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探讨

2018-06-23崔越

课外语文·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教学问题语文教学措施

崔越

【摘要】当前,随着传统文化教学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在小学阶段和学科教育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这给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建议,以期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科,博大精深,而且我国作为以汉语为母语的国家,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是现在国内语文教学中却出现了语文教学质量低下、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严重问题。为了缓解这一严峻问题,必须改革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手段、尽可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过程程式化、呆板枯燥

说起小学语文课,许多时候出现在我们脑海的都是讲台上教师“照本宣科”、讲台下学生“昏昏欲睡”,然后到了考试准备阶段,教师不停地给学生发练习试卷,学生则拿着书本背得“死去活来”,如此气氛,根本无法感受到语文这门原本博大精深的课程所带来的无穷魅力,教学气氛呆板不仅让学生无心向学,也让众多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按部就班,毫无新意。

(二)学生被动学习、消极不热情

虽然现在都在倡导个性化教学,倡导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但是在国内许多小学的语文课堂上还是见不到活泼生动的教学场面,见不到灵感迸发的教学火花,老师依然是书本、粉笔、黑板,学生依然是眼看、手记、左耳进右耳出。教师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难以提起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质量也就难以提升。

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建议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了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保持旺盛的精力和热情。而且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理工科课程,语文学习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整齐划一的答案,有的只是一山更比一山高的见解,有的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感性探索。然而感性认识的升华,也是需要充分的理性知识学习作为基础的,而这个理性基础的学习与积累便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如学习文言文,在文言文作品中充满着古代先贤的无上智慧和哲学启迪,但是如果对文言文常识一窍不通,就难以从先贤作品中吸取真正的精华,而对于文言文来说,就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还有对于古代诗歌散文的赏析学习,都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学营养,但是之前的“原始积累”必不可少,培养学习兴趣也至关重要。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兴趣成了长久的学习动力,必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汲取,让语文学习充满意义。

1.将文学的魅力从课本带入生活

语文学习的最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但是这些能力都是最基本和最基础的,如果一堂语文课只是让学生学会课文生词、背诵课文经典语句、总结课文段落大意和基本思想,这样的语文教学是肤浅而单调的。语文学习的更重要作用是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到文学之美,寻找到生命的真谛。一味地死记硬背课本内容,只能应付考试而并不能带给学生真正的成长。所以,将对文学魅力的感悟从课内中规定的内容带进现实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能够迅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因为课本中选用的内容是为教学体制服务的,虽然充满了积极意义,但在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

2.开展兴趣小组和课外活动

采用兴趣小组的教学方式,是许多学科都在努力尝试和推广的教学模式,但是语文课堂似乎比较缺少这一生动活泼的第二课堂。语文教学的第二课堂形式可以是丰富多样的,并不仅仅局限于讲讲故事、写写作文。还可以在班上以自然组为单位,开展文学社、绘画社、诗歌社,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运用课堂上或者课余时间学到的创作技巧来展现自己的才华。甚至是表演社,让学生扮演著名文人、诗人,慷慨激昂地朗诵他们的作品,让学生体会到与伟大文人的心灵相通之感。总之,不论是什么形式的兴趣小组,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和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素养提高后的成就感和喜悦感,这样才能使学习兴趣一直保持下去,并且成为促进自身学习更上一层楼的推动力。

(二)切实加强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

学生想要将学到的创作技巧和创作理念融会贯通,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多读多写,所以现在许多学校的语文课上都要求学生定期写读后感、定期写日记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丰富学生的阅历,让学生逐渐积累创作素材。初衷是好的,但是我们许多老师却将这一原本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程式化、机械化。老师规定,读书一定要读经典,至少是优秀文学作品;字数上也有规定,文章所反映出来的思想也必须符合教师的授意;写日记也有字数规定,不能写得空洞无物;不能思想消极,并且有的老师还当众朗读最优作文与最差作文,名义上虽然是为了督促学生更加努力地写作,实际上是剥夺了学生自由创作的权利,长此以往,学生往往只学会了做“表面文章”,对写作难以培养起深厚的兴趣。所以,我觉得读后感、观后感可以写,但是让学生自由发挥即可,并不一定要反映出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毕竟学生年纪尚轻,阅历尚欠,不必过于苛刻。关于日记、周记的问题亦是如此,写作的目的重在练笔,重在让学生习惯将所思所想流畅地付诸笔端,对于是否言之有物,可予以适当提点、批注;对于思想消极、词句晦涩,也可以私底下与同学讨论,切忌用训斥批评的口吻,只需让学生了解到明朗、活泼的词句更具有赏心悦目的效果便可以了。我认为对于写得好的作文可以当众朗读,但是对于写作欠佳的作文,切不可当众朗读,以免挫伤孩子的写作兴趣,并且学生的作文没必要打上严格的分数,教师只需在必要的地方进行批注或将自己的疑问批改在作文本上,让学生自己去看、自己去想,形成教师与学生常规性的书面交流。只要我們用温和、舒缓的方式对学生加以引导,对学生扬长避短,必然能够逐渐提升学生的个人创作能力与领悟能力,达到写作训练的真正目的。

(三)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不管拥有多么丰富学识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只能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掌舵人,而不应该像指挥员一样给学生定下规矩,哪些一定对、哪些一定错。学生应该被当成学习的主体和课堂教学的主体受到尊重,教师应该只在最为关键的环节上适当点拨与大方向控制,至于生词记忆、含义分析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语文学科本来就是一个兼容并包的思想领域,没必要一字一句讲解分析,这样反而会限制学生主观思维的运转,制约学生天生的创造力与联想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像一个掌舵人,当学生思想严重偏离航道时予以轻轻拨回,其余的就让学生自由畅想、互相讨论,让学生从讨论争辩之中自己体会文中深意。

三、结论

提升语文教学质量、转变教学理念,不仅是一句口号,更加需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努力探索研究,虽然目前我国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但是相信通过不懈努力,通过真正贯彻学以致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必定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巩固语文学科在所有学科之中的基础核心地位。

参考文献

[1]王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学周刊,2014(10).

[2]李晓静.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方法初探[J].科教纵横,2015(8).

[3]崔中慧.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J].文理导航,2016(20).

[4]张征.浅论“语文素养”及其提高策略[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4(8).

[5]陈红.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之我见[J].基础教育研究,2016(4).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编辑:陈岑)

猜你喜欢

教学问题语文教学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