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扶贫帮困入手浅析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2018-06-28刘兴亮

考试周刊 2018年52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

刘兴亮

摘要: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国家每年从财政中拿出大量经费用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是一项重大举措,各高等学校在实际操作中也遇到一些难题,一些学生不诚信现象,给大学生的群体形象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也给社会和学校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完善和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十分必要,也是目前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针对大学生扶贫助学工作和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扶贫助学;高校学生;诚信档案

党代会确立的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到2020年基本摆脱贫困,国家、社会和学校对高校贫困学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也开通了很多的資助通道,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切实做好高校家庭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维护广大学生和家长切身利益的重措施,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保证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协调、有序发展政策的保障;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发展稳定的重要举措。

一、 诚实守信,是大学生诚信档案建立的基础

1. 从问题的根源入手,建立诚信档案的可行性。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省,各地发展不一样,每位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也不相同,进入高校学习后也很难实地调查每名学生的家庭情况,要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只能听学生本人讲、学校老师的观察和一些证明不了问题的证明。如果学生在思想和诚信上认识不到位,很难将有限的助资落到实处。一是加强诚信教育,高等学校应该十分重视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从考核与评估资助工作的针对性入手,并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以达到高校学生自觉养成诚实守信的思想基础。二是要搞好诚信档案建设,规范诚信行为,依靠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支撑,如实填写高校学生诚信材料,建立诚信档案。三是高校要从建立机制入手,探讨诚信教育制度化、规范有效途径,形成讲诚信者能得到社会的尊重,不讲诚信者要受到社会的制约。四是要从大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主动遵守诚信承诺,自觉接受其他同学和社会各级组织的监督。打造树立个人良好的诚信品牌,切实做到讲信誉、守信用、办实事、作真人、履诺言。五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和主题活动,丰富大学生讲诚信的自觉性,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考核评比,对优秀者给予表彰,树立诚信典范,把讲诚信成为高校学生的自觉行动。

2. 从教师做表率入手,建立诚信档案的必要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各高校应要抓好师德师风建设,真正做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切实把大学生诚信教育落实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改变当前高校“重知识和技能和轻道德素质教育”不良局面。一是要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讲假话、不抄袭作业、不考试作弊、正确使用网络等,将诚实守信贯穿到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二是要推行“无人监考”等制度,激发青年学生的诚信意识。同时对那些失德失信、形为失范、弄虚作假、阳奉阴违的学生予以曝光和惩治,用诚信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诚信高墙。三是建立个人诚信档案,规范高校学生的诚信行为。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在现实生活当中,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将高校学生的诚信行为进行量化考核,单纯依靠思想道德教育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建立与培养高素质人才目标相适应的诚信体系,进一步规范大学生诚信行为,

3. 从强化舆论监督入手,多措并举搞好诚信档案建设。一是要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对弄虚作假、恶意欺诈、知行不一等不良行为予以曝光,要加大惩罚力度,使失信者、作弊者、欺骗者受到社会的关注和舆论谴责。二是要大力维护诚信学生的合法利益,对诚实守信行为和现象予以表扬,弘扬诚信风气,使守信者得到好处和受到尊重。三是要加强对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发挥社团组织的各自优势,强化各种监督制度,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四是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挖掘、培养、树立一批诚信方面成绩突出、影响良好的先进典型,以点带面,形成诚信至上、争当诚信模范的良好风气。广大青年学生要牢记使命担当,从做人做事做学问等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大学生业余生活及社会实践协调统一起来,使各项工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真正使讲诚信守信誉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推动文明校园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台阶。

4. 从规范管理入手,确保高校诚信档案的合法性。“诚信”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社会的信任和道德理念来维系,也是一种社会公德。大学生自觉树立诚信意识固然重要,但有效的监督机制同样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是诚信教育是终生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首选内容,德育表现作为诚信档案的主要内容,从而要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二是对不守诚信的行为现象予以惩罚,比如取消大学生评优、评奖资格、停发助学金和资助金、降低社会诚信等级等。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应该成为“明礼诚信”的示范者、传播者、遵循者,也是将来社会的建设者和管理者,要形成一种讲诚信者要终身受益,不讲诚信者寸步难移。三是高校要加强对学生诚信档案管理部门的监管,杜绝在诚信档案收集、管理与利用时侵犯学生个人隐私,严惩泄露与篡改学生诚信记录的违法行为,确保诚信档案真实性与可信度。

二、 从资助学生入手,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基本要求

1. 党和国家对家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关怀,也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重要体现。而学生本人的诚信度给学生资助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在搞好诚信教育,践行诚信

诺言,建立诚信档案是十分必要的,如何将学生资助工作与诚信档案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我想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对资助学生首先应进行家庭困难等级认定,只有符合学校制定的困难等级,才能根据认定的等级标准分级提供资助。二是要与学生本人签署诚信承诺,明确学生本人、社会资助团体和院校的权利和义务,做到按章办理,相互监督。三是在每年的新生入学时,对需要资助的学生,回到学生所在的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开具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并签署意见,并注明联系方式,加盖相关部门的公章,以便学校跟踪了解受资助学生家庭和个人的思想动态变化。四是对当地政府部确定为扶贫建档立卡对象应首先提供资助。五是对资助学生建立诚信档案,完善监督、管理和约束机制,提高受资助学生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六是根据受资助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对已脱贫的学生及时取消资助,把因故返贫的学生重新拉入资助体系,真正将资助金成为资助对象的雪中送炭。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以“精细化管理模式”促进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思考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探索与实践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群众路线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
关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法制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