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课有效预习的现状初探

2018-06-27胡凤菊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数学复习课有效预习基本要求

胡凤菊

【摘要】对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课有效预习的现状进行调查剖析.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说明我校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课有效预习存在的问题,同时提炼出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课有效预习的基本要求和预习策略.

【关键词】数学复习课;有效预习;基本要求;预习策略

一、存在的现状

数学复习课是以“温故”而“知新”的课,是通过教学促使学生将所学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进行纵、横向的归类,进而做知识的系统的整体综合,形成结构化知识的数学课.

学生的有效预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教学之前,预先了解学习内容并进行有目的的自我主动性的学习.

为了了解我校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复习课有效预习的现状,我对我校高年级学生进行了100份不记名的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和口头谈话调查.下面是我问卷调查中的一部分题目.

1.你一周预习数学复习课几次?

A.每天都预习B.1~3次 C.沒有

2.你喜欢预习数学复习课吗?

A.喜欢B.不喜欢C.一般

3.你在什么情况下会预习?

A.老师的要求B.自己的习惯C.家长的要求

4.你觉得预习后学习效果如何?

A.效果很好B.一般C.没有什么效果

5.你是怎样预习数学复习课的?

A.看看书画一画 B.自己做练习

C.提出疑难问题 D.按老师要求做

6.你预习一般花多长时间?

7.你喜欢怎样预习数学复习课?

8.关于数学复习课预习你想说什么?

随后我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我校100名高年级学生参与了小学数学复习课有效预习的抽样调查,他们主要参与了问卷调查或随机谈话.有的是在课间自由活动时接受调查的,有的是在教室,以不记名方式自由完成的.

第1题 A.10%B.45%C.45%

第2题 A.30%B.20%C.50%

第3题 A.44%B.36%C.20%

第4题 A.68%B.32%

第5题 A.35%B.15%C.5%D.45%

第6题 你预习一般花多长时间?15分钟左右占56%,20分钟左右占30%,35分钟左右占14%.

第7题 你喜欢怎样预习数学?

回答的内容大概有:认真阅读、静静地思考、做一些练习、完成老师的问题……

第8题 关于数学复习课预习你想说什么?

回答的内容大概有:预习对学习会有帮助的、预习时间不要太长、预习要坚持下去……

二、数据的分析

透过调查的数据,我们可以分析出以下几点:

1.学生不经常预习数学复习课.

2.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喜欢预习数学复习课.

3.大多数学生预习数学复习课是在教师的要求下.可见,学生还没有养成预习数学复习课的习惯.

4.学生都认为预习对自己学习数学复习课有所帮助,大多数学生认为帮助很大,没有学生说没有帮助.

5.学生对预习方法掌握得不好,部分学生只是看看、画画、做做,很少有学生会提出自己的问题,看来要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

6.众多的学生认为预习一般用15~20分钟的时间来完成.

7.很多的学生知道阅读、思考、练习是基本的方法.

8.学生能意识到预习要坚持下去并养成习惯.

我们都清楚,预习的意义不仅在于一节课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逐渐形成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三、现状的思考

反思我校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复习课有效预习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集中表现在:

其一,教师方面的取消主义.多数教师对学生的数学复习课中预习活动没有任何要求和指导.

其二,学生方面的形式主义.多数学生把预习活动理解成把书本翻看一遍,把概念(法则)背熟就算预习了.

其三,预习指导的一刀切主义.学生的数学预习方法都是单一的看看书本,做做习题.

其四,预习机制方面的不完善.对学生预习的情况没有检查,课堂教学亦不与预习挂钩,预习流于形式.

其五,预习作业设计没有层次性.没有为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预习作业,缺少个别的具体指导.

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教师要用新的教育价值观来审视预习的意义,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没有预习不能上课.

四、策略的提炼

1.小学高年级数学教材内容的编排有利于教师安排学生预习活动

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课的内容编排上具有突出特点:内容螺旋式分布,便于学生预习;课时目标明确,便于检查预习;课时内容简洁,便于设计预习.这些特点决定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课进行预习是可行的.

2.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的过程要求学生主动参与预习活动

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是逐步构建知识体系并不断丰富这一体系的过程.通过预习能够发散学生思维,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力.

3.有效的预习要求促使学生形成数学复习课的有效预习策略

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课的有效预习基本要求主要有:明确数学复习课的预习目的;科学安排数学复习课的预习时间;按照数学复习课的学科特点进行有效预习.

4.有效的预习策略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加强预习指导是前提,运用科学的预习方法是关键,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重点.

常见的预习方法有:瞻前顾后法,预习时要注意这一单元、一节、一课的内容与已学过的内容有什么联系,与后面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什么联系.边读边议法,预习时先阅读教师将要讲授的内容,然后与同桌、前后桌的同学展开讨论.抓重难点法,预习时紧紧抓住内容的重难点.重点在章节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学生非掌握不可的内容.允许难点有所不同.解决问题法,带着问题去阅读是教学中常用的预习法.问题可以是教师“提”出来的,也可以是学生“找”出来的,还可以是上节课“留”下的.

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应做到:明确提出预习任务与要求,有布置,有检查,切忌虎头蛇尾;重视非智力因素对预习的影响,树立预习的信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把握课堂开始20分钟的关键时机,使预习服务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的预习效果直接影响着数学复习课学习的质量,教师要注重学生的预习情况,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使学生自主有效地进行预习,从而使学生的预习质量达到最优化效果,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

猜你喜欢

数学复习课有效预习基本要求
英语学科实现课前有效预习方式方法的探索
创新教育督导方式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克服品牌设计障碍的基本要求及对策
客户关系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初探
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思考
浅析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初中语文预习教学策略应用初探
习题变式教学在七年级数学复习课中的运用
不妨上一节错例剖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