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桂商教育情怀

2018-06-23杨兴华蓝军斌

商业经济 2018年5期
关键词:意见领袖新动力

杨兴华 蓝军斌

[摘 要]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合作的顺利推进,对于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并为社会输送合适的人才至关重要。激发新桂商的教育情怀,能破解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部分难题,成为一股新的动力。基于教育情怀概述,分析了具有经济实力和教育情怀的商人能为教育注入巨大的发展动力,结合新桂商群体界定,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状况,倡导新桂商与高校合作以心相交,发挥新桂商意见领袖的引领作用,教育工作者自身须有教育情怀以及从战略层面以制度扶持新桂商发展,从而激发新桂商拥有更深沉的教育情怀。

[关键词] 新桂商;教育情怀;意见领袖;新动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05-0161-03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着重要作用,也是目前各学校尝试突破的关键点。国务院、教育部都有重要的文件及行动对此事进行推动,如不久前国务院刚刚发布的重要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教育部从2014年开始启动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至今已经历经四年,促使5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与近千所高校深度合作,立项近1.8万项,企业支持经费达30亿元[1]。目前,关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的理论及研究成果非常丰富,截止目前在中国知网有1400条“协同育人”、超过3000条“产学合作”、超过3300条“产教融合”、近60000条“校企合作”的搜索结果。但直至今天仍然需要国家层面推动,可推测协同育人理念还没得到深入接受,产教融合、产学合作的良好生态尚未形成,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没有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顺利推进仍面临诸多难题,如校企无法实现双赢预期、合作流于形式无实质行动、合作期限普遍偏短难以持续等。张志强(2012)认为主要的原因有政府推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与管理机制不健全、高校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能力不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不足及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尚未形成等[2]。如何破解这些问题显得非常急迫。因此以新桂商的“教育情怀”为视角,试图探寻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动力。

一、教育情怀浅述

(一)教育情怀

臧殿高(2009)认为,教育情怀是教育者对教育所产生的一种心灵状态,达到的一种心灵境界,它指向一种执着的大爱[3];魏宏聚(2013)认为,教育情怀本质上是教育家对自己心目中理想教育的追求,是对教育事业的痴爱[4],等等。从概念上理解,教育工作者是教育情怀的发出主体,拥有教育情怀的体现就是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上升到最高的需要层次——自我实现需要。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教育工作者,如陶行知“爱满天下”教育情怀、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情怀、李镇西的朴素教育情怀、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情怀、黄祖洽的科学教育情怀、莫振高的化缘教育情怀等等。拥有教育情怀的群体不仅限于教育工作者,还有政界、商界等各行各业对教育事业支持、痴迷的人。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推动固然重要,但要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则需要关注更多领域人士的教育情怀,而商界企业家(或商人)是推动校企合作的重要力量。

