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

2018-06-28屠本忠

考试周刊 2018年57期
关键词:有效途径存在问题意义

摘要:在新课改素质教育的环境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应运而生,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好基础理论知识,更要进行积极的实践,到实际中去运用所学的知识,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目前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并没有将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本文将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存在问题;意义;有效途径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贯穿于学生小学到高中的整个学习阶段。因此,小学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基本情况,从生活出发,结合学生的需要,带领学生进行积极的探讨和实践,这对于学生各项素养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意义

近几年,新课程的实施使得教育有了实质性的飞跃,社会和教育部门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越来越重视,教育部因此也在中小学中开设了综合实践课程。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生活中进行实践和验证,组织学生之间进行分工合作,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比较注重学生实践的课程,教师要结合地方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多接触社会,多思考,多进行知识的运用,提升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这样不仅能巩固和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论知识,还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提升学生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掌握必要的社会经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现状

(一) 取得的成绩

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引下,教师积极地转变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有了实质性的发展,为推动教育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教师的努力也让社会和家长越来越认同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性,革新了人们以往的观念,同样,综合实践课程具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教学活动参与的积极性,有力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从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各项素质,这是课程改革的巨大进步。

(二)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不足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刚刚开设的课程,相关的评价、考核体系还没有健全,综合实践课程符合新课改的趋势,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这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因此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不断地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以便促进课程更好地发展。综合实践课程和以往的文化课程不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跨学科性,这就需要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进行不断地摸索。但是,有些学校和教师对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只是对课程进行表面地教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开展不足,这就造成了课程内容与学生实践相分离的状况。

此外,教师对综合实践课程的认识也有一定的偏差,在教学中不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按部就班地进行实践活动的开展,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起到课程应有的作用。同时许多教师的教学观念单一,对学生的实践进行过多的干预,使得学生的實践能力和思考能力不能有效地提升起来,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薄弱。

三、 综合实践课程开展的有效途径

(一) 教学方案的设计和考评机制的健全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需要一套完善的考评机制,这样才能将课程的实施落到实处,给教师提供一个有力的保障,指导教师科学有序地进行课程的开展。因此,教育部门的首要任务是从课程安排、考核评价方法、实施计划等方面完善课程的实施,组织教师结合素质教育的思想,对课程进行探讨和分析,为教师提供一个互动的平台,参与课程考评机制的完善,顺利地进行课程的实施。同时,学校也要对综合实践课程给予足够的重视,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开展具有特色的实践活动,让综合实践课程逐步地步入教学的正轨。

比如,教师可以结合校车接送学生的情况,开展校车安全的相关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促进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请经验丰富的交警或是消防员为学生进行专业的培训,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逃生技能,在遇到不可预测事情的时候,不要慌张,安全有序地进行撤离和自救,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的安全。学校和教师要做出预案,让专门的考评小组进行实践成果的检验,推动实践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

(二) 注重教学反馈,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刚刚开设,教师的经验还不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在工作中要注重教学反馈的效果,结合实践活动的具体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既能提升教学效果,也能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此外,教师之间也应该互相沟通和交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精心研究教学活动,互相之间进行评比和优化,从而找出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发挥出学生的潜能,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是符合学生实际需求,提升学生各项素质的重要课程,教师要结合素质教育的精神,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参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新课改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任莉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有效途径的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3).

[2]田慧生,张珊珊.关于教师发展性评价问题的探讨——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视角[J].中国特殊教育,2015(3).

作者简介:屠本忠,浙江省宁波市,浙江省宁海县城东小学。

猜你喜欢

有效途径存在问题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