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表现成因与对策探讨

2018-06-28陈燕

考试周刊 2018年52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小学生作文

摘要:小学语文在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中非常重要,而作文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作文能力不仅反映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且能反映学生的表达能力,观察和思维想象能力。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但是很多学生在作文写作时仍然存在一定的障碍,本研究对于高年级学生写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对策

一、 引言

对于小学生来说,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比较困难的部分,多数学生会感到难以下手,存有一定的心理障碍。而学生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其写作的热情,对于作文能力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应该认识到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合理引导。

二、 小学生产生作文心理障碍的表现

1. 对作文的疑虑心理:很多学生在心理上就认为作文比较困难,总是怀疑自己的写作能力,担心自己不能够把作文写好。在看到作文题目的时候就给自己定下写不好的基调,导致其无从下手。

2. 感觉到厌恶作文的心理:很多学生认为写作文是一项活受罪的事情,对于作文很是厌烦。在不得不进行作文写作时,总是应付老师,被动写作,写作时也总是忧心忡忡,闷闷不乐,导致学习的兴趣下降,写不好作文。

3. 过于自信的心理:很多学生经不起老师的表扬或者批评,总是觉得作文也就是那么回事,别人能写好的作文,他自己也能写好。很多学生往往因一次成功的作文沾沾自喜,失败了会导致其心生怨念。

4. 依赖教师心理:学生表现为过于依赖教师,对于教师的指导奉为圣旨,言听计从,但是又想要追求完美,恨不得教师给自己写,没有主见。

三、 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成因

1. 教学目标的误区: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的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在为考试而准备的,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分数。因此,学生写作的目的不是表达他们的生活、情感,而是为了获得教师的好评,得到更好的分数。因此,学生往往对于一些写作的技巧比较感兴趣,对于作文怎么开头、怎么结尾,表达一些什么样的感情都要遵循一定的条框要求,运用一些写作的窍门。学生往往对于作文写作不感兴趣,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2. 教师自我定位错误:现在虽然我们进行了一定的教学改革,但是并没有认识到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教师还是习惯将作文题目布置下去,简单地指导下去,规定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完成之后,教室对其进行批量批阅,给予一些中肯的评语,进行打分评价。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其阅历较浅,孩子参加的户外活动较少。而课业繁重,对事物缺乏观察,也没有养成较好的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对于他们来说,这种任务式的作文练习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作文练习效果欠佳。想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进而使其学会表达,表达好,教师就应该突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和教材的束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成功性作文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完成训练学生作文教学的目标。

四、 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写作的对策探讨

1. 培養学生的写作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使学生逐步爱上写作,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首先,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观察,从身边的人和事物入手,自由拟题,扩大写作范围,引导其有意识地将生活中的点滴记录下来,鼓励其在课堂上讲给老师、同学听,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库。其次,指导学生养成读书、写日记的好习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积累一些写作的手法以及优美的词句,在自己的写作中活学活用,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记日记,把每天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写下自己的真实感想与感受,在日记中抒发情感。最后,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丰富其社会阅历,更好地积累作文素材。

2. 尽可能丰富课堂内容:语文教师在讲课文,掌握更多的词句之外,还应该在作文课上教会学生一些作文的技巧。使用一些范文,侧重于解读不同文章的写作手法,让学生认识到写作的方法,不同文体(如记叙文、议论文)等文章的写作技巧方法。此外,教师还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课堂内容的拓宽,课外也要让学生寻找跟课堂内容相关的知识,让学生有意识地多阅读、多观察,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以及探究式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此外,在教学课堂上,教师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思想特点,可以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制作精美的PPT或者动画,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作文教学课堂内容更丰富,课堂模式更加丰富多彩,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善于表达自我,向老师、同学展示自己的风采。

3. 营造更为活泼的作文课堂气氛:以往的教学模式过于陈旧,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在讲解作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灵活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以及表达自身的感受,让学生能够在作文课堂上畅所欲言,发表自身的观点见解,不表达自己心中所想,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丰富其写作的素材库。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给学生相互批改作文的权利,互相阅读批改作文,对同学的作文做出评价,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形成合作学习模式。最后,小学生作文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它的性质是练笔。是“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教师应该组织一些体验活动,丰富课堂内容,使学生积累更多写作素材,锻炼写作能力。

五、 结语

作文是反映学生的个人思维、情感以及逻辑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的训练,积累。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联系,不断地积累词汇语句和写作技巧。同时,鼓励学生善于表达,表达自身的真情实感,逐步提高其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潘朋晶.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表现成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z1).

[2]文华梅.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成因调查及对策探析[J].小学教学参考,2017(28).

[3]言春晴.小学高年级作文心理的成因分析及其对策[J].考试周刊,2014(A2):52-52.

作者简介:

陈燕,福建省龙海市,龙海市石码第二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小学生作文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我是小学生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