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书”说在小学语文生字教学中的运用

2018-06-23徐婷婷

课外语文·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六书小学语文

徐婷婷

【摘要】要使学生有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理想的生字教学效果不仅需要学生自己认真的学习态度,更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知识素养和文化素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字教学;“六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生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学生对生字的掌握量及掌握度直接关系到其整个学习阶段效果的好坏,甚至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也会产生影响。但是,小学语文生字教学 现状却不容乐观,“高耗低效”是人们多年来对语文教学的总体评价。①部分教师由于专业知识的局限,在进行生字教学时片面强调生字的笔画构成及表面意思,学生的记忆方法也多是死记硬背,短期内或许稍有成效,但若从长远角度来看,这种机械式的生字学习法效率是非常低下的。因此,为提高小学生学习生字的效率,我们主张将古代汉语传统造字法——“六书”融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在理解中真正掌握生字。

“六书”说是古代汉语中一种关于汉字形体构成的学说。“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其中没有指名“六书”详细的名称,也没有对“六书”进行解释。西汉刘歆《七略》:“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这是对“六书”最早的解释。东汉许慎以“六书”理论为指导,编成《说文解字》一书:“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这也是历史上首次对“六书”定义的正式记载。班固《汉书·艺文志》把六书之名定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后清代著名文字学家段玉裁在为《说文》作注过程中,对《说文》“六书”理论进行了继承、完善和发展,其对汉字“形”“音”“义”关系的深刻论述,是段氏文字学理论的精华。②后世学者对“六书”一般采用许慎之义,班固之序。清代学者戴震指出转注及假借属用字法,后世多认可这一观点。③

一、象形字形似图画,激发学习兴趣

生字教学旨在要求学生掌握生字的形、音、义。对于自小生活在汉语母语中的学生来讲,汉字音、义的掌握难度不大,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也不会太弱,但对生字的“形”的掌握就有些困难了,原因有二:一是学生平时较多的是口语交流,书写经验少,尤其是一年级学生,他们书写汉字经验更是少之又少;二是我国汉字总量多、形状丰富,学生出现字与字之间的混淆,形、音、义之间的张冠李戴也无可厚非。因此,小学语文生字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难题就是生字形、音、义的对应问题。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于图画是比较敏感和感兴趣的,相较于枯燥的生字一笔一画教学法,将图画带进语文课堂进行生字教学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象形就是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它通过描绘事物的整体轮廓、部分特征来造字,由于这种造字法无法象形复杂的事物和抽象的概念,所以单用此种方法造字极少,但它是构成汉字的基础。④象形字形似图画,如对其进行适当运用,可激发学生兴趣。例如:“日”是要求一年级学生掌握的生字,在教学时,若单纯地告诉学生“日”就是“太阳”,学生会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先画一个圆,再在圆的中心位置画上一个点,表示太阳的中心(),边向学生展示黑板上的“太阳”,边让学生记忆“日”中间的一横,告诉学生“日”字像圆圆的太阳。例如:“月”也是一年级生字,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己动手画画月亮,再用课件出示,告诉学生“月”像弯弯的月亮。能够运用象形造字法教学的生字还有“雨”“口”等。课堂上,让学生借助简单易懂且富有趣味性的图画学习生字,相信他们必定会乐在其中。

二、指事字象征性强,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的符號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指事字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象征性符号的指事字,例如:“三”则用来表示。用向上和向下的两条弧线为基准,上边或下边各画一条短横线,表示“上”“下”。生字的这种构成方法只要对学生进行耐心的解释,理解也不难。另一类是象形字加提示符号的指事字。如在教学“本”“末”时,“末”本义是树梢,可在象形字“木”上加一短横,“本”本义是树根,可在象形字“木”下加一短横,这些可以加入树木等元素,利用动画技术制作精美课件表示“本”“末”“木”的关系,使学生在图画、符号以及对三个字的比较中获得直观感受。