(二)商人的教育情怀

商人会参与到教育领域是一种普遍现象,而参与的程度及参与的动因各不相同。肖称萍(2012)认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因在于储备专业人才、依赖技术资源、社会责任感及政府行政引导[5];冉云芳(2013)调查发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因主要基于经济动力和道德动力,具体包括优化人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行业地位与技术资源、承担社会责任[6]。可见商人参与教育的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而现实中更偏向于获取经济效益,这是商人作为经济主体的本质所决定的。当然也不能说商人就是唯利是图的群体,也有很多的商人具备一定的条件后,逐渐实现了二者的统一,成为具有教育情怀的人。根据近5年(2013-2017)胡润慈善榜榜单,捐赠在教育领域的比例一直都较高,分别是34%、27%、44%、46%、44%,即使2014年27%的比例较低,但仍是当年各个捐献方向最大比重的领域;在前20名排行榜中,五年内捐献方向包含教育领域的有29人次,捐献累计2次的有5人,分别是陈一丹(62.5亿元)、卢志强(18.9亿元)、唐立新(6.3亿元)、陈经纬(3.74亿元)、许荣茂(3.04亿元);捐献累计3次的有3人,王健林及其家族(16.76亿元)、杨国强、杨惠妍父女(6.75亿元);捐献累计4次的有2人,马云(293.87亿元)、许家印(19.34亿元);连续5年捐献的是黄如论,捐献总额为27.2亿元。做一件善事不难,难的是持续地去做慈善,可见那些具有经济实力而又能持续地做慈善的商人是具有一定的教育情怀的。马云可以说是商人之中拥有浓厚教育情怀的典型代表。2017年7月12日,20位校长入选马云乡村校长计划,每人将获得50万元发展基金。马云表示决定做一辈子教育的支持者,而此时,他的另外一个马云乡村教育计划已经启动2年,产生了两届共200位马云乡村教师奖,给予每位教师10万元奖金及培训提升的学习机会。2015年4月3日,马云向母校杭州师范大学捐赠1亿元人民币,设立“杭州师范大学马云教育基金”;2017年2月马云及阿里巴巴合伙人出资近10亿元在杭州创办了云谷学校;2017年2月3日,马云通过馬云公益基金会向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捐赠2000万美元(约人民币1.36亿),成立一项开创性的奖学金计划;2017年6月9日,马云公益基金会、阿里巴巴17位创始人等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5.6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设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发展基金”,其中马云公益基金会捐赠3亿元。由此可见,拥有经济实力和教育情怀的商人能为教育注入巨大的发展动力。

二、新桂商教育情怀——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动力

(一)新桂商群体

桂商即广西商人的简称,而“新桂商”指的是那些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商海中成长,经过多年努力,创建了诸多知名品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桂商企业家[7],其中包括莫天全、李宁、王石、李小白等。而进入新时代,“新桂商”定义至少包括三个群体:一是传统理解的广西本土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二是原籍广西却在广西之外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三是非广西原籍但却是在广西积累财富发展事业的企业家。新桂商为广西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而新桂商企业的成长与壮大离不开人才与教育,广西商科人才培养更应依托新桂商、围绕新桂商,以新桂商为轴线构建协同育人新模式,培育新桂商接班人。这就要求新桂商群体与高校加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合作与交流,让更多具有教育情怀的新桂商携手推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新桂商教育情怀——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动力

在德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建立在法律框架之下的。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面,德国《职业教育法》第一部分第2条,明确(双元制)职业教育分为企业与职业学校两个场所进行,并强调两个学习场所协同完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任务[8]。从国家层面进行有力的调控,使得职业教育为德国经济的发展输送了大批应用型人才,而德国的职业教育也成为各国学习的典范。我国缺乏类似的法律支撑,校企合作依靠市场规则进行调整,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广西教育水平相对落后,校企合作机制不够完善,新桂商与广西高校合作往往基于经济利益的目标,包括在既定的时间、地点需要广西高校提供达到技能要求的人力资源、场地支持、营销推广等等。而广西高校由于教学秩序的维护、教学质量的影响等等难以满足合作企业的要求。这些现实问题的存在,使得新桂商与广西高校合作的意愿不断降低甚至拒绝与广西高校合作,这也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一直以来难以推进的重要原因。

从短期看,廣西高校的确难以完全满足新桂商的要求,但从长期看,不管是广西高校还是广大的新桂商企业,都处在成长阶段;唯有通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方式,携手共进,方能获得长远发展。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截止2017年10月底期末,广西实有市场主体数为2338358户(外资除外)。广西要培养应用型的人才,需要更多新桂商的无私奉献、呵护与扶持,新桂商教育情怀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动力。

三、如何激发新桂商拥有更深沉的教育情怀

(一)倡导新桂商与高校合作以心相交

商人作为市场主体追逐经济利益不可否认,但追逐经济利益不应该成为唯一的目标。所以,倡导新桂商培养教育情怀,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合作过程中,适当地淡化追逐经济利益的目标,积极地为教育利益做出自身的贡献;当然,作为教育领域的高校方面,在合作过程中也必须拿出合作的诚意来,不能只从新桂商方面获得便利和帮助,而在新桂商需要帮助和支持的时候推脱敷衍。2014年7月4日,习近平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的演讲《共创中韩合作未来同襄亚洲振兴繁荣》中讲到: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所以,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合作过程中,倡导新桂商与高校合作以心相交,以诚相待,共同发展。

