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作品要有原创性,导演要有“态度”

2018-06-27纪文彬

综艺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国产片原创性姜文

纪文彬

作为集导演、演员、编剧三重身份于一身的知名影人,姜文曾出任过威尼斯电影节、戛纳电影节评委,今年他受邀成为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主席。对于本届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选标准,姜文有着很高的艺术要求——“最重要的是影片是否真诚,能否打动人心。”他强调,“评价标准不参照院线票房高低,更看重作品原创性;如果没有原创性,就必须把影片中非原创部分做得更好。”另外,“导演要有自己的态度。”

本届电影节,姜文带领其他金爵奖评委对13部入围影片进行评审,并参加了金爵主席论坛——与姜文一起拍电影。论坛上,姜文以自己即将上映的新片《邪不压正》为案例,阐释了诸多电影拍摄理念。例如在严肃的抗战题材中加入喜剧元素,并不是为了吸引观众,而是想展现悲剧的“荒诞”表达。“寻找荒诞并不可笑,反而能接近事物的本質。我4年拍一部戏,也是因为在不断寻找本质。这比较难。”

《综艺报》:从演员到导演再到金爵奖评委会主席,身份的转变是否让你对电影的认识发生变化?

姜文:演员和导演,对我来说,就是从镜头前到镜头后来回转。因此我对电影的认识,从来没有太多本质变化。无论关注什么电影,都要忠于自己、忠于生活,不要伪造自己。

《综艺报》:你认为近几年产生的新型电影语言对于电影发展有着怎样的作用?

姜文:“新”的电影语言没什么价值,“好”的电影语言才有价值。我不认为电影存在所谓“特殊的语言”,最重要的是内容。电影没有语言,只是服务于电影表达的工具。

《综艺报》:电影制作新技术层出不穷,你如何看待技术与电影的关系?

姜文:技术虽然重要,但要为艺术服务。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当下部分技术已经成为内容本身,但还是那句老话,“形式为内容服务”。此次拍摄《邪不压正》运用了原来没有的新技术,但有些技术不够成熟,反而耽误拍摄时间。技术应是能方便拍摄者实现想实现内容的工具,但现在的电影技术还没达到理想的“方便”程度。

《综艺报》:就你个人观察,中国电影青年导演有哪些特质?对青年导演发展有什么建议?

姜文:年轻固然好,但绝不是值得炫耀的资本。很多人从年轻时“稀里糊涂”走过来,我亦如此。我建议青年导演要有自己的态度,保证话语权,哪怕是错误的;没有自己的态度,只有共性态度或是学别人,都是在浪费时间。另外不要过度关心题材,要关注内容本身以及对人生、人世间的态度。例如我拍摄《阳关灿烂的日子》时,当年流行伤痕文学,很多人不看好此片,但我只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综艺报》:你认为中国电影走向海外需要做好哪些方面?

姜文:当下中国电影走向全球,有的作品是真正在全球市场获得广泛好评,有的只是在海外的华人圈内传播,并未获得外国观众的认可。由于中国国力发展,中国人在海外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文化在不断向海外推广时,有机会把国产片带到更多国家。国产片的影响力要实现从量到质的变化,目前还处于过渡阶段。

猜你喜欢

国产片原创性姜文
和身高较劲的姜文
新闻作品的原创性标准探究
调查
作品的原创性
课间小游戏
阿尔瓦罗·西扎
调查
国产电影能否突围?
原有“真人秀”语境下的转型模式
采访姜文,你是爽到还是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