三、会意字取多义合一义,提高分析能力

小学阶段很多生字都是由两个甚至两个以上部件构成的,加之汉字总量多、形状复杂,学生很容易把字写错,尤其是生字初学阶段。当学生头脑中的象形字和指事字积累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教他们会意造字法了,所谓会意是指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教师在教学生字时,主动向学生介绍生字的构成部件及各部件之间的联系,其实是在向学生还原古人造字时的想法,使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产生兴趣,长此以往,慢慢积累,必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另外,教师通过对部件之间关系的分析与讲解,让学生习得其中的分析方法,也能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会意字分为异体会意字和同体会意字。首先,异体会意字,如“休”,它由两个部件组成:单人旁和“木”,教学时,教师可告诉学生,一个人靠在树上就是在休息,由此记住“休”。如“取”,由“耳”和“又”两个部件组成,教师可这样讲解:“又”作部件当手讲,“取”就表示一只手拿着一只耳朵,讲到这里的时候,大多数学生会感到好奇,这时我们就可以补充一些必要的历史知识了:古代战争中,将士们为了记军功,每杀死一个敌人便会割下死者的左耳。在学习生字的同时还能听到如此有意思的历史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一举两得。同体会意字,如“从”,由两个“人”组成,教师可以这样说: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两个人一前一后走,有随从、跟从的意思。如“林”、“森”,这两个字可一起教学,它们分别由两个“木”和三个“木”组成,两个“木”是“林”,三个“木”是“森”,它们都表示树木很多,两个字合起来是“森林”,树木非常多的地方叫“森林”。

四、形聲字综合各部件,提高思维能力

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这种造字法叫形声。小学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中,形声字占了很大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找到形声字的某些规律更加有助于他们对生字的掌握。

我以正执教的三年级上册生字为例,形声字如“沐”“岭”“铃”

“扶”“招”“梧”等。我在教学《夜书所见》这首古诗时发现,很多学生会把“潇潇梧叶送寒声”读成“潇潇语叶送寒声”,甚至默写时写错的也大有人在,细问才知道,三年级学生只学过“语”,没有学过“梧”,加之这两个字又极其相似,搞混淆也在所难免了。后来,我告诉他们:“梧叶”指的是“梧桐树的叶子”,“梧桐”是一种树,所以是“木”字旁,相同情况的还有“杨”“柏”等字,这样一讲解,读错写错的人大大减少。再比如我在教学《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的生字“岭”“铃”时,我首先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字找出共同点,这个很简单,左边部件都是“令”,再观察它们的偏旁的不同点,借助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说出“金”字旁表示和“金属”有关,即“铃铛”的“铃”,“山”字旁表示和“山脉”有关,即“山岭”的“岭”,很快,学生就将这两个生字区分开了。《每逢佳节倍思亲》里有“扶”和“招”两个生字,我告诉学生:提手旁表示和手有关,“夫”和“召”是他们已学字,同时,我也辅之以动作,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两个生字。

要使学生有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理想的生字教学效果不仅需要学生自己认真的学习态度,更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知识素养和文化素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当然,“六书”说之所以成为古代汉语传统理论学说传承至今,必有其高深精妙之处,小学生资历尚浅,知识和生活经验有限,教师在运用这一学说时要注意分寸的把握,超出学生接受范围、讲了学生也听不懂的理论便无须讲解,否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学习目标,还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教学。因此,教师应对“六书”说的运用把握尺度,课堂上能用多少就用多少,切不可刻意深化内容,肆意拔高学习范围,更不可不懂装懂,乱说一气。

注释

①孙光萱.论中学语文教学的误区[J].上海教育学院学报,1997(4).

②何书.《说文解字注》对汉字构形示意的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③“六书”说中转注、假借属用字法,本文不作介绍。

④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51.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六书小学语文
清初学者王育《说文解字六书论正》六书说初探
基于文献学的“六书”发展浅论
汉字构形系统的发展与六书“转注”
古代文化典籍核心概念翻译的修辞选择——以“六书”名称英译为例
北师大图书馆所藏《六书故检字》撰者考——兼论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