最终达到“一体”,即最终提升核心素养,实现人才培养。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下属各学院又以“54321”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思想,根据专业特点,明确专业核心素养,提出专业知识、素质、能力培养思路,探讨驱动育人机制、教育课程和教育方式改革,实现四平台的建设标准、任务及目标,创建五模块的课程设置,在课程体系上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设置模式,修改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例如:本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专业),按“五模块”设计课程,并在此基础上搭建“四平台”体系。公共基础课模块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论、心理健康教育、地方民族文化等课程组成,以此搭建通识课程平台。学科共同课模块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师口语等教育类课程.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共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等传统数学课程,由此构成专业知识平台,旨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并针对师范生开设中学数学研究、数学教学论、数学文化教学案例等数学教育类课程,形成专业素养平台,培养数学师范生的专业能力。实验实践课由实验课、素质拓展实践、专业实践教学等课程构成。为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将数学教学设计、数学课件制作等课程列为实验实践课程,强化数学师范生专业技能.实践教学环节和师范专业能力的培养构建了职业技能平台,实现地方师范院校数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课程标准是教学实施的重要依据,在课程目标、课程教学设计、课程评价上都要体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在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的课程标准撰写中,除了对课程知识、技能的要求外,还要进一步提升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高层领域公民所应具备的数学素养,各门课程都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大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撰写之中,同时付诸实践。

二、 加强地方师范院校数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数学教师核心素养

在地方师范院校数学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教师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与实施的关键,地方师范院校学生亦是未来的人们教师,师生素养的共同提升至关重要。由于高校教师职业及师范专业的特殊性,使得社会对高校教师的精神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超过一般的从业人员。又由于理工科数学知识除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及逻辑的严密性外,还更具应用领域的广泛性及跨学科性,这又使得人们对高校数学教师的综合素养要求更高。

地方师范院校处于本科大学的较低层次,师资队伍及生源质量远远不及其他高校,由于地域的限制及经济条件的影响,加之学科的特点,教师“走出去”机会甚少,数学教师学历、职称档次偏低,大量存在本科生教本科生的现象,数学博士与教授比例极低,这与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是“一桶水”,甚至是“一池清泉”差距甚远。

基于以上原因,地方师范院校数学专业教师师资队伍必须持续不断地大力采取人才引进、专家引领、学术交流、课题申报、外出培训等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联合培养,加强培养的力度与广大。这些都是外在的,更重要的还要来自教师的自我惊醒、自我觉察、自我学习、自我实践、自我总结与反思及经验交流,这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内外结合、双管齐下,才能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数学教师核心素养。

近几年,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在吕传汉专家的带领下,对地方师范院校数学专业本科生核心素养培育进行研究,申报省级课题一项2016年贵州省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地方师范院校数学专业本科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169号]”,举办、参与关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学术会议近10次,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组织全院教师及师范专业学生学习讨论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师积极投身课堂教学改革,联合本州部分中学构建“高校教师—中学教师—高校学生”三位一体的联合培养平台,高校教师深入乡镇中学,共同参与教研活动,共同推动数学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三、 以地方师范院校数学课程为抓手,立足数学课堂,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深入领会数学学科的六大核心素养及其表现以后,教师要以课程为抓手,深入钻研课程内容,掌握什么课程及知识点培养什么样的数学核心素养,做到胸有成竹,这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立足课堂教学教学的方向指导。例如,数学建模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及创新能力;概率统计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与数据运算素养;高等数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与直观想象素养;数理逻辑及离散数学有利于加强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又如在导数、定积分、重积分概念等知识点的教学中;又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这样一来,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更具方向性及目的性,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数学课堂是以数学知识学习为载体,以培养思维能力为灵魂的课堂,在學习数学的过程中,除了掌握数学有关概念公式以及学会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外,最核心的学习目标应是数学六大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此外,学会学习、数学应用、创新能力等的培养也是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方面。要把这些学习目标具体落实在每一节数学课的学习过程中,就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探索出更合理高效的教学策略。对于大学数学,与中学相比,内容极多,任务较重,难度加大,而专业课程的教学课时数又不断减少,许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好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方法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这与核心素养理念相违背。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积极投身教育改革,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及学校实际,采用以情景、问题、任务引领课堂,达到教思考,教表达,教体验的“三教”+“情境—问题”及“任务助推模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和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软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 通过国家级和省级竞赛及学生课题研究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充分利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省大学生教学技能竞赛”等平台,组织学生参赛;鼓励学生申报教育厅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如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引导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等。学科竞赛和课题研究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数学师范生实践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近几年来,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践行了以上做法,学生在各类大赛中分别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若干名,学生素养得到明显提高,效果较好。

五、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改革教学评价

众所周知,评价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教育行为的指挥棒,评价的指向直接会影响行为的改变。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评价转向是当前关注的难题。要想从根本上保证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评价方式就不可忽视。

作为一名数学专职教师,要关注学校对自身的评价和自身对学生课程学习成绩的评价,在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时,要注重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发展的教育形式。不能只关注教师对课堂的调控和对教材的把握、处理,而是要更多地对学生学习过程以及效果进行客观、科学、激励性的评价。其次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下,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不能只指向结果,还应该重视其学习过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学习效果的评价不应是单一的,应该具有多样性。笔者对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的《数学分析》与《高等数学》两门课程的学生学习成绩评价进行改革,采取“1+x”的多元评价模式。其中“1”是指学生的终结性评价成绩(标准化的测试成绩),即课程学期考试成绩(其他课程也可是一些开放式问题,如书面的回应,口头回应,要求解决的问题,或演示一个过程等)(占70%)。“x”是根据课程性质及特点,多角度、多层面的形成性评价成绩(占30%),可以考虑多个因素。以上两门课程的“x”由“学习笔记”“课外作业”“学习态度”“师生互动”“教学实践”构成。学习笔记是指学习本课程时把重点、难点、精彩部分及自己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的笔记(占4%);课外作业是指学习本课程时教师布置的作业完成情况(占6%);学习态度是指学习本课程时的课堂纪律、出勤情况、精神面貌(占4%);师生互动是指学习本课程时与教师及学生的互动与合作情况(占8%);教学实践是指学习本课程时实践应用能力及跨学科应用能力(占8%)。如图1所示。当然,教育过程中的评价板块较多,只要教师善于探讨,勤于钻研,评价体系终会日趋完善。

总之,培养大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又需要大学一线数学教师的教学落实与实践。如何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需要高校数学教师长期不懈的倾心与努力!

作者简介:赵秀,贵州省兴义市,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