(二)发挥新桂商意见领袖的引领作用

梦非(2012)认为,意见领袖是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或经验,通过各种媒介手段进行口碑交流,能影响其他人的态度或行为的个人[9];意见领袖在人际传播往来中是活跃分子,他们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能够对他人施加较大影响。而在网络传播时代,这种影响表现得范围更大、速度更快,舆论导向更为明显。在新桂商群体中具有教育情怀同时又拥有意见领袖地位的人,如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借助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教育情怀,将能影响更多的新桂商加入到教育领域。高校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合作过程中应积极主动地去寻求新桂商意见领袖的支持与帮助。

(三)教育工作者自身须有教育情怀

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合作过程中,高校教育工作者渴望新桂商是个拥有教育情怀、不计较利益得失、热心投身教育的人。实际上,教育工作者自身是否热爱教育、拥有教育情怀,也对新桂商教育情怀的养成和合作意向的达成产生重要影响。一个在教育事业建设中不能以身作则、不能率先垂范的人,不属于具有教育情怀的人,这类人难以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合作中激发他人拥有教育情怀和说服他人积极支持教育工作。因此,在合作过程中,不管是哪个岗位、级别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自身须有深沉教育情怀,才有可能影响新桂商教育情怀的养成。

(四)从战略层面以制度扶持新桂商发展

企业自身造血功能正常才能对外输血。新桂商即使拥有教育情怀,但如果自身发展达不到相应的条件,比如经济实力不够强大,也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其教育情怀的表现。不排除部分新桂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使得他们无法兼顾教育领域,或者在兼顾的过程中有心无力,难以为继。新桂商“打铁还需身子硬”,综合实力提升才能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合作中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先进经验,找到适合培育本土骨干新桂商企业的战略,集中有限的资源培育那些能够将技术能力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骨干企业,为推动广西产业繁荣发挥示范作用,进而为企业与高校间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合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四、结语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合作的顺利推进,对于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并为社会输送合适的人才至关重要。通过试图从“教育情怀”角度去探寻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动力,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浅见。但是,“教育情怀”属于精神(心理)范畴,想激发新桂商的教育情怀显得难度较大。局限性在于,在激发新桂商教育情怀方面未能提供更具有操作性的建议;而何种动力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合作发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孙竞.搭建产教融合平台构建产教融合良好生态[EB/OL].人民网-教育频道,http://edu.people.com.cn/n1/2017/1110/c367001-29639732.html.

[2]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62-66.

[3]臧殿高.教育情怀:蕴育一种精神力量[J].江苏教育研究,2009(35):26-28.

[4]魏宏聚.教育家核心价值:超越世俗的教育情怀[J].中国教育学刊,2013(1):8-10.

[5]肖称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因分析与激励机制探究[J].职教论坛,2012(34):77-80.

[6]冉云芳.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意愿、动因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浙江省的调查[J].职教论坛,2013(19):70-74.

[7]杨兴华,蓝军斌,刘红红.新桂商研究之“互联网+”时代搜房网的逆向转型问题[J].中国商论,2016(4):38-40.

[8]刘立新.德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0):18-23+37.

[9]梦非.社会化商务环境下意见领袖对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2.

[责任编辑:高萌]

猜你喜欢

意见领袖新动力
新动力公司
跨境电商平台的社群形成机理及作用
传播学视角下应用型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微博动员、维权倡议与记者的利益表达机制
日本城镇化“绿色发展”新动力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发
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机制研究
微信营销意见领袖培养现状研究
商贸流通业在我国产业体系中的动态角色分析
意见领袖在微营销中的价值体现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