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问题教学应凸显“三性”

2018-06-27赵香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教学效能发展性三性

赵香

【摘要】问题是数学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的主抓手,问题教学是数学学科教学实践的主旋律.在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开展问题教学时,要凸显主体性、发展性、互动性等特征,必须紧扣和围绕新课改要求开展工作,实现互动并进、协调推进.鉴于此,本文从初中数学问题教学应凸显主体性、发展性、互动性等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教学;主体性;发展性;互动性;学习效果;教学效能

问题是数学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的主抓手,问题教學是数学学科教学实践的主旋律.教育发展学认为,学生主体在认知数学问题、解答数学问题、归纳数学问题的实践进程中,其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实践技能等方面得到深刻的锤炼、显著的提升.在初中阶段,数学学科与问题教学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并且问题教学占据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成为师生教学的规定“功课”和必修“环节”.笔者认为,在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开展问题教学必须紧扣和围绕新课改要求开展工作,实现问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能的互动并进、协调推进.鉴于此,本文从初中数学问题教学应凸显主体性、发展性、互动性等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一、凸显主体性,始终紧扣学生学习实情

数学问题的教学对象是学生主体,让学生主体感知问题意图、获取解题策略,是问题教学的根本要求和现实落脚点.这就要求教师所开展的问题教学活动,必须与学生的认知素养和学习实际相对称、相融合,从而为学生进步发展提供前进发展的上升阶梯.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教学过程中,不论是问题案例的设置,还是问题案例的讲授,都不能脱离和超过学生主体的学习认知实情,必须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设置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与学生的解题实际水平相融合,让学生能够真正动起来,得到进步发展.如,“平行四边形”案例课教学中,教师根据以往教学实践中了解的“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学习认知存在缺失”的学习实情,设置了“在ABCD中,AB的垂直平分线EF经过点D,在AB上的垂足为E,若ABCD周长为38 cm,△ABD的周长比ABCD的周长少10 cm,则ABCD的一组邻边长分别为多少?”“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8和10,则斜边上的高为多少?斜边被高分成两部分的长分别是多少?”等数学案例,在符合学生认知范围的区域里,使得他们有动手、认知、感知的可能和条件,切实避免了学教不符的情况发生,为学生主动探究提供了条件.

二、凸显发展性,始终紧贴课改培养要求

锤炼、培养学生主体的学习能力,是任何阶段、任何学科最根本的教学追求和教学使命.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以生为本的理念,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成为课堂学科教学的最精要内涵.数学问题作为培养和锤炼学生主体学习技能和学习素养的有效工具,在其问题教学中自然遵循和展现能力培养第一要务的教学要求.因此,教师实施初中数学问题教学,必须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特别是学习能力、学习素养培养的要义,将解题过程作为培养和锤炼学习能力的过程,组织学生根据解题要求,开展自主探究问题题意、合作探析解题思路等动手实践、思维分析活动,推动学生深入细致地思考研析、合作探讨,从而在探究研析的进程中,逐步提升学生数学综合思维和动手实践等能力,实现问题解答和能力培养相得益彰.

如,“如图所示,在一个△ABC中,∠B,∠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过D作MN∥BC交AB,AC分别于点M,N,求证:BM+CN=MN.”问题教学中,教师采用生探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探知问题题意,认识到:“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在共同讨论交流中,认知解题思路为:“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1=∠2,∠3=∠4,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6=∠2,∠3=∠5,然后得出∠1=∠6,∠4=∠5,根据等角对等边的性质可得BM=DM,CN=DN,然后列式求解即可得证.”教师予以指点,帮助他们进一步明确认知的关键点和着力点:“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性质,等角对等边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这一过程中,学生完成了题意感知、思路探析的大部分解题任务,其学习能力和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较好地贯彻了新课改提出的能力培养为要义的目标要求.

三、凸显互动性,始终展现师生双向交流

各自为政、自行其是的单向教学模式,已经背离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新型课堂教学要求不相适应.问题教学作为数学学科课堂常用教学形式之一,必须体现和展现数学课堂双向特点和互动特性.这就要求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活动,不能是教师个人讲或学生自主探的独立实践活动,应将教师对问题的讲解以及学生对问题的探析二者予以有机的融合和高度的统一,让问题成为师与生互动互通、交流探讨的有效载体,让师与生在问题教学进程中得到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数学课堂问题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实施问题教学要紧扣课改要求,结合教学资源,科学施教,精心组织,将发展理念、教学观念渗透融合其中,推动学生在问题教学进程中发展提升.

猜你喜欢

教学效能发展性三性
巧用『三性』
把握欧姆定律“三性”
浅析小学数学学生兴趣培养
基于中韩合作办学背景下的韩国语课程学业成就发展性评价
紧扣学教“四性”加强数学习题教学探研
“学评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和实践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让高中物理“生命化教学”绽放绚丽之花
“活”用数学教材,提高数学教学效能
突出“三性”抓巡察 正风肃纪